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侠客岛
但凭侠者仁心,拆解时政迷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瞭望智库  ·  谁杀死了“钱德勒”? ·  2 天前  
半月谈  ·  圆满成功! ·  3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张楠履新 ·  5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张楠履新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侠客岛

【解局】玩球的资本大佬,这是来自高层的警告

侠客岛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3-20 23:59

正文


中国高层发展论坛,这个由国研中心主办的高规格论坛,总是不乏猛料。


最新的一则,是论坛上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表态。他先是肯定了这“总体是一件好事”,但“也发现一些非理性和异常投资行为”。比如,“国内的钢铁厂去海外买饮食公司”、“在中国开餐馆的去海外收购网游公司”,以及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足球俱乐部等。


在潘行长看来,之所以说这些投资行为“非理性和异常”,是因为他们发现这些要么是“高杠杆”,要么是“在直接投资的包装下转移资产”。


这事儿有意思。


增速


说起来,中国企业这些年在海外买买买,几乎已经见怪不怪。普通民众印象中随便能想起来的,就有万达去美国买了院线又买制作公司,去马德里买了个大厦又转手;安邦在纽约买了华尔道夫;美的去德国并购了知名机器人制造公司,苏宁跑到意大利收购了老牌足球俱乐部国际米兰……


潘功胜列举了数字: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快速增长,同比增长了40%,而此前几年增幅一般在10%到20%之间。


在岛叔、资深市场人士赖熊看来,对外投资增速如此之快,逻辑很简单,就是企业出海做并购。如果查看2016年的ODI数据可以发现,去年的高增速基本是在上半年完成的,以至于到了今年,ODI的增速基本都在同比下降;去年下半年,在外汇管制等一系列措施下,ODI快速下降,同期海外资金对华投资(FDI)则出现回升态势。在他看来,这已经可以明显看出监管层的动作和思路。


按说,中国企业出海、“走出去”,一直是国家战略之一,也是国家非常鼓励的行为,因为这有利于中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那么,为什么央行副行长会“突然”点名批评这其中的一些投资行为?



判定


答案很简单,就是一些企业打着“对外投资”之名,进行转移资产甚至是洗钱等行为。


究竟该如何判定“对外投资”与“资本外逃”之间的界线?操作中当然并无明文规定。但要判定其目的如何,也不是无迹可寻。


做海外并购,原因之一是确实有并购需求,并购行为可以提升在产业链上下游的竞争力。比如美的买库卡的机器人,海尔买GE,万达买院线,海航买酒店,都算是这一类在产业链上的布局。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产业链的拓展、技术的提升等需求,会要求企业必然走向海外收购,这也是重复之前日本等经济体走过的道路。但如果投资行为跟企业本身的主业没有任何关系,对企业的业务和形象都看不到直接的良性影响,那这种行为逻辑可能就需要研究。尤其是在2015年汇率改革、人民币改革之后,不乏企业借着投资之名外流资产。


毕竟,商业最讲究的就是逐利。


足球


我们可以拿足球来举个例子,这也是潘行长专门点名说到的领域。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彼时,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足球的寥寥无几。之后的2015年,有5例中资入股海外足球俱乐部的案例,包括万达入股西班牙的马德里竞技,华人文化联手中信资本入股英超俱乐部曼城的母公司(领导人去英格兰看过的球队);2016年更是风起云涌,包括苏宁2.7亿控股国际米兰70%股份、复星集团买下英格兰第二级别联赛的狼队、7天酒店创始人买下法国尼斯队等。到2016年8月,中国企业至少已经投资了14家海外足球俱乐部,其中12家是控股。



而在国内,这种风潮同样没有停止。你也许会问,国内的足球俱乐部怎么也会有资本外流的问题吗?是的,比如收购大牌的国外球员(掏天价转会费)、给这些球员支付高额薪水,其实也算是这一范畴之内。比如,上海申花买阿根廷球员特维斯,转会费1100万欧元,年薪接近3800万欧元;上港买巴西球员奥斯卡,花了6000万英镑,又花4700万镑买下了胡尔克;苏宁买特谢拉、J-马丁内斯、拉米雷斯三个球员,加起来就接近1亿英镑。


