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书有范
汇集有价值的读书感想、读书格言、书评书语,和范叔一起,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读书有范

强者活在事情里,弱者活在情绪里

读书有范  · 公众号  ·  · 2025-01-04 06: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 | 尹虫虫
来源 | 读者(ID: duzheweixin)

在综艺《十三邀》中,马东曾聊到自己最看重的一种品质——事在人先。


意思是说, 把一切情绪抛之脑后,专注于事情本身的品质。


事在人先的精髓在于,事情前置,情绪后置。


而遇到难事急事时,人总是习惯性将情绪置顶,先是生出畏难情绪,而后情绪化大于思考力,最后迟迟行动不起来。


有一类人,不会把情绪和事情混为一谈,始终保持人事分离的原则,虚化情绪,然后死磕问题,再突出重围。


正所谓:“强者活在事情里,弱者活在情绪里。”


真正强大的人,从不会被情绪裹挟,向来都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01

弱者发脾气,强者捋思路


博主@胖胖说职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年轻的时候,他代表公司与客户商谈续约。


细节早已敲定好,双方都很满意,只差走完合同。


但是,第二天签约时,客户临时决定与别人合作。


做方案、改单价、谈品质……想到这么多天的辛苦都付诸东流,博主脾气一下就上来了。


他直接闯进技术部的办公室,并大声呵斥同事:“看看你们做的垃圾手册,害得我们被老客户解约!”


骂完他还不解气,临走前还踹碎了办公室的玻璃门。


脾气发完,博主一出门就后悔了。


本来今年公司有提拔他的想法,但见他做事如此过激,当场就让他离职走人。


对接客户时,不管遇到什么情况,管住情绪不外露,是谈判的第一步。


一旦决定通过发脾气来解决问题,人品就立见高下,而日后的合作也成了死路一条。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有情绪再正常不过,但是如果不会控制,那就只能沦为情绪动物。”


段位低的人,有脾气直接发;而高段位的人,先解决事情,再决定要不要发脾气。


《掌控情绪》中写到一个故事。


有一次,作者胡明瑜和同事,一起去外地出差。


到酒店之后,同事发现空调打不开,气得狠砸遥控器。


胡明瑜见状,没有说话。


而是,先打开床头柜抽屉,然后找到电池,并装进遥控器,递给同事。


同事的脾气来源于他不知道酒店偶尔会把遥控器的电池取出来。


很多时候,事情本身并不复杂。


而当情绪上头时,理智就开始离家出走,找不到妥善的解决办法时,就只剩下发脾气了。


真正的强者,遇事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再让事态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事情好起来了,脾气自然也就没有了。



02

弱者爱抱怨,强者辟蹊径


曾看过一匹白马的寓言故事。


一匹白马被农户买回犁地拉车,白马时常与同伴 抱怨自己没有遇上伯乐,也生不逢时,只能老死山野。


可当战马邀请它一起驰骋沙场,与千军万马一起飞驰时, 白马说:


“那多危险啊,一不小心就会送命。不去,不去。”


当驿马拉它一起送信,为千家万户架起沟通桥梁时, 白马又说:


“太累了,风餐露宿的,还不如给主人犁田拉车的好。不干,不干!”


很多时候,我们又何尝不是这一匹白马。


不满在单位被领导同事排挤,没有展现的机会。


抱怨在家庭中的各种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暗叹生不逢时,没有站上时代的“风口”。


每天都活在“惯性抱怨”的状态之中,明明不满现状,但又无力改变。


长时间抱着怨气生活,迟早有一天,团叠着的怨气会像丢出去的回旋镖,反噬自己。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强者思维”。


大概是说,当你面对挫折时,先别急着质问命运,而是去想“怎么办”。


当你将抱怨的情绪转化为扭转局面的动力时,事情就不会一直坏下去。


同事B,是公司升职最快的新人。


有一次,公司要去对接一个行业巨头,由于时间紧迫,很多细节没办法及时拉通,到达现场后一片混乱。


不少同事一来便抱怨个不停,不是说大公司不重视这个项目,就是抱怨对接的同事办事能力不行,还有的同事直接开启摆烂模式。


而同事B却没有发牢骚,而是环顾四周,并马上制定了工作方案。


他动员同事,布置好任务,工作才得以顺利完成。


这个项目对接完之后,他也因此再升一级。


弱者抱怨环境,强者改变环境。


不满和抱怨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我们吸收更多的负能量,影响心情和健康。


当事情不达预期时,不妨建立“强者思维”,不带情绪地直面它,解决它。


改变能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


长期坚持,你会发现,生活的“对手”来去也不过这几招。


很多时候,在工作、生活、家庭、人生中,不如意的剧情十有八九。


即使偶遇糟糕的“剧情”时,也别满怀戾气,而是争取用最烂的牌,打出赢面来。



03

弱者常言弃,强者破困局


心理学中有个“衍射效应”。


它是指一件事的后续影响,往往取决于人们看待它的心态。


如果一直盯着错误不放,它就在心里不断放大,进而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就如推倒最后一张多米诺骨牌一样,内心全面崩塌。


人遇事时的反应,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一开始就发脾气,想抱怨,那么滋生出来的后果,也一定是以弃权而告终。


工作中遇到难题,抱怨一通之后,就选择离职。


感情中遇到挫折,大发脾气之后,就索性分手。


家庭里遇到意外,一蹶不振之后,就原地躺平。


习惯性冒出“不行就算了”的念头,也很容易给自己找借口、找退路。


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这样拉开了。


重温《肖申克的救赎》时,仍会被安迪的不轻易言弃感动。


影片中的安迪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及其情人,被判处无期徒刑。


含冤入狱,暗无天日。


所有人都告诉他,这是在肖申克监狱,叫他不要抱有任何希望。


而安迪依旧选择用海报遮住洞口,每天夜里在墙壁上凿洞。


20多年后,他从洞中爬出,穿过漫长的下水道,摆脱了那段荆棘之途,重获自由。


作家罗伯特·佩恩·沃伦曾说:


千万扛住,扛到最后,要么你强大了,要么困难就真的过去了。


越到最难处,越要提着一口气。


放弃了,一切都白费劲了。


扛住了,才能在生活的蹂躏中脱胎换骨,迎来新生。


强大的人,也往往如此,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会自行撤退。


他们时刻保持冷静,永远有将一切重新拉回正轨的能力。


04


壁虎在遇到危险时,会主动用“断尾”来逃生。


“断尾”之后,也没有沉浸在伤痛之中。


而是寻一隐秘处,潜心静养,分泌激素,刺激细胞再生,重新长出一条尾巴。


恢复之后,又是一条“好虎”,依旧能继续捕食蚊虫。


面对人生劫难时,当如壁虎。


摆脱情绪的牵制,死磕当下这一事,才能解决生活中纷至沓来的难题。


点亮 “在看” ,愿我们都能不被情绪左右,让事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END-


作者简介: 尹虫虫,在写作中稳心态、找力量。本文转载自公 众号读者(ID: duzheweixin),《读者》杂志官方订阅 号。中国 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每晚 相约,陪你看故事、品人生。点击下方按钮立即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