专栏名称: 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公众号,是由三好网(sanhao.com)发起并运营的高中英语学习账号。关注即可免费获取①高中英语同步资料②高考英语总结资料③高中英语各题型解题方法④高考英语改革政策⑤高考英语作文考前押题⑥经典、励志英文电影、歌曲推荐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文悦读  ·  马斯克给自家大模型取名Grok,妙在哪里? ·  2 天前  
BetterRead  ·  怎样用AI做规划? ·  昨天  
每日英语  ·  中国文化 | 打树花(Dashuhua) ·  昨天  
恶魔奶爸  ·  美容院,毒害了多少中国女人! ·  2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89:The Art of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中英语

非新高考省份,2020高考到底怎么考?

高中英语  · 公众号  · 英语  · 2019-12-20 17:00

正文


感谢您关注高中英语公众号,如您尚未关注,请点击上方 “高中英语”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知识方法。每日更新,与您不见不散!


小简老师


近期推送了不少新高考改革地区的文章,不少非新高考省份的同学都在公号后台留言,表示自己现在很方,想知道新高考大刀阔斧的改革时期,2020年全国I、II、III卷是否会受到影响。


其实,在11月,教育部已经发布了《新高考改革过渡时期考试范围》,本文即该政策的解读,希望帮大家消除困惑哦。

小简老师已为大家备好电子打印版,文末附电子打印版免费领取方式,想要获取电子打印版请拉到文末。


1

到底哪些省份是“新高考”省份?

答:
2020进行新高考的省份: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
2020进行旧新高考的省份:除上述6省以外的全部!!

2

2020年全国到底有几套卷子?

考试范围如何?


答:

至少有5套全国卷,2套地方卷。


全国卷I、II、III:


适用省份: 未进入新高考,未使用新教材
考试范围: 2020高考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边,但仍会延续2019年高考考查重点,进行小幅度变化。


全国卷IV


适用省份: 已经进入新高考,未使用新教材;
考试范围: 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理科数学内容(即必修课程和选修系列2的内容)为基础,适当调减部分内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新增加的内容不作要求。


全国卷V


适用省份: 已经进入新高考,已使用新教材;
考试范围: 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必修课程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内容要求为基础,适当调减部分内容。


地方卷

适用省份: 浙江、上海


注: 浙江、上海进行自主命题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当地部分省份高中教材、高中课程设置不尽相同(如上海部分地区使用的的沪教版教材)
(2)浙江、上海与其他省份考试科目、计分方式、录取规则都不同,仍有必要自主命题。


3

新高考过渡时期,对高考有什么影响?
全国I、II、III卷会变难吗?


答:
(1)全国I、II、III卷省份,考试难度不会有大的变化。
(2)由于2020高考,各省皆不会发布明确的考试大纲,即不存在题型示例,全国I、II、III卷考试范围会相对宽泛。
(3)由于核心素养的提出,2019高考已然与前几年的高考有不同侧重,2020年也会延续考查,备考时尤其需要注意2019高考中的新考向。
(4)备战2020高考时,建议以近几年高考真题为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关注名校模拟卷、各省市调研卷,或预测考向方面地教辅图书,67出版的《高考必刷卷》系列中,考向卷、信息卷、预测卷、押题六套、临考一卷就可以帮助大家紧追考向。
(5)2020年全国I、II、III、卷的命题隐含规律仍会延续,即:


1.全国卷I多用于教育发达的地区,侧重在能力上,考查考生能否对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


2.全国卷III多用于教育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该卷试题对考生知识点掌握精准度,但通常会考查一两个较偏的知识点,或平常较少见的题型,提高试题区分度。


3.全国II兼具对能力、试题区分度的考查设置,但夹在二者之间,自然相对中庸。


4

2020高考该如何备考呢?


(一)语文学科中,“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势必更加灵活,极有可能出现新题型


2019年高考即着重考查了“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2020年将延续这一考向。此题型备考时需注意:


1.“表达得体”类。

网络时代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网络语言,加之当代大家对传统文化素养普遍薄弱,日常语言表达中常常会出现某些词语在理解或表达上的错乱,导致语言使用不“得体”。
教育部意借高考,专门考查“表达得体”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正确使用汉语。
“表达得体”除正确使用一些谦辞、敬语之外,还要考虑说话者的地位身份、学识教养、生活阅历,听话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知识、语言习惯,也要注意特定的时间地点、话题气氛,表达载体的语体风格等。试题形式既可以是客观题,也可以是主观题。

2.语言逻辑类,如补写句子。

2019年三套全国卷的第20题都采用了往年常考题型——补写句子,但不同的是,三道试题都选择了科普类材料。要拟写出正确答案,除了要考虑前后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外,还要深谙其中的科学原理,这类题型凸显了对考生逻辑推断能力的考查。


3.作文、阅读中会也会考查“语言文字应用”

在作文的命题指向中加入语言运用的目标要求,是2019年作文命题的一大亮点。如全国1卷作文题明确要求撰写讲话稿,其中就含有语言运用的指令要求。
备考2020时,也许注意各类“应用文”文体对语言文字的潜在要求。
(二)语文学科中,阅读题目文本选材势必更加丰富。


