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高丽详解雄安新区定位:不能建成高楼林立的城市(来源:新华社)
2)在郭树清两周七道监管令面前 银行会老老实实回归传统业务?(来源:澎湃新闻)
3)近14万亿元项目入库 第四批PPP示范项目即将推出(来源:证券日报)
4)“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倒计时(来源:证券日报)
5)多重催化剂事件来临 混改与军工融合再度蠢蠢欲动(来源:金融投资报)
6)四央企筹组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队 相关概念股迎来机会(来源:和讯股票)
7)港珠澳大桥12公里香港接线 月内将全线贯通(来源:中国广播网)
8)“华龙一号”标准化示范启动,核电出海望加速(来源:中国证券报)
黎仕禹(广东小禹投资总经理):市场将继续震荡上升
关于市场的后市走势,我们的观点依然很明确,那就是继续震荡上升。当然,这里有一个趋势保护信号我们要盯紧了,那就是沪指的上升走势,最好不要跌破10周线和60日均线;否则,我们可能会修正当前的市场观点。当然,我们也很希望市场在4月份能够顺利创出新高,那样市场的上升空间就会被打开了,同时场外的资金也才会跑步进场。
我们期待A股市场的二季度走势,在被雄安新区概念股的引爆下,走出一波创新高的上升行情。所以,后市大家要紧跟市场主流炒作热点,做好高抛低吸操作才行。
玉名(私募基金经理):下周不应悲观,是捡金子好时机
从走势来看,这一周来虽然雄安概念股、粤港澳等概念很多,看上去热点活跃,但必须要注意到本周5天中,每个交易日的跌停股、大跌股数量都非常多,甚至几次出现百股跌停,千股大跌的情况。
今年以来,赚钱越来越难了,指数虚假繁荣,股民的赚钱效益却并不好,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概念股风起云涌,切换很快。错杀股中,绩优、股本小的次新股是有机会的,不要因为高送转、次新股调整就放弃,仍可挖掘,周五盘面已经有这样个股开始活跃了。
雄安概念股经过一周多的炒作,已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炒作,进入到第三阶段,基本上是明显的派发和新题材挖掘的阶段,加之龙头股都在停牌,短期这一因素算是被市场消化了。
雄安降温,对其他板块是利好。现在很多被错杀的优质中小创已经跌出价值来了,下周不是悲观的时候,反而是捡金子的时候。
广发消费品精选基金经理李琛:2017股市维持区间震荡概率大
“今年宏观经济大环境、流动性环境都处于稳健中性态势,整个市场估值处于中性水平,因此我还是维持对股市区间震荡的判断,上有顶、下有底。”李琛寥寥几句就阐明对市场的总体观点。
李琛分析,自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其中很重要原因是有两大新变量新的经济需求动力拉动的。一是加入WTO导致出口出现高增长,另一个则是商品房的改革,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长链条的拉动力很大。这两大动力是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但是目前来看,暂时看不到新动力的崛起,很难说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她表示,从2016年中出现的经济复苏动力,主要来自于供给侧的动力。
“目前市场估值也处于中性水平,一方面中小创估值也没有调整到较为合理状态区间,另一方面不少稳健成长类板块经过去年以来的上涨估值也不算便宜。”李琛因此表示市场估值方面上升的空间不大,整体仍维持震荡态势,上有顶下有底,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吴国平(广东熠融投资董事长):上涨有难度,下跌空间也有限
现在就是震荡市,由于股指期货贴水多的关系,上涨有一定难度,但下方空间也很有限。如果现在套着难受,就别管了,切忌追涨杀跌,有能力的可以做“T”自救。现在只是上升途中的调整,没什么大不了的,周末好好陪陪家人,带家人出去散散心,太阳照样升起。
虽然最近冒出来两个新区概念炒作,但总体上市场热点没有跑出“一带一路”范畴。况且,在5月份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甚至有可能再度把“一带一路”概念推上热点的顶峰。
看空阶段性见顶风险开始显现
兴业证券:警惕金融去杠杆触发风险 关注京津冀等主题
四月,指数整体乏善可陈,向上空间有限,向下仍需警惕金融去杠杆等因素触发的震荡风险。指数转淡,但短期内政策性主题投资或迎旺季,继续关注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国企混改和京津冀等主题。
策略:四月,指数整体乏善可陈,向上空间有限,向下仍需警惕金融去杠杆等因素触发的震荡风险。指数转淡,但短期内政策性主题投资或迎旺季,继续关注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国企混改和京津冀等主题。
《红周刊》特约作者 乔尔·帝纳波利:阶段性见顶危险开始出现
上证指数过去两周再次冲高回落。今后两周它可能会如何发展呢?
