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假天数是多少?
答:国家层面的婚假通常理解为3天,具体依据是《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80]劳总薪字29号的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1至3天的婚丧假。目前国内大多数省份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婚假天数。比如,山西、甘肃婚假达到30天,多数省市在10-18天之间,而广东、广西等地只有3天。
具体天数可参考本文后面附的全国31省市婚假天数一览表。
二、婚假中包含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吗?
答:
婚假是为了让新人有时间处理结婚事宜和休息,而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本身就是休息时间,二者性质不同。
从婚假的属性考虑,
不应当包含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
,国内多数地区持这种理解。比如《浙江省婚假规定》明确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婚假假期。山东的指导意见也明确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婚假。但也有例外,广东规定婚假内遇法定休假日、休息日的,不另加假期天数。意思是婚假是含法定休假日、休息日的。广东的婚假本来就只有3天,劳动者申请婚假时肯定会避开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的,傻子才会将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放婚假里面申请吧
三、婚假期间工资怎么发?含绩效工资吗?
答:依据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婚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婚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这里的“工资”属工资标准,包括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因为婚假属带薪假日,可以理解为休假期间视为正常出勤,
因此应当按照劳动者正常出勤的工资支付
,如果绩效工资属固定发放部分,未与具体考核指标挂钩(如未约定需完成特定任务),则用人单位不能扣除,应当正常支付。若绩效工资与出勤挂钩,因婚假属法定假,也不能因此而扣除绩效工资。
四、婚假需要在多长时间内休完?
答:
国家层面并无相关规定。不少地区规定为应在结婚后1年之内休完。
例如,《浙江省婚假规定》明确职工选择休婚假的,应当自登记结婚之日起一年内休婚假;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在一年内休婚假的,经用人单位与职工协商,可以延后半年休婚假。山东规定一般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休完。重庆规定婚假原则上应在职工本人结婚时享受,如遇特殊情况需另行安排时间休婚假的,经单位领导同意,在办理结婚登记之日后十二个月内休完。
没有地方性政策规定的地区,用人单位可
参考其他地区的规定
在规章制度中设置一个合理的期限,履行民主程序并向劳动者公示。
五、再婚或复婚可以享受婚假吗?
答:
再婚是确定可以享受婚假的。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再婚职工婚假问题的复函》(劳社厅函〔2000〕84号)明确规定,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复婚是否可以直接按照这个复函的规定享受婚假?实务中存在不同的观点
,毕竟复婚和再婚还是有所区别的,可参考:
复婚算再婚吗?能否享受婚假?
从实践中各地的做法来看,多数地区还是倾向于认为复婚也是可以享受婚假的。目前有个别地区已经发文明确了复婚也可以享受婚假,例如山东省在关于计划生育条例实施中有关假期规定适用问题的指导意见中就规定复婚也可以享受婚假。
六、试用期员工可以享受婚假吗?
答: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员工同样与用人单位建立了正式的劳动关系,并非处于劳动关系之外的特殊状态。在试用期限内的劳动者享有的法定权利与所谓的“正式员工”并没有什么区别。试用期员工也可能会缔结婚姻关系,
婚假作为劳动者的法定权利之一,试用期员工自然也应享受。
七、婚假可以分段休吗?
答:
国家层面并无相关规定。这取决于地方政策以及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如果地方有相关规定,可参照地方规定处理。例如,《浙江省婚假规定》提到职工经与用人单位协商,可以一次性休婚假,也可以分段休婚假。山东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施中有关假期规定适用问题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婚假可以一次性休,也可以分开休。
如果地方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可在规章制度中进行规定。
无论地方政策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如何规定,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灵活决定婚假的休假方式。
八、异地结婚能否延长婚假?
答:
婚假天数是法定的,按照国家的规定及地方规定享受,不会因为异地结婚而延长。
当然,考虑到异地结婚可能有路途时间,用人单位可以给予一定的路程假。《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80]劳总薪字29号)规定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批准的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由职工自理。《广东省职工假期待遇和死亡抚恤待遇规定》也明确了职工结婚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根据路程远近给予路程假。途中交通费由职工自理。
考虑到异地结婚的实际情况,建议用人单位在审批婚假和路程假时,可人性化处理
,比如适当放宽路程假的审批标准,或者在婚假天数上给予一定的弹性。
九、公司不批准婚假,强行休假算旷工吗?
答:享受婚假属劳动者的法定权利,作为用人单位应保障劳动者该权利,不应当拒绝批准。在司法实践中,多个案例显示劳动者在公司拒绝批准婚假的情况下自行休假不构成旷工。
法院在处理“婚假旷工”争议时,一般会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出发,尊重劳动者的婚假权利,不轻易认定旷工。
例如,(2019)鲁02民终3877号案中,法院认为,薛丽萍因休婚假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对此应从尊重善良风俗和人文关怀的视角进行考量方能彰显公平正义。薛丽萍作为劳动者,对于递交休假申请的举证处于弱势地位,结合其于2017年11月26日举办婚礼前的三个工作日离岗,该时间并未过长而超出合理的范围,薛丽萍的主张符合常理,具有较高的盖然性,公司认为薛丽萍于2017年11月举办婚礼期间无故旷工,并发函催促薛丽萍到岗工作,于情不符,于理不合。(2014)合民一初字第00157号案中法院认为,鲁维维作为劳动者依法享有休婚假的权利,公司对于鲁维维的婚假申请应予准许,公司以鲁维维申请婚假未获批准已构成旷工为由,即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规定。
在此也提醒劳动者,在公司不批准婚假的情况下,强行休假仍然可能面临劳动争议的风险。建议在遇到这种情况时,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保留好休假申请等相关证据。
十、婚假未休可以要求公司参照法定节假日加班支付300%工资吗?
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注意,这里的“法定休假日”特指全体公民放假的13天节假日。
婚假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带薪假期,不属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中的法定休假日,所以,婚假未休不等同于法定节假日加班。
如果劳动者因故未能在规定时间内休完婚假,可以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看能否安排补休,但不能主张按照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标准支付300%的工资。当然,用人单位愿意给的除外
觉得本文不错,就转给你的朋友们。。。
HR想及时看到我的新文章,可加我私人微信号52388,注明“姓名-职务-单位”才会通过哦(已在朋友圈的勿重复加)!
附:
(表格中内容如有错漏,欢迎留言告知,深表感谢)
HR想及时看到我的新文章,可加我私人微信号52388,注明“姓名-职务-单位”才会通过哦(已在朋友圈的勿重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