2020高考语文将扩大文本选取范围。
论述类文本将多选用论文和时评,考查逻辑论证和批判推理能力;
实用类文本将多选用新闻和报告,考查信息处理和超文本阅读能力;
文学类文本将多选用小说和散文,考查审美鉴赏能力。


针对2019年高考语文对“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2020年复习备考应着重做好对“阅读思维”的训练:阅读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首先要从解读思维的合理做起。所谓的“合理”,指的是:命题者遵循了作者写诗写文所遵循的规律,从而提出问题;作为阅读者,也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律去思考相关问题,方能得出准确的回答


如:
1.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它在写作上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心意(包括观点、态度、思想、情感、情绪、意念……),作者心意是阅读者在“读懂作者”这个层面要攻克的最终“堡垒”。


2.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作者表达心意,除了少数直抒胸臆的信息外,总要凭借某些载体或经由某些媒介来传达这种心意。我们将这种“载体”或“媒介”称为“触媒”——它是触发、寄寓作者情感态度观点意念的土壤。一般而言,一个阅读文本的“触媒”可以表现为四类:人,事,景,物。


3.如果一个文本比较简单,则由某一触媒直接导出作者心意;如果一个文本较为复杂,触媒还可分出主次,前者是主角,后者是配角,它们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
这些基本的思维原理,带有很强的普遍性,它们体现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传记等绝大多数甚至所有的阅读文本之中,阅读训练要靠一次次将其激活,才能符合每一个文本的具体情况,也才能切实提高考生的思维水平。这就如同数学的定理公式,只有进入到具体的试题中,它们才是真实的、有效的。

(三)历史学科图表题呈增加趋势


从全国卷的历史试题来看,历史图表题作为材料题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运用量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涉及的面也很广,近两年把“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结合起来综合考查,能一眼破题的题退出舞台。


(四)数学学科不同试卷趋势不同


2019年的全国I卷整体上保持稳定,II卷倾向于对新题型多选和一题两空的测试;III卷文理相同题目较多,倾向于新高考文理不分科的过渡测试,2020年高考的命题方向也会延着2019年的思路稳妥推进。


(五)数学学科要重视基本概念的复习从概念的定义出发,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 如:


对于题目“命题:“若(x-1)(x+2)=0,则x =1”的否定是____。”
很多人认为命题的否定就是否定命题的结论,所以“若p则q”的否定就是“若p则¬q ”,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如果按照这种理解,上述命题的否定就是“若(x-1)(x+2)=0,则x≠1”,这个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因为这个命题与原命题都是假命题。


而教材中“命题的否定”的定义:人教A版: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记作¬p,读作“非p”或“p的否定”。人教B版:对命题p加以否定,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记作¬p,读作“非p”或“p 的否定”。根据上述定义及符号语言可以看出,命题的否定是对整个命题的否定,而非只对其结论进行否定。因此这个命题的否定就应该是“并非对(x∈R,若(x-1)(x+2)=0,则x =1”,也即“存在x∈R,使(x-1)(x+2)=0,且x≠1”。此外,在概念复习中还要避免模式化,避免机械套用有关结论。


(六)数学学科需重视基本技能的复习。

基本技能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建模、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中都有它的影子,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对基本技能的复习,主要包括掌握入手点、了解隐藏点与熟悉易错点,整个高中的知识点比较多,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前面的知识点又比较模糊了,就拿数学来说,高考数学439个知识点,167个考点,80个易错点,57个难点失分点,考生把高考这些知识点梳理了对于高考来说也不是难事。如果不懂知识点梳理的考生可以借助书籍来把高考必考知识点,高考易错知识点,易错题型梳理一遍。


所谓掌握入手点,就是要掌握基本思想方法,通过分析其本质特征,熟练掌握其适应范围,掌握基本问题的基本解法。所谓了解隐藏点,就是要了解哪些知识有隐藏的漏洞,必须与哪些知识配合使用才能避免产生错误。如在解析几何中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问题时,如果使用了韦达定理,就必须检验判别式是否大于零,否则就可能出现直线与圆锥曲线没有交点的情况。所谓熟悉易错点,如忽略函数的定义域、数列中没有注意n的取值范围等问题而导致错误。这些虽然不难掌握,但是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出现错误。这也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中逻辑推理的严谨性。 如:

设问1:如何求未知数ω的值?(设法得到关于ω的方程)设问2:两个未知数需要两个方程才可能求出它们的值,而此题我们只能得到一个方程,怎么办?设问3:注意到ω是正整数,因而通过范围就可以求出其值,那么如何能得到关于ω 的不等式呢?通过以上设问,应该容易想到通过函数的图像可以得到关于周期的不等式,从而得到关于ω的不等式,问题得以解决。这就是把数学思想与核心素养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以此培养能力,效果一定不错。


写在最后


期待同学们在下方留言 “每日打卡” ,让我看到你们的坚持!同学们需要哪些学习资料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诉我哦~


- END -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高中英语编辑整理,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