从周线图上看到,大盘经过过去一个多月的蓄势,上周以一根阳线冲进帝法汇聚区域F5=3285/XOP=3306,理应继续上升创出新高。然而,大盘本周低开低走,拉出一根内孕阴线,显示此汇聚区域依然压力强大。
大盘目前仍在帝法MACD预测指标线之上,下周初如果能立刻回升,还有望继续去冲击这个汇聚压力区域。但是,大盘下周如果收破帝法MACD预测指标线3248的话,它在这个汇聚区域深度回撤或构造阶段性顶部的危险将会出现。
从日线图上看到,大盘上周守住了帝法叠加支撑区域F3=3192/F5=3190,从那里立刻回升,向周线汇聚区域F5=3285/XOP=3306发起了第三次冲击!但是,大盘本周却从周线汇聚区域掉头震荡下跌,周五收在帝法MACD预测指标线之下,从而令趋势再次转变为下跌。
大盘下周一除非开盘就立刻回升重新站上MACD预测指标线,否则将继续下跌,考验叠加区域F3=3233/F5=3234的支撑力。这个叠加区域一旦被跌破,大盘可能将启动周线的深度回撤或大幅下跌行情。在日线上,大盘后市可能反弹或反转回升的区域是3170、3100和3040一线。
从小时线图上我们看到,大盘本周在周线F5=3285处走出空头“双重穿透”类似信号,周五收盘时跌到汇聚区域OP=3239/F5=3234。大盘下周有可能在这里回升,或由缺口3222与XOP=3208所构成的支撑区域反转回升。但是,大盘如果不能在上述两个支撑区域走出反转信号,它将沿着下跌的方向跌破两周前的低点3196继续下跌。
总的来说,上证指数过去两周再次冲击帝法汇聚区域F5=3285/XOP=3306遇阻,显示空头在这个区域的力量相当强大。更新的帝法MACD预测指标值3248将是检验多空搏斗谁胜谁负的标志。大盘下周如果收在3248之上,它将继续冲击帝法汇聚区域;但如果收在3248之下,则出现深度回撤或在此构筑阶段性顶部的危险将急剧升高。
来源:投资快报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规划已在全国遍地开花,高速磁悬浮是更快速度的重要方向。1)2016年5月全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沙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正式试运行,北京S1线也预计将于2017年年底开通试运营,目前已有10多个城市正进行前期规划设计,可以说磁悬浮轨道交通规划已在全国遍地开花。2)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已进入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现代轨道交通专项》、中国中车也已宣布启动高速磁浮铁路项目研发,高速磁悬浮是比高铁速度更快交通工具的重要方向。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比较优势明显,“超级高铁”有望改变现有长距离交通运输体系。1)中低速磁悬浮具有性价比高、低噪音、安全、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等优势,可以替代轻轨和地铁。我们认为未来城市交通将是多种交通工具相互补充的体系,中低速磁悬浮适宜的路线有:中小城市、中小客流的公共交通线;大中城市对噪音、选线有特殊要求的公共交通线;风景区的旅游交通线等。2)“超级高铁”利用磁悬浮技术将输运舱悬浮,降低运输舱运行过程中摩擦力,因而在近似真空环境中能极大提高列车速度(设想速度1200公里/小时),这是磁悬浮轨道交通发展的新方向,这一技术也将有望改变现有长距离交通运输体系。
国内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已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悬浮系统、牵引系统等是磁悬浮列车的最核心系统。1)磁悬浮列车根据悬浮原理及速度可分为常导高速、超导高速、常导中低速等类型,前两者分别以德国和日本为技术代表国家,我国目前以常导技术为基础,其中中低速常导磁悬浮列车已实现自主知识产权。2)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主要包括车辆、轨道、供电、运行控制等,悬浮系统、牵引系统等负责列车的悬浮、驱动和导向等功能,是其中最核心的系统。
