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丁香医生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
有的人对它的解读,都停留在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但是,自古以来,隐藏在人类基因中最核心的需求,都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生命问题,始终是围绕人类发展史上的核心之一。
2016年,国家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纲要的颁布标志着大健康已上升至国家战略。
2020年,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的生活状态和健康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日常保健受到了国家和群众极大的重视。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表示“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
备受国家政策支持的创新药,其实就在解决人类的生命之
“难”。
这个领域多重要,财叔再给大家举一个直观的例子:
2015年,屠呦呦因创新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投资,表面上是给自己财富增值,事实上,不就是投资自己的未来生活中享受的一切?
无论是科技、还是医药,投资的都是对未来的技术化、健康化的信仰。
在
CS创新药指数中,比如研究抗肿瘤药的恒瑞医药,研究疫苗的智飞生物等等,代表着未来人类健康的发展状况。
既然已经知道这是关乎民生国事的行业,那么它的发展潜力到底有多少?
从中美两国的比较来看,目前创新药指数平均个股市值仅为美股生物科技企业的
1/8。
图:中美创新药企业个股平均市值(亿元)
数据来源:Wind,截至日期:2020年三季度末
整个创新药,在我国政策的倾斜下,随着国内创新药企业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未来我国创新药企业市值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创新药领域除了在未来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其过往收益,也有超乎寻常的表现!
“喝酒吃药”,始终是市场永恒的关注点,创新药却可以再众多板块中脱颖而出。
从基日(
2014年底)至2020年10月16日,CS创新药指数的表现仅次于食品饮料行业。
此外,
CS创新药指数的历史和年化累计收益几乎为医药生物(申万)指数的2倍。
表:与市场其他行业指数收益对比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为2014年12月31日至2020年10月16日。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收益,基金投资有风险。
如果说创新药板块的强势得益于其医药属性,但是!
在整个医药细分领域来说,
CS创新药的历史表现,依然排名第一!
特别是
2016年和2017年,CS创新药指数连续两年在大医药板块指数中表现最好。
而且,
CS创新药指数,还是一个攻守皆备的指数!
在取得较高历史收益率的同时,其历史最大回撤却是所有
8只大医药板块指数中最低的
。
表:与市场医药板块指数收益率对比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为2014年12月31日至2020年10月16日。备注:夏普比=(年化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年化波动率,此处无风险收益率为1.5%。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收益,基金投资有风险。
孙子兵法在开篇就强调了
“道、天、地、将、法”的重要性,俗话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创新药或许就是同时拥有
“天”、“地”、“人”的那个幸运儿。
在国内,创新药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1.中国创新药企业新药研发成本仅仅为欧美的1/5
国内新药研发费用远低于欧美,当前我国获批上市的新药研发费用中值约
1亿元,而欧美部分肿瘤新药的研发费用中值为5亿美元。
表:国内外部门创新药研发费用对比
数据来源:长江证券、Wind。
2.
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创新药提供了丰富临床资源
Frost & Sullivan预测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将年均增长16.4%至2021年的3270亿人民币,增速全球最快,届时将占全球生物药市场的17%。
图:国内生物药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金公司、Wind。
3.监管改革,新药报批周期最快减少至3年
在药审改革之后,自主新药的报批周期从
8年减少到了5年左右,特殊品种报批周期有望压缩到3-4年。另一方面,过程新药临床申请(IND)数量持续爆发,在报批周期缩短的背景下,国产新药每年获批的数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数据来源:长江证券、Wind。
4.
国内创新药企业具有后发优势
目前国内创新药企业主要以跟随式创新为主,免去了在新药研发中失败风险最大的概念验证的环节。
即使自主新药上市时间落后外企
3-6年,目前国内采用的Me-too替代
依然能够顺利实现,这主要是由于在疗效相似的前提下,自主新药的定价更低,以及本土化的营销团队更加专业所致。
未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医药行业会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保障,高端创新药的需求也将与日俱增。
在当前环境下,同时处于政策支持红利期和药企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创新药行业长期投资价值显现。
那么,创新药行业未来可期,我们如何享受行业发展的红利?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最好的投资方式莫过于指数基金。
财叔提醒大家,广发中证创新药
ETF(515120)【简称:创新药ETF】,标的指数“CS创新药指数”收益率,在1月4号即将重磅上市!
为什么选
广发中证创新药
ETF(515120)
?
1.
指数基金管理业绩突出
Wind数据显示,2018年,广发基金管理的指数基金规模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ETF规模相比2017年末增长88.84%,在跟踪A股指数的ETF规模前十大公司中排第4。从单品来看,2018年规模增长排在前20名的A股ETF产品中,广发基金有6只产品位列其中,数量占比最高。
2.
前瞻布局
满足客户一站式指数投资需求
广发基金在债券指数领域是产品最全、规模最大的产品提供商。
2016年以来,广发基金先后成立了市场上首只长期限政策性银行债指数基金、首只跟踪中证国开债指数的基金、首只中债1-3年农发债指数基金、规模最大的中债1-3年国开债指数基金,这些产品的成立填补了境内债券指数基金的多项空白,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配置工具。
投资无非是要把握趋势,抓住行业发展的红利,芯片、新能车如此,创新药或许亦如此。
“投资这个东西,表面上看门门道道的掰扯不清,其实说白了,也就是那么回事。风里雨里几十年,该吃的亏哪个也没落下,财叔这才悟到:世界上最容易的就是赚钱,真正难的,是如何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