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网络相关内容整理,源于信息分享的目的,不表示本站支持作者的观点。
半导体的火热,让大家对半导体产业的关注度空前提高,无论是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封测厂,都进入了大家所关注的范围。本文作者从工程师的角度,给大家讲述作者对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家领头晶圆厂
SMIC
和
TSMC
工作的评价,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SMIC
工程师眼里的晶圆代工厂工作
最近有不少的弟兄谈到半导体行业,以及
SMIC
等企业的相关信息。在许多弟兄迈进或者想要迈进这个行业之前,我想有许多知识和信息还是需要了解的。
正在半导体制造业刚刚全面兴起的时候,我加入了
SMIC
,在它的
Fab
里做了四年多。历经
SMIC
生产线建立的全部过程,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也和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客户打过交道。也算有一些小小的经验。就着工作的间隙,把这些东西慢慢的写出来和大家共享。
阅读下文之前可以先参看后面的词汇表,便于理解本文内容。
从什么地方开始讲呢?就从产业链开始吧。有需求就有生产就有市场。
市场需求(或者潜在的市场需求)的变化是非常快的,尤其是消费类电子产品。这类产品不同于
DRAM
,在市场上总是会有大量的需求。也正是这种变化多端的市场需求,催生了两个种特别的半导体行业
——Fab
和
Fab Less Design House
。
我这一系列的帖子主要会讲
Fab
,但是在一开头会让大家对
Fab
周围的东西有个基本的了解。像
Intel
、
Toshiba
这样的公司,它既有
Design
的部分,也有生产的部分。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半导体界拥有极强的实力。同样,像
SK
海力士这样,专注于
DRAM
的公司,活得也很滋润。至于韩国三星那是个什么都搞的怪物。这些公司,他们通常都有自己的设计部门,自己生产自己的产品。有些业界人士把这
一类的企业称之为
IDM
。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要把更多的晶体管集成到更小的
Chip
上去,
Silicon Process
的前期投资变得非常的大。一条
8
英寸的生产线,需要投资
7~8
亿美金;而一条
12
英寸的生产线,需要的投资达
12~15
亿美金。能够负担这
样投资的全世界来看也没有几家企业,这样一来就限制了芯片行业的发展。准入的高门槛,使许多试图进入设计行业的人望洋兴叹。
这个时候台湾半导体教父张忠谋开创了一个新的行业
——foundry
。他离开
TI
,在台湾创立了
TSMC
,
TSMC
不做
Design
,它只为做
Design
的人生产
Wafer
。这样,门槛一下子就降低了。随便几个小朋友,只要融到少量资本,就能够把自己的设计变成产品,如果市场还认可这些产品,
那么他们就发达了。
同一时代,台湾的联华电子也加入了这个行当,这就是我们所称的
UMC
,他们的老大是曹兴诚。
——
题外话,老曹对七下西洋的郑和非常钦佩,所以在苏州的
UMC
友好厂(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
UMC
在大陆偷跑)就起名字为
“
和舰科技
”
,而且把厂区的建筑造的非常有个性,就像一群将要启航的战船。
----
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大家不要见怪。
在
TSMC
和
UMC
的扶植下,
Fab Less Design House
的成长是非常可观的。从
UMC
中分离出去的一个小小的
Design Group
成为了著名的
“
股神
”
联发科。当年它的
VCD/DVD
相关芯片红透全世界,股票也涨得令人难以置信。
我认识一个台湾人的老婆,在联发科做
Support
工作,靠它的股票在短短的四年内赚了
2
亿台币,从此就再也不上班了。
FabLess Design House
