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篇2024年4月发表在JPSP上的论文《大多数人的生活满意度与其人格特质相符:多特质、多评价者、多样本数据中的真实相关性》。在西方文化中,生活满意度被认为是衡量个人幸福的重要指标。尽管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生活满意度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关联,特别是五大人格特质(即神经质、外向性、责任心、宜人性和开放性),但由于许多研究仅依赖于自我报告的方法,导致生活满意度与人格特质之间的真实关联性未得到充分揭示。因此,本研究通过多样本、多评价者的设计,进一步探讨生活满意度与人格特质之间的真实相关性,排除单一评估方法可能带来的偏差问题。
研究核心探索了生活满意度与人格特质之间的真实关联性,并确定哪些人格特质最能预测个人的生活满意度。研究采用了来自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三个样本,分别为爱沙尼亚语、俄语和英语。通过这些样本,研究得以验证生活满意度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跨文化的适用性。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通过结合自我报告和他人评价的数据来克服单一评估方法带来的偏差。首先,研究使用了一种名为“真实相关性”(rtrue)的计算方法,利用自我报告与他人报告的几何均值,消除评估方法中的偏差与随机误差,得出更为准确的相关性估算。此外,研究使用了“100 Nuances of Personality”问卷,该问卷涵盖了五大人格特质及其细微差异,并通过六点Likert量表对参与者和他们的熟人进行了评估。为了提高预测精度,研究还使用了Elastic Net回归模型,通过十折交叉验证,计算出人格特质对生活满意度的真实预测准确度。研究的一个创新之处在于,不仅考察了总体生活满意度,还探讨了工作、财务、健康等八个具体生活领域的满意度,确保对幸福感的评估更为全面。
研究得出的结论表明,生活满意度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特别是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和责任心这三项特质,能够显著预测个体的生活满意度。研究还发现,这些关联在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生活满意度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此外,研究发现人格特质的细微差异对生活满意度也具有重要影响,低生活满意度往往与负面情绪体验,如感到被误解、优柔寡断等有关,而高生活满意度则与自信和努力后的成就感密切相关。这些发现为未来幸福感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JPSP,Volume 126 Issue 4,April 2024
Most people's life satisfaction matches their personality traits: True correlations in multitrait, multirater, multisample data.
René Mõttus, Anu Realo, Jüri Allik,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