投资建议:随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具有比较优势的国产磁悬浮轨道交通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补充和选择项,选择其中投资机会,我们认为有两条路径:1)国产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制造商/零部件提供商,受益标的包括中科电气、精功科技、中国中车、中国铁建、金杯电工等;2)布局未来高速磁悬浮列车的企业,受益标的包括亚厦股份、永鼎股份等。
催化剂:北京S1线开通试运行;高速磁悬浮列车研究取得进展。
风险提示:磁悬浮交通规划进度低于预期;新技术研发进度低于预期。
名家观点A股“三味虚火”渐灭,涨停逻辑重新设定
来源:投资快报
高送转、更名、重组是A股市场常见的资本现象,现实的情况是,高送转配减持、频繁更名蹭热点、忽悠式重组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前往往会神一般地助攻公司股价,堪称A股公司的“三味虚火”。从近期相关主管部门频频出重拳加大监管措施可以看出,灭“虚火”、严厉打击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已成为监管工作的重点。
首先被浇灭的“虚火”是蹭热点更名。2016年9月30日,上交所发布《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指引明确要求证券简称应当表意清晰、指向明确,紧贴公司现有主营业务,不得将未实际开展的业务名称,或某行业通用名称用作证券简称,要具有明显辨识度,便于投资者理解与识别,严禁主动迎合市场热点概念,借简称变更炒作公司股价。同时,交易所还加强了对上市公司更名的问询力度,甚至从事中事后监管前移至事前监管。
忽悠式重组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今年2月,国新办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示“过段时间,大家还会看到证监会公布有影响力的案子,包括忽悠式重组,忽悠式并购,逮到了不小的案子。”半月之后悬念揭晓,九好集团与鞍重股份联手进行忽悠式重组而被证监会顶格处罚。
最近监管部门又对不健康的高送转出手了。4月8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刘士余痛批市场不正常的高送转现象,直指“10送30”的高送转方案“在全世界罕见,必须列入重点监管范围”。刘士余也表示,一些有能力分红却长年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证监会已经在高度关注这个问题,不能放任不管,会有相应的硬措施。消息一出,上市公司开始纷纷调整高送转方案。截至4月12日21时30分,不到4天时间内,已有14家上市公司宣布调整高送转预案,下调送转比例,不少还增加了现金分红。
监管、监管、还是监管,这是早在2016年年末证监会频频对外传递的信息。证监会多次强调,将针对IPO及持续信息披露的各个环节、各类主体、各种违法行为,全面筛查线索,及时发现问题,坚决查处打击,始终保持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常态化高压态势。
笔者认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A股经过了多次连续的整治,其乱象也得到了一定的遏制,这必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无论是企业经营者,还是投资者,都应及时转换思路,因势而动,因为以往的炒作思路已经行不通了,需顺应形势,建立新的投资逻辑,适应A股新的规则。
当然,想要A股市场的炒作乱象一下子全部消失不可能。就拿高送转来说,虽然不少公司高送转预案大幅调整,其中仍有公司抱着打掩护退出的心理,被股民用脚投票。监管部门正本清源的工作任重道远。
文章由本号编辑集纳而成,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