的成功让很多的人大跌眼镜。确实,单独维持
Fab
的成本太高了,所以很多公司就把自己的
Fab
剥离出去,单独来做
Design
。
Foundry
专注于
Wafer
的生产,而
Fab Less Design House
专注于
Chip
的设计,这就是分工。大家都不能坏了行规。如果
Fab LessDesign House
觉得自己太牛了,想要自建
Fab
来生产自己的
Chip
,那会遭到
Foundry
的抵制,像
UMC
就利用专利等方法强行收购了一家
Fab Less Design House
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
Fab
。
而如果
Foundry
自己去做
Design
,那么
Fabless Design House
就会心存疑惑
——
究竟自己的
Pattern Design
会不会被对方盗取使用?结果导致
Foundry
的吸引力降低,在产业低潮的时候就会被
Fab LessDesign House
抛弃。
总体来讲,
Fabless Design House
站在这个产业链的最高端,它们拥有利润的最大头,它们投入小,风险高,收益大。
其次是
Foundry (Fab)
,它们总能拥有可观的利润,它们投入大,风险小,受益中等。
再次是封装测试(
Package&Testing
),它们投入中等,风险
小,收益较少。
当然,这里面没有记入流通领域的分销商。事实上分销商的收益和投入是无法想象和计量的。我认识一个分销商,他曾经把
MP3
卖到了
50%
的利润,但也有血本无归的时候。所以
DesignHouse
是
“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
而
Fab
和封装测试则是赚个苦力钱。
对于
Fab
来讲,同样是
0.18um
的
8
英寸
Wafer
,价格差不多,顶多根据不同的
Metal
层数来算钱,到了封装测试那里会按照封装所用的模式和脚数来算钱。这样
Fab
卖
1200
美元的
Wafer
被
Designer
拿去之后,实际上卖多少钱就与
Fab
它们没有关系了,也许是
10000
美元,甚至更高。但如果市场不买账,那么
DesignHouse
可能就直接完蛋了,因为它的钱可能只够到
Fab
去流几个
Lot
的。我的前老板曾经在台湾
TSMC
不小心
MO
,结果跑死掉一批货,结果导致一家
Design House
倒闭。题外话
——Fab
的小弟小妹看到动感地带的广告都气坏了
.
什么
“
没事
MO
一下
”
,这不找抽吗?没事
MO
(
Miss Operation
)一下,一批货
25
片损失两万多美元,奖金扣光光,然后被
fire
。
在
SMIC
,我带的一个工程师
MO
,结果导致一家海龟的
Design House
直接关门放狗。这个小子很不爽的跳槽去了一家封装厂,现在混得也还好。
所以现在大家对
Fab
的定位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了。
Fab
有过一段黄金时期,那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
TSMC
干四年的普通工程师一年
的股票收益相当于
100
个月的工资(本薪),而且时不时的公司就广播,
“
总经理感谢大家的努力工作,这个月加发一个月的薪水。
”
但是过了
2001
年,也就是
SMIC
等在大陆开始量产以来,受到压价竞争以及市场不景气的影响,
Fab
的好时光就一去不复返了。高昂的建厂费用,高昂
的成本折旧,导致连
SMIC
这样产能利用率高达
90%
的
Fab
还是赔钱。这样一来,股票的价格也就一落千丈,其实不光是
SMIC
,像
TSMC
、
UMC
的股
票价格也大幅下滑。
但是已经折旧折完的
Fab
就过得很滋润,比如先进(
ASMC
),它是一个
5
英寸、
6
英
寸的
Fab
,折旧早完了,造多少赚多少,只要不去盖新厂,大家分分利润,日子过的好快活。
所以按照目前中国大陆这边的状况,基本所有的
Fab
都在盖新厂,这样的结论就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Fab
不会赚钱,
Fab
的股票不会大涨,
Fab
的工程师不会有过高的收入。
虽然一直在亏本,但是由于亏本的原因主要是折旧,所以
Fab
总能保持正的现金流。而且正很多。所以结论是:
Fab
赔钱,但绝对不会倒闭。如果你去
