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是从古至今存在的一种行为。在几十年前,活跃在收藏界的人们才第一次听说了“评级”一说,有人说评级只是商家为图利益的一种敛财方式,又有人说评级确实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收藏品,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收藏的乐趣。
这种争论,在市场十分活跃的今天,依然存在。
那么,古代都没评级一说,今天为什么需要评级?
就拿评级市场活跃的钱币收藏行业来说说,钱币为什么需要评级?
所有的收藏品,都离不开它本身的一种东西——质量。只有质量高的收藏品或者只有藏家买的起的最佳品质的收藏品才受到藏家的追捧。在所有收藏品中,比如钱币,其中品质最佳的样例最受追捧,成交价格也最高。
媒体最会吸人眼球,而我们常常浏览的新闻会有“什么什么又卖到了什么价位”,我们这种不自觉的行为也体现了自己本身的偏好。
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意识到钱币的好与坏呢?
关于物品的好坏观念,或许自人类有自己的思想时就已经开始,一个野蛮人拿着两个长矛,一个刚刚磨好,非常锋利,另一个已经用过了好几次,已经稍稍有些钝了,那么野蛮人自然会拿着锋利的长矛去捕猎。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收藏业就是依靠着人对于物品的好坏观念而发展起来的。
在钱币收藏行业,多年来,收藏者们逐步发展出一套术语来表明他们见到钱币的品相(即为等级)。这样做便于他们在讨论共同兴趣时,或者在准备购买、出售或交换钱币时,相互沟通。起初,他们使用的术语相当广泛:钱币被形容为差品、中等、佳品、美品、优品,有时候甚至仅仅用“新”或“旧”而已。
一般来说,优品钱币的价值并不比仅仅是佳品的相似钱币高出很多。
进入20世纪中期,人们的消费水平开始逐渐提高,更多的民众开始参与到钱币收藏业中来,同时,人们对好品相的钱币需求随之高涨,对有限的钱币供应形成更大的压力。原有的简单术语已经不足以来表达人们对自身或者爱好的钱币的描述。更加细分的等级术语也随之出现。
但由于各地方的文化及语言差异,不同省份之间的收藏爱好者并不能达成统一的描述方式,为了让钱币更好的在全国钱币收藏爱好者之间流通,一套标准的评级体系正是钱币收藏行业所需要的。
当今,“评级”其中也被多附加了一层含义,那就是鉴定。如果用一种假设分数而言,真品是1,假货是0,那么,评级本身就包含着鉴定。辨真伪,一直是收藏行业的主要话题,鉴定师与造假分子之间的博弈,是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许多提起收藏钱币兴趣的人,因为无数的假币而被钱币收藏行业拒之门外,为了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为了引进更多的新鲜血液,为了促进钱币收藏行业健康的发展,评级鉴定事业任重而道远。
现如今,互联网潮流澎湃汹涌,大数据的概念下,能让各位藏友了解到任何一枚钱币的数量,只要参与评级和参与网上交易,就能加入数据库,藏友们也更能认清楚一枚钱币的价值。
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如果要说商家多是为“利”,也不要忘了其持之以恒也需“诚”。钱币评级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钱币收藏行业市场的发展规律,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任何人也无法阻挡。
重磅消息| 光华这次真要搞个“大”事情—中盒和大盒推出!
行情| 最新!周日银元行情播报(2019.05.26)
北京光华评级送评流程只需3步
光华评级送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