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行小兵
既有小心求证,也有信口胡说,关注当时热点,思考未来发展。认真、反思、交流、求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梅森投研  ·  集体下场,上下同心! ·  6 小时前  
无锡博报生活  ·  大涨!涨幅超黄金! ·  昨天  
无锡博报生活  ·  大涨!涨幅超黄金! ·  昨天  
YNTV2都市条形码  ·  价格涨幅超黄金,很多人都在买!网友:要入手吗? ·  2 天前  
YNTV2都市条形码  ·  价格涨幅超黄金,很多人都在买!网友:要入手吗? ·  2 天前  
何夕  ·  #a股# 服了 -20250221134510 ·  2 天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演讲者把发言稿“藏”在眼镜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行小兵

小兵说:你对我好奇的问题,我直接回答你!

投行小兵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11-06 07:59

正文


好消息好消息,投行小兵和小兵研究已入驻 喜马拉雅FM ,在APP内查找 “小兵研究” ,即可收听一大波新鲜上线的干货音频。

↓↓↓

知乎Live活动预告

1、案例学习是一种好的投行学习方法吗,需要注意什么?

我国尽管不是判例法,先有的案例不能作为直接判断和解决问题的依据,但是通过案例 帮助我们开拓思路、总结规律还是很有帮助的 。案例学习是一种好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每个 案例都是鲜活的 ”,跟我们实际工作是最接近的,我们学习起来不再那么枯燥,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有时候,我们 甚至 能通过案例感受到做这个项目人的酸甜苦辣和喜乐哀愁。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可以学习案例增加知识和技能,但是 不能过于依赖案例 更不能将某些特定的案例情况作为一本的工作标准和原来来适用 。所谓“别人行的事情我们不一定行,别人不行的事情我们也不一定也不行”。我们学习案例是要在足够样本的前提下, 充分提炼案例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的背后原因和理由是什么,然后总结规律和分析差异,这样才能够不仅对案例有研究,对案例所对应的问题也就有了融会贯通的理解了。

2、怎么去找案例?

寻找案例一般有两种方法,我将其称之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 就是我想到了一个IPO审核的问题点,然后就带着这个问题找案例,看看是否有足够的成功案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能够总结出规律和结论。 间接法 就是在看案例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案例都提到了一个问题或者一种描述,那么就尝试将这些案例的共同之处总结成规律并归纳成一个问题点,并通过这个问题点看看是否还有更多的案例来支撑这样的结果。

3、怎么判断招股书写的好不好?

很多人问我怎么来判断一份招股说明书写的好不好,有没有写的好的招股书推荐一下好好学习。首先我们要承认, 招股书确实有写的好或者不好的差别 ,那么如何分别好坏只有一个路径:那就是多看多思考,没有别的方式。只有你看的招股书多了,才能够逐渐分辨同一个问题有的为什么分析的到位有的分析的还欠缺火候, 如果没有大量的这种对比和参照,就没法判断招股书的好坏 。如果你就看了三五份招股书,没有足够的好坏差异分析的锻炼,不可能有这样的判断能力,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4、你做案例分析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你把你能够找到的几十份招股书全部都看完了, 却发现没有找到你想要的结果 。其实,小兵的案例分析的文章大家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不过就是简单找了几个案例然后根据案例分析几句就完了,但是案例寻找和筛选的过程你只是不知道而已。这就跟你吃了一顿美味的鳗鱼饭,可是厨师为了寻找最好的鳗鱼可能走遍了千山万水浪费了人生岁月。

5、如何看待碎片化时间学习?

我一直觉得碎片时间只能用来娱乐而不是学习,因为学习永远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系统的学习并且加上不断的反思和归纳整理,最终学习的结果才是自己的 ,才是自己以后能用的。为什么我们老是有这样的感觉:就是我每天都要看很多微信公众号的干货文章,感觉每一篇都很有用也都很有启发,可是为什么真正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还是不能系统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源就在这里, 碎片化的学习只是一种自我丰富的假象 ,学习到的知识很多都又还给别人了,根本就不是自己的。 (如果要研究IPO,只要关注投行小兵公众号多学习案例就可以了哦,保证是系统的干货。)

6、怎么能够有充足时间学习?

现在大家都工作特别忙事情特别多,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富裕的整块的时间去学习呢?小兵的观点是:① 学习的时候要充分 提高效率 ,就算只有30分钟也要有30分钟学习的样子。② 平时的业务学习和知识积累会让很大的帮助你日常工作的效率 ,只有平时积累的多,工作的时候才能不会因为再去找基础数据或者寻找思路浪费时间,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③我鼓励大家都要有更多的时间去休闲娱乐陪伴家人,但是也可以 适当减少一些无用或者无效的社交 ,比如一些论坛或者酒会。有时候,研究确实是一件特别孤独的事情。

7、是什么支撑你一直将研究做下去?

有人说是因为研究有趣,我说那是扯淡。做研究再有趣,也没有看美国大片或者打王者农药有意思吧? 我做研究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够及时更新不掉队 ,在我日常工作中不会犯大的错误,在服务客户的时候因为你的专业而受到尊重,在跟新人聊天的时候不用简单的倚老卖老而是能够对他们有所帮助。我做研究发微博微信,没有获得任何收益,我也不想靠他挣钱,我做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履行好中介机构的职责。

8、我也能跟你做的一样好吗?

我本科是山东的二级本科,上本科之前没见过电脑什么样子(2000年)。我的清华法律硕士学位你们也知道含金量有多高,并且上学的时候大多时间都用来追姚明了。而你们现在的教育经历、实习背景、眼光境界等都比我要高出来不知道多少,当然会比我做的更好,也必须比我做的更好。当然, 前提是,你愿意去做

9、我能请你吃饭、找你签名吗?

请吃饭就算了,签名或者找我一起沟通问题都是可以的。


10、你为什么不开视频直播呢?

太丑,怕掉粉。


↓↓↓

你不必点赞 | 不必留言 | 也不必转发

只是我会以为 自己 遇到了一个假粉丝


如果想知道今年前九个月里被否的53家为啥被否,可点击下方标题跳转阅读。

刚过去的9个月里,53家公司的IPO就这样被否了!

如果说业绩是一个门槛,那赚够1个亿就上市无忧了吗?IPO的时候还是少提什么“妥妥地”。

小兵说:赚它一个亿,就能妥妥地上市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