Fab
工作,就不必担心因为工厂倒闭而失业。
下面讲讲
Fab
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Fab
是一种对各类人才都有需求的东西。无论文理工,基本上都可以再
Fab
里找到职位。甚至学医的
MM
都在
SMIC
找到了厂医的位置。很久以前有一个
TSMC
工程师的帖子,他说
Fab
对人才的吸纳是全方位的。(当然坏处也就是很多人才的埋没。)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找来看看。
一般来讲,文科的毕业生可以申请
Fab
厂的
HR
,法务,文秘,财会,进出口,采购,公关之类的职位。但是由于是
Support
部门这些位置的薪水一般不太好。那也有些厉害的
MM
选择做客户工程师(
CE
)的,某些
MM
居然还能做成制程工程师,真是佩服啊佩服。
理工科的毕业生选择范围比较广:
计算机、信息类的毕业生可以选择作
IT
,在
Fab
厂能够学到一流的
CIM
技术,但是由于不受重视,很多人学了本事就走人先了。
工程类的毕业生做设备
(EE)
的居多,一般而言,做设备不是长久之计。可以选择做几年设备之后转制程,或者去做厂商(
vendor
),钱会比较多。当然,也有少数人一直做设备也发展得不错。比较不建议去做厂务。
材料、物理类的毕业生做制程
(PE)
的比较多,如果遇到老板不错的话,制程倒是可以常做的,挺两年,下面有了小弟小妹就不用常常进
Fab
了。如果做的不爽,可以转
PIE
或者
TD
,或者厂商也可以,这个钱也比较多。
电子类的毕业生选择做制程整合,也就是
Integration
(
PIE
)得比较多,这个是在
Fab
里主导的部门,但如果一开始没有经验的话,容易被
PE
忽悠。所以如果没有经验就去做
PIE
的话,一定要跟着一个有经验的
PIE
,不要管他是不是学历比你低。
所有硕士或者以上的毕业生,尽量申请
TD
的职位,
TD
的职位比较少做杂七杂八的事
情。但是在工作中需要发挥主动性,不然会学不到东西,也容易被
PIE
之类的人骂。
将来有兴趣去做封装、测试的人可以选择去做产品工程师(
PDE
)。
有兴趣向
Design
转型的人可以选择去做
PIE
或者
PDE
。
喜欢和客户打交道的人可以选择去做客户工程师
CE
,这个位置要和
PIE
搞好关系,他们的
Support
是关键。
有虐待别人倾向,喜欢看着他人无助神情的人可以考虑去做
QE
。
QE
的弟兄把
PIE/PE/EE/TD/PDE
之类的放挺简直太容易了。:)
下面分部门简单介绍一下
Fab
的工种。
Fab
中
PIE
要略微比
PE
和
EE
好一些,相对进
fab
的机会要少。
PIE
主要的工作有很多,但总而言之是和产品密切相关的。
SMIC
上海厂有
DRAM
和
Logic
两种截然不同的产品,相应的
PIE
职责也有区别。
Memory PIE
(基本都在一厂)通常是分段管理,一般是有人负
Isolation(FOX/STI)
,
有人负责
Capacitance
,有人负责
Transistor
,有人负责后段
Interconnect
。总体分工比较明确,
少数资深的工程师会负责全段的制程。
Memory
的产品通常种类较少,
总量较大,比较少有新的产品。
SMIC
的
Memory
有堆栈型和沟槽型两大类,都在一厂有量产。
Logic PIE
(两个厂都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Fab PIE
,一般来讲
Fab
要赚钱,
Logic
的产品一定要起来。
Logic PIE
通常会分不同的
Technology
来管理产品,比如
0.35umLG/MM/HS
;
0.18um LG/MM/HS/SR
;
0.13um LG/SR
等等。
Logic
的产品种类非常多,但每颗的总量一般不会太大,如果能够有
1000pcs/
月的量,那已经是比较大的客户了。
——
如果遇到这样
的新客户,大家可以去买他的股票,一定可以赚钱。
Logic PIE
的主要工作通常有
Maintain
和
NTO
两大类,前者针对量产的大量产品的良率提高,缺陷分析等。后者主要是新产品的开发和量产。具体的工作么,
拿
NTO
来讲,有
Setup process flow,pirun, fab out report, defect reduction, yield analysis, customer meeting, ......
