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毒舌电影
坚持原创,只说真话——信毒Sir,有好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张小北  ·  -20240915144705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毒舌电影

一美你演得再美,这次也白瞎

毒舌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4-02 22:42

正文

最近大家都兴奋地到处找《分裂》汁源,Sir也看了。


坦白讲,很失望。


之前因为詹姆斯·麦卡沃伊(一美)一个演八个的神演技,让Sir对《分裂》期望颇高。


一个演八个,神演技啊神演技


烂番茄新鲜度75%,豆瓣7.3,IMDb7.4。但Sir撸完最新资源,撑死给6分,全给一美的演技。



P.S.以下内容有剧透


故事很简单,三个女高中生,被多重人格患者凯文(詹姆斯·麦卡沃伊 饰)绑架到动物园的地下室。


她们必须想办法完成密室逃脱。



在狭小空间内营造恐怖氛围,是惊悚悬疑类型片导演M·奈特·沙马兰最拿手的,Sir现在都忘不了他封神之作《第六感》带来的颤栗。


希区柯克说,制造悬疑的关键在于,告诉观众桌子底下有颗炸弹,但是不告诉他们炸弹什么时候爆炸。


《第六感》成功实践了这条法则——


小男孩柯尔向心理医生麦克透露,自己可以看到死去的人,当他们出现的时候,周围的温度会降低。


医生不相信,但观众都猜到了,接下来一定会出现死人。


果然,柯尔嘴里呵出冷气,小狗似乎受到了惊吓跑开。



镜头摇晃,黑灯,柯尔吓到钻进之前搭建的红色小帐篷。


片刻宁静之后,头顶帐篷上的夹子被一个个解开,就当所有人都以为有恐怖的东西要钻进来时……



——哗的一声,死人居然就在正对面。



没想到,拍出过《第六感》的悬疑高手,到了《分裂》居然忘招了。


烂番茄影评人评价:


沙马兰当然知道什么是悬疑,但很显然,他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制造悬疑。



一美把三个女孩子关到地下室之后,便开始不断重复开门关门,每一次换一个人格。



两个女孩试图逃脱,还没跑出几米,就很轻而易举地被一美抓回去,然后被扔进另外两个房间。


然后,她们就没了戏份,成了死跑龙套的……


剩下的一个,我们的女主角。开始的前十分钟,她还是智商在线的。


有求生技能,镜头不断闪回,强调她学过狩猎会开枪;理智冷静,知道可以用撒尿的方式避免性侵,帮助其中的女孩躲过了一劫。


结果呢?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她完全辜负了“智商在线”的人设,一次次错过反杀、自救的机会,看得人真是捉急。



《分裂》拍成这个样子,白瞎了好素材。


这部电影灵感来自真人真事。


有一位叫比利·密里根的多重人格分裂症患者,他于1977年10月抢劫并强奸了俄亥俄州立大学校园里的三个女性,案发现场有他的指纹,受害人也当场指认。


证据确凿,很快警察就抓住了比利·密里根,就在他要以抢劫罪、绑架罪、强奸罪起诉时——


故事开始反转了。


比利(右)在法庭上


因为法官发现,案情有点奇怪。


虽然指纹只有他一个人的,但三个受害者的描述并不一致。有人说罪犯一嘴德国口音,有人说他操着一口满是脏字的纽约口音。比利本人也坚称自己无罪。


而且警方还发现一件诡异的事,比利的神情、口音、步态、坐姿,经常像是完全变了个人。


律师怀疑他是人格分裂,于是法庭指派了一位叫 Willis C. Driscoll 的博士对比利进行心理测试。


结果证明,比利不仅患有人格分裂症,还分裂了很多重。


这下好了,律师辩护时以“比利犯罪时神志不清,不能控制自己”为理由,并传召了四个精神病医生、一个心理学家上庭作证。法庭最终接纳了这个辩护,裁定比利无罪,但他必须强制接受精神疾病的治疗。


一开始,医生们发现他有10个人格。但在后续治疗过程中,大卫·考尔医生发现他的人格不是10个,而是——24个!


包括:自杀者、核心人格“比利”;爱画画的8岁男孩“大卫”;19岁的女同性恋“阿达拉娜”;暴力倾向、体重210磅的南斯拉夫人里根……有好人,也有坏人。



拥有心理学背景的作家丹尼尔·凯斯将他的故事写成了传记式小说《24个比利》,沙马兰《分裂》的灵感正来源于此。


同样被浪费掉的,还有一美的神演技。


剧情设定是24重人格的一美,在电影中出演了8个主要的人格,但真正表现出来让人印象深刻的,只有4个


年龄只有9岁的男孩海德威(Hedwig),淘气天真。



帕特丽夏(Patricia)女士,温柔端庄,又美又妩媚。



绑架三个少女的丹尼斯(Dennis),暴躁、强势、强迫症。



还有能够与心理医生正常沟通交流的巴里(Barry),外向的设计师。



其他的人格,要么存在于不署名的邮件中,要么出现在视频日记里。


而且可惜的是,不同人格之间,勾连较弱,正面“对战”不多。


一美做的,只是单纯的变脸换人格秀演技。



同样受24个比利故事启发的《致命ID》,刻画出了11重人格,每一个都个性鲜明。


旅馆老板心术不正,自女明星来的那一刻起便盯着她的钱包;父亲怯懦,畏畏缩缩,没有主见,妻子被车撞了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男朋友花心,刚和女友结婚,看到其他的女性就会想要去勾搭,女友胆小;妓女想要从良;警察则是比利理想中的人格,富有正义,从头到尾都在帮助别人……


“他们”之间,经历了从相互怀疑、厮杀、到沟通互助的过程。


Sir最难忘的一个地方是——


麦肯一直以为自己就是那位警察人格艾德,英俊、富有正义、乐于助人、受人信赖,但医生用镜子让多重人格患者麦肯看到自己真实的面目,了解到之前他所经历的一切不过是人格在大脑中打架。


看到镜子的那一刻,他脸上满是痛苦,别过头去,不忍接受这样的事实。


在《分裂》中,没有这种挣扎,比如在巴里与贾德之间,一美只是停顿了一秒,心态便从寻死模式切换到求生模式。



好的悬疑惊悚片,还不止于恐惧和猎奇。


《致命ID》中的妓女形象,代表了母亲。


麦肯想要成为的警察人格,帮助她逃离了旅馆,让她有机会开始崭新的生活,在阳光下拥有一大片橘子园。


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小男孩人格并没有放过她,追到农庄,用铁钩一边敲打一边叫嚷:妓女没有第二次机会。



由此可见,麦肯的童年创伤是有多深。


他的内心有两股力量在相互撕扯,一个想要原谅,另一个却想要报复。


《致命ID》让所有外在的异常行为,最终回归到关于性格与命运的合理解释上。


而《分裂》的导演沙马兰似乎陷入了某种狂热的自我异想世界,热衷于构建种种变态人格的奇观,却忘了给这一切加上扎实、可信的根基。


比如《分裂》中匪夷所思的是,心理疾病居然进化出了超能力。


一美体内出现了“兽格”,消灭了其他所有人格,他能够像野兽一样攀爬,成为刀枪不入的超人。



对此,沙马兰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颇为满意自己的“神转折”——


结尾布鲁斯的出现,是为了和上一部《不死劫》中的超能力联系起来,这样的一个结尾,是为了构造一个类似超级英雄的宇宙,有计划拍第三部续集。


真的,导演,快醒醒。


你都把自己搞丢了,你知道不知道。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片的,百度搜“《分裂》+BT天堂”就有汁源


编辑助理:汉尼拔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