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算法系列的第二篇。
第一篇在这里
。
顺便,
我推荐你把这篇也看了
。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人皆生而平等。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最早将这句话用于《独立宣言》中。后期被许多政要引用。本杰明·富兰克林最终定义了这句话的终极形态。
它很早就被种到了我的大脑里,最终形成了我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的底层价值观。
直到前几年,我才发现这句话是错的。
至少是片面的。
在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声明中,它是这么定义的:
人生而自由,且在尊严和权利面前平等。
缩小了范围。即便如此,它仍然只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每个人的起点和出身都不一样。
打小我的身体不好。引体向上对我来说难如登天,右耳弱听。从小没有接受过正确的英语教育……
那时的英语老师很奇葩。英语课,让课代表放磁带录音给我们,自己跑出去跳舞。被班主任告到教务处之后,接下来的一堂英语课,被她活生生改成了国民素质教育。那应该是我中学时代上过的最生动的一堂“思想政治课”。
那时,学校还有个“油”老师。具体教什么忘了。之所以叫油老师,是因为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的门口炸油条,除了上课。
……
我对北大清华并不感冒,但那也只是后来的事。抛开资质不说,以我从小接受的教育,考取北大清华,绝无可能。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花费数年时间,仅仅是为了获取一个北京户口的原因。
我在21岁才看到真正的大海……
穷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穷真的会限制你认知世界的机会。
后来能有机会去北大旁听,实在是因为我在冲动和不要脸的双重促动下,走出了自己原有的认知边界。现在回想起来,我在北大到底学到了什么?具体的知识早就忘记了。
留下的两个,让我终生受益:
一个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个是自我学习的能力。
我具有极强的自学能力。
甚于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我看来,
没有大量的认知输入,很难做到独立思考
。
这要感谢我的父母。
从小帮助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直到现在我仍然保留着自己读书,而不是听他人读书的“好习惯”。
读一本好书,
尤其是那些能给你带来思考的好书,
都是一次操作系统算法的再升级。
这样的事怎么可以交给别人去做呢?
那些有产品思维和没有产品思维的人,
知道第一性原理和不知道第一性原理的人,
掌握了引导技巧和没有掌握引导技巧的人,
在遇到问题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算法会一样吗?
所以,我们凭什么认为那些拥有良好阅读习惯,一直努力获取新知的人,和那些不学无术的人是平等的?!
人和人是不平等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差距会越来越大。
即便是学习,差距也很大。
时间就那么多,学什么很重要。
在Google工作十年,和在收费站工作十年,结果能一样么?
保罗.格雷厄姆给年轻人的建议是,
可是什么样的知识才有用呢?
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
如果仅限于商业应用或者职业规划,我倒是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参考。
还记得那个用来
提升商业嗅觉的认知三角形
么,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写过。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人性、趋势、认知。
产品也好,服务也好,归根结底是做给人用的。所以
了解人性是一个必须掌握的知识。学习一些人类学和行为经济学之类的知识很有必要。
再比如影响趋势的三个重要变革:技术变革、经济变革、人口结构变革。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带来新的商业红利。那么一旦出现一个新的技术,不管你赞不赞同,反不反对,都应该花费一些时间去了解。
认知也是如此。
前两天和朋友聊天,他对区块链儿很排斥,罗列了各种没必要学习区块链的理由。我和他说:“我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但是我知道,一旦基于自己的认知或者偏见做出选择,那就要做好错失良机的准备”。
不管愿不愿意,赞不赞同,我们都必须花一些时间去了解那些正在发生的新鲜事。
不能只学习那些领域内的知识,那只是整个产业链的一部分。你必须了解一些产品设计的底层原理,一些可以把产品销售出去的运营手法,一些文案的技巧,与人怎么沟通等等。
你想干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都需要哪些技能?考虑整个商业链条,倒推回来,你就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了。
这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乎自己的未来,千万不要让别人帮你做选择。你可以向他人请教产品或者相关领域的知识,甚至是建议。
但一定不要
将自己人生的遥控器放在他人的手里。
学习也是一样。
我认识很多热爱学习的人。
读书,上课。乐此不疲。
知识非常渊博,我说点啥TA都知道。
就是挣不到钱。
这类人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不是抱怨没有机会,就是把什么都当机会。总想憋个大的,一鸣惊人,改变世界。
和这类人交往的时候。哪怕是我的同行,我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包括很多小细节和底层算法都是如此。
反正他也做不到。
我知道这很打击人。
可事实就是这样,你知道,但是你做不到。
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学习。
我不能说它完全没有价值,
即便有,价值也有限。
不管你多么用功,最终成绩都会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即便你不那么看重成绩,也是如此)。不管你多么努力的工作,最终产生的价值才是你升职加薪的依据。不管你了解多少产品和运营的知识,最终衡量的方法还是销量。
输入非常重要,但输出更重要。
事实上,我家每周都会扔掉一些过期或者变质的食材(输入)。购买了很多,但却用不上。实在是浪费。
避免浪费的方法是,在购买的时候就想清楚,用在什么地方?怎么用?最好买完就用。
尽可能缩短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