等等。
相比较而言,进
fab
倒不是最主要的,分析数据和写报告的工作为主。
偷个懒,把原来写的一部分搬过来。通常讲
Fab
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那就是指
Module
和
MFG
。因为
PIE
可以比较少进
Fab
,所以
PIE
虽然也会比较忙,但是接触到辐射、化学药品的机会要少很多。
一般本科毕业生如果去
MFG
的话会做线上的
Super
,带领
Leader
和一群小妹干活。除非你从此不想和技术打交道,否则不要去
MFG
。只有想将来
做管理的人或者还会有些兴趣,
因为各个不同区域的
MFG
都是可以互换的,甚至不同产业的制造管理都是一样的。
Fab
的
MFG Supper
在封装、测试厂,在
TFT/LCD
厂,在所有的生产制造型企业都可以找到相关合适的位置。和人打交道,这是管理的核心,而在
MFG
,最重要的
就是和人打交道。你会和
EE
吵架,和
PE
吵架,和
PIE
吵架,被
Q
的人闻讯,可以修理
TD
的弟兄,不过比较会惹不起
PC
(
Production Control
)。喜欢吵架的弟兄可能会乐此不疲,因为
MFG
和别人吵架基本不会吃亏。
在
Fab
里有三个
“
第一
”
:安全第一,客户第一,
MFG
第一。所以只要和安全以及客户没有关系,
MFG
就是最大的,基本可以横着走。
PIE
能够和
MFG
抗争的唯一优势,也就是他们可以拿客户来压
MFG
。
MFG
在奖金等方面说话的声音比较大,一般而言,奖金优先发放给
MFG
,因为他们最辛苦。
MFG
的
Super
需要倒班,做二休二,
12
小时
12
小时的轮,在休息的时候还会被拖过来学习、写报告什么的,所以平均下来一周工作的时间至少在
50
小时以上。
上白班的还好,但是上晚班的生物钟会被弄的比较乱。
MFG
做常日的
Super
会
好一些。
不建议硕士以及以上学历的弟兄去
MFG
。
Module
的工程师主要分成两大类:制程(工艺)和设备。也就是所谓
PE
和
EE
。基本上无论哪个
Module
都会有这样的两类工程师。
设备工程师主要负责的是机台的状况,他们要保持机台始终处于比较良好的
Status
,从而提高机台的利用率。
TSMC
在最忙的时候曾经把机台的利用率
提到到了
110%
以上,这样就需要缩短机台设计的
PM
时间,缩短机台的
Monitor
时间,减小
Down
机的几率。这样设备工程师的压力就很大。设备工程
师的
On Call
通常就是来自于此。如果大家都是混得比较资深的
EE
,那由于晚上都有设备值班,小问题都能够被处理掉,而大问题也没法处理,可以第二天白天来做。但如果是一群没有足够经验的
EE
,那么每个人都只能专精几种机台,结果就是遇到不熟悉的机台出问题,就只好
Call
人了。
EE
在
Fab
中待的时间要比
PE
长,有很多
routine
的工作,比如
PM
。
EE
的问题相对简单,妈的,机台出问题了我就修呗,修不好我就
Call Vendor
呗。你制造部不爽那你自己来修。
EE
有很多机会接触有毒的气体、辐射和化学药品,也容易遭受侵害。
Fab
里很多耸人
听闻传说中的主人公都是
EE
。
记住一条
Fab
的铁律,任何不明身份的液体都可以默认为是
HF
溶液,千万不要去胡乱摸。此外特别的区域会有特别的注意事项,各自要注意。
EE
主要和
PE
以及厂务(
FAC
)的弟兄打交道。不太会直接面对
PIE
这种
Module
比较讨厌的人物,也和
TD
的弟兄没有什么大的过节。由于是机台的使用者,
Vendor
会常常来和
EE
搞好关系,如果公司许可,可以有很多的饭局。酒量要锻炼。
EE
的工作很累,但并不很复杂,如果加入了一个不错的集体,也可以过的很快活。
硕士以及以上学历的弟兄一般不会有机会加入
EE
的行列,工科的本科
/
大专毕业生可以绰绰有余的胜任
EE
的工作。
EE
做久了如果没有什么兴趣可以想办法转去做
PE
,如果想赚钱,做
Vendor
也不错。
制程工程师,也就是工艺工程师,也就是
PE
。他们主要负责
Fab
中各类工艺参数和程式的设定。一个稳定的
Fab
必然需要大量资深的
PE
在。
PE
的工作状况
和
EE