一位资深足球从业者告诉岛叔,一些国内的俱乐部为了避开国内的外汇管制,在给这些球员支付薪水时,经常会先把钱打到球员所在国从商的中国企业户头,再由这些企业转移支付给球员。而像河北这样的省份,以前一年往外流的外汇没多少,但是在成立中超足球俱乐部、并且大手笔收购国外球员之后,单个俱乐部就能用掉河北省接近八成的外汇额度。


其实,做为一个普通的球迷,经常也很难理解的一件事是,投入这么大,能挣回来钱嘛?比如现在的中超16支球队,前些年大概一年开支5000万就可以运营,而现在水涨船高,一年不投2个亿,几乎都很难留在这个级别的联赛。但从球场上能挣到的钱是很有限的,通常分为转播费用、比赛日收入(门票、商品销售、纪念品)、赞助商等三大块。转播费,去年每家中超球队分红不到6000万,其他的加起来通常也很难满足开支需求。


既然从球场上挣不回来钱,那为什么还要做这件事呢?



动机


答案也分两种。


第一种,是去海外买买买,本来就是为了转移资产。通常来说,要通过足球赚钱,时间周期是很长的,投入会有漫长的回收期。投资海外球队,如果说是大牌球队还好,可以增加知名度、品牌形象度,算是无形收入;或者投入那些青训体系完备的俱乐部,可以通过培养年轻球员出售来赚利润。


但如果说收购的球队既没有名气、又是低级别,盈利和青训都很堪忧,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扩大企业影响力、盈利等可能,那这背后有没有洗钱(通过收购之后再倒卖等方式)、或者是炒作概念等心怀鬼胎的动机,就很难说了。


说白了,中国的投资人都不傻,现在这么流行挣快钱、挣热钱的方式,为什么还要吃力不讨好地进行投资回报这么漫长的行为?甚至有的中国企业,国内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还要跑到海外去投资,甚至被被收购方告上法庭,这背后的逻辑就很难解释了。


第二种答案则更具备中国“本土特色”——投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为了足球场外的收益,甚至说白了,是在“买政策”。放眼看去,中超的这些俱乐部背后,注资方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地产商。事实上,多年前中国足球爆出黑幕的时候就已经有论者指出,企业投足球,很多时候算的是“政治账”,背后捆绑的是拿地、圈地、圈钱时候的政策支持。


也有人会说,无论是投资足球,还是企业在海外买买买,终究都是企业的自主行为,是市场行为,不能用道德标准来衡量。那么,为什么央行副行长还要点名说这件事呢?



未来


一句话,放风。


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一直面临着外汇储备减少、资本外流的压力。在人民币贬值的背景下,逐利的资本自然向外寻找相对优质且“便宜”的资产(包括货币、理财产品、实业、不动产等),这一点从2015-2016年中国保险业在海外的收购力度就能看出。但反过来,资本流出又会对一国的金融体系稳定性造成压力,因为这相当于国内的钱变少了,流动性趋紧,意味着央行要放出更多的钱平缓流动性压力,这就造成各金融机构的杠杆率提升;央行越“放水”,人民币贬值可能就更大,就又需要更大的放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这也就是为何监管层频频释放严管信号的原因。两会前夕,时任商务部长高虎城就表示,对外“盲目投资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有关部门果断采取措施,积极进行引导”;3月10日,周小川谈到对外投资时说,“投一些体育、娱乐、俱乐部,对中国也没有太大的好处,同时在外面还引起了一些抱怨”,“如果有一些过热情绪,有一些跟风,也有一些动机不良的,对这种现象进行一定管理也是正常的”;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则表示,“天价球员是投资足球的人有钱就任性造成的,他们意在商业而不是意在足球”,“对此高度警惕,并将出台更严格的整肃措施”。


据曾在监管层工作多年的岛叔赖熊分析,潘功胜的这番表态,结合之前各部门高官的发言来看,实际上,是给地方外汇管理机构以及市场主体敲警钟、打预防针——以后不要在试图利用外汇管制的缺口和漏洞了,监管层知道你们在干什么。


文/公子无忌

推荐文章
瞭望智库  ·  谁杀死了“钱德勒”?
2 天前
半月谈  ·  圆满成功!
3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张楠履新
5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张楠履新
5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舵手”许立荣的2016
7 年前
磨戒远征军  ·  杂谈吧——拥抱优质次新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