不同,他们将面对多个部门的压力,
MFG
和
PIE
是
“
压迫
”PE
最多的两伙人。而
Q
的弟兄也会让
PE
非常痛苦,时常窜出来搞乱的
TD
工程师常常会把
PE
搞得抓狂。然后在
PE
和
EE
之间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这个事情究竟谁做?双方吵架的机会也是大把大把。
PE
和
Vendor
打交道的机会也比较多,无论是机台的
Vendor
还是
Material
的
Vendor
。熟悉之后,跳槽出去做
Vendor
的
PE
也
不少。通常而言,
EE
去做
Vendor
还是修机器,而
PE
常常会摇身一变成了
Sales
。许多出去买
Material
的
PE
现在富的流油(因为有提成),尤其以卖
CMP
研磨液的弟
兄为最好,卖靶材和光阻的就差了不少。
PE
也是需要在
Fab
里面常常待的,要
tuning
出好的程式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以
Diff
为例子,每个
run
都要以小时计算,无论是
uniformity
、
Defect
、
Quality
都需要被考量,而且最后还要得到
PIE
电性数据的
Support
。
Fab
里面出什么问题,
MFG
无法界定的时候,第一个通知的就是值班
PE
。
每当一个新的制程在开发的时候,无论是
PIE
主导还是
TD
主导,
PE
都累得像条狗一样,操劳过度,而且还要陪着笑脸向制造部的
Leader
借机台,一
不小心就付出请客喝水的代价。只有少数资深的
PE
敢于把
PIE
或者
TD
骂一顿然后罚他们自己去借机台的。许多
PRS
数据都需要切片,
PE
就只好在
FA Lab
陪伴切片的小妹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
尤其以
ETCH
的弟兄最为痛苦,当年的
liaoduan
他们就切片切的昏天黑地。最后怒了,就拿了把西瓜刀去
找
PIE
进行黑社会谈判,好不容易分了一部分活出去。
PE
要值夜班,
EE
值班的时候,如果机台没问题就可以眯段时间,反正半夜也没有老板在。但是机台没有问题不代表
Wafer
没有问题,实际上
Fab
中
Wafer
出的问题千奇百怪,匪夷所思。所以
PE
的值班手机从来就不会闲下来,在
Fab
中最忙的值班电话通常是
CMP
、
YE
和
PHOTO
的值班手机。
什么叫做痛苦,当你作为一个
PE
在
Fab
里接到
YE
的报警电话的时候就会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完了,今天的值班一定没好日子过了
……
PE
同样面对
Fab
中的不良环境,所以要注意身体,在有了小弟小妹之后就尽量少进
Fab
。
回头再讲讲
PIE
。表面上看起来,
PIE
要比
PE/EE
都快活,他们在
Fab
里工作的绝对时间要远少于
PE
和
EE
。对于
PE
来讲,
PIE
简直就是最可恶的
人之一,成天忽发奇想,给出奇奇怪怪的各项指令,然后还不停的来骚扰自己,要这样做,要那样做,简直像一大堆苍蝇。而且自己还不能像对待
TD
一样直截了当
的
say no
。然后还要看我的
SPC
,帮着
Q
这些人来
Review
自己,简直讨厌透了。
所以,半夜货出了问题,不管大小,
Call
人!把
PIE
这群鸟人
Call
起来上个厕所。
Module
的工程师只是负责一段的制程,而
PIE
需要对整个制程负责。很自然的,对于一个具体的制程来讲,
PIE
不可能比
PE
更为专业。但是
PIE
的位置决定了他必须要
“
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
,和
PHOTO
讨论
Shot Dependance
,和
ETCH
讨论
Loading Effect
,和
CMP
讨论
Down Force
,
……
结果导致所有的人都认为:妈的,
PIE
什么都不懂。有一些聪明的
PIE
就和
PHOTO
工程师讲
DIFF
,和
DIFF
工程师讲
ETCH
,和
ETCH
的讲
CMP
,
……
结果就是所有的人都对他肃然起敬。
其实,
PIE
和
PE
有强烈的依存关系,
PIE
面对的人更加多,也更加杂,一个好的
PIE
会保护和自己合作的
PE
,而一个差劲的
PIE
会在客户来发飚的
时候把
PE
推出去当替死鬼。
PIE
需要
PE
为自己的实验准备程式,调试机台,提供意见
……
没有
PE
的
Support
,
PIE
什么也不是。当年
SMIC
一厂
著名的
Marvin
、
Jing
和
Cathy
小姐开发
0.15um Utrla Low PowerSRAM
的时候,就是由于
IMP
的失误,导致近一年的开发
时间被浪费了。
Marvin
、
Jing
和
Cathy
每次提到这段血泪史无不扼腕叹息
——
当年付出的努力:无数次的夜班,电性分析,切片
FA
,
Split Run
,
……
通通付诸东流。
PIE
唯一还算的上专业的,就是
WAT
电性,一个好的
PIE
需要对电性的结果非常敏感。
各位所有想要做,或者正要做
PIE
的朋友,请记住一条
PIE
的铁律:
“
永远不要乱改东西。
”
只要你记住了这一句话,你就没有白花时间看这段文字。
做
Lot Owner
是件痛苦的事情,因为这一批货色的成败死活都会和你挂钩,如果是很重要的货,那么晚上被
Call
几乎是一定的。有时候你还得半夜等货做实验。说
起做实验,就会涉及到
Run Card
,这是让制造部帮助你不按照正常流程来做实验的东东。开的
Run Card
越多,制造部就会越恨你。当年的
Jamin
以
2
年半超过
1000
张
Run Card
成为
MFG
第一
“
公敌
”
。其实像
PIE
每个人的
Run Card
数目都不少,数百张都是很正常的。
PIE
会直接面对客户。合理帮助你的客户,没准下一份轻松写意收入好的工作你可以在他们那里找到,而且还可以回来
Review Fab
。
做的无聊了,
PIE
可以转
PDE/TD/CE
等职位,也可以跳槽去做
Foundry Manager
,转行做
Design
的也有,去
Vendor
那里的机会比较少。
关于
PDE
这是产品工程处的职位。主要的工作是帮助
Fab
找到
Yield Loss
的主要方面,帮助
Fab
提高
Yield
。写
Report
是
PDE
最常做的事情。
PDE
需要有
EFA
和
PFA
的基本功底,要有对电性等各类数据高度的敏感。好的
PDE
需要在
Integration
先锻炼过一段时间,熟悉
Flow
和
Fab
的环境。
Memory
的
PDE
相对好做,利用电性的方法,可以比较容易的定位到
Fail Point
,再做
FA
分析。难点在找到问题之后
PIE
的
Yield Improve
,但这个是以
PIE
为主去做的。
而
Logic
的
PDE
比较困难,如果遇到不讲理的
PIE
,压力就很大。
Logic
产品
Yield
上不去,原则上
PIE
只要一句:
Product
给点方
向。就可以闪人了,痛苦的是
PDE
。好在绝大
多数
PIE
会负责到底,但这又带来一个问题。就是
PDE
会被
“
架空
”
或者干脆成为了
PIE
切片的小弟。
做
PDE
一定要积极,同时要和
PIE
保持良好的关系,
PDE
和
PIE
只有紧密合作,才能把产品弄好。而且当
PDE
不得不面对
Module
工程师的时候,记得找个
PIE
帮你,在
Fab
里,他说话比
PDE
管用。
PDE
要面对客户,记住最重要的一点:在没有和
PIE
确认之前,不要对客户乱说话。
不然害惨
PIE
也害惨
PDE
自己。
如果将来不想做
PDE
了,可以转行做封装测试,转行做
Design
,或者
Foundry manager
,或者
foundry
内部的
CE
,
PIE
,
TD
等都可以。
一只秒表走天下的
IE
工业企划处的
IE
可以算是
Foundry
中的一个异类,做好了可以直取管理的精髓,做不好,就被无数的
PE/EE
甚至
MFG
看不起。
小时候一定都读过华罗庚老先生的《统筹管理》一文(初中课本有记载),
IE
做的工作就和这个有关系。
Fab
是一个异常复杂的流水线,一片
Wa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