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ank资管
专注银行资管(理财),关注泛资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参考报  ·  夜读 | 人生的高度,是自信撑起来的 ·  2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这是杠杆原理? 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微博视频 ... ·  2 天前  
首席商业评论  ·  阿里再上春晚,B站首秀,小红书二度联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ank资管

监管严查 四大行大手笔转让不良

Bank资管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22 12:15

正文

除了面临监管的压力,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银行的资金较为紧张,对外转让不良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为了回笼一部分资金。“并且这些资产是已出表资产,所以反映在报表上是处置收益的增加。”


原标题:监管严查非真实出表 四大行大手笔转让不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李玉敏 北京报道 


进入6月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改往日对不良资产的“惜售”情结,主动对外大量转让不良资产,仅近日转让的债权本息就超过6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和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近期均出现了数百亿的不良资产对外转让。比如,北金所专门为农行旗下子公司信恩润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信恩润实”)的不良资产进行推介,共涉及185户债权,债权本息高达159亿元。

一位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除了在金交所公开挂牌转让,四大行近期也通过总对总的招标方式转让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包,大部分资产包都比较大,主要买方是信达和华融。

一家AMC人士表示:“这些可能是银行转到表外隐匿起来的资产,最近开始大规模对外真实转让,主要源于监管的压力。在监管部门的检查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不良的真实性检查,6月中旬是原定的自查报告上报时间点。”

今年5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以《四大行不良资产处置新玩法:与AMC成立合资公司持有表外不良》为题,独家报道了工农中建四大行均通过旗下香港子公司下属的孙公司等多重股权关系,与华融、信达、长城合资设立了合资公司,并通过这四家合资公司大量持有本行的不良资产。

近期转让受托资产超600亿


北金所近日发布的消息显示,信恩润实公司的185户债权资产对外招商,资产涉及中国农业银行13省14家一级分行,债权本息共计159亿元。信恩润实农行旗下的、与信达资产合资成立的子公司,其主要业务是持有农行的表外不良资产。

此外,建设银行和长城资产成立的合资公司长融金诺(北京)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长融金诺”)和华融汇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融汇通”)也在北金所和天金所转让不良资产,并注明为“受托资产”。

其中,长融金诺在北金所挂牌的“潮州市华山实业有限公司等93户债权资产(受托资产GD2017-1包)”规模为10.91亿元,转让底价为3.33亿元。华融汇通的广东智力宝食品有限公司等43户债权资产(受托资产GD2017-2包)本息高达44.36亿元,转让底价为18.5亿元。还有建信信托的受托资产广州市泰禹贸易有限公司等23户债权资产也在转让,本息为5.36亿元,转让底价2.02亿元 。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通常受托资产是指AMC或AMC与银行的合资公司代银行持有的不良资产。运作方式是,银行将不良资产“总对总”卖给AMC,四大AMC代为持有或再按照约定将资产转让给合资公司,然后名义上的不良资产持有者再委托资产来源的银行进行处置。

天金所此前发布的一份建行内蒙古分行的受托资产转让公告显示,该资产的债权人共有57户企业,其中华融汇通拥有13户企业债权,长融金诺拥有44户企业债权。

6月2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也发布了“某银行17个省市共计828户债权资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这些资产均来自于建设银行,大部分是此前出表的资产。目前正在转让的不良资产本息共计276.7亿元,其中本金239.2亿元,利息37.5亿元。

一家地方AMC人士王先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这些资产应该是前期出表之后,后续又找到新买家。我之前经手过几笔这样的,但规模都不大。现在有可能是找到大户了,好多大集团都开始买进不良资产,之前听说一个公司把一家大型股份行的大批不良一次性买断了。”

王先生认为,目前银行出表的资产再转让,一般都通过交易所这种方式来转让,这样的公开转让方式,可规避道德和职业风险。

不过也有其他AMC人士表示,除了公开的交易所挂牌,工行和建行总行也通过向四大AMC和地方AMC定向招标的方式,转让了大量的不良。6月14日,建行通过招标的方式公开转让了近160亿元不良资产,其中的一半以上由信达中标,其余的40%被华融买走,另外两家地方AMC仅拿到10亿元。

监管严查违规非真实转让资产


多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人士均表示,目前四大行集中对外大规模转让不良资产并非偶然,更多的是迫于监管的压力,特别是4月份以后开启的“三三四”检查。其中银监会的多个文件要求,加强对银行不良的真实性核查,原来非真实出表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如果不及时卖掉转为真实出售,或将面临监管处罚。

银监会出台的《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文)中明确指出,监管部门要重点治理“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通过各种手段隐匿或转移不良贷款”的行为。

银监会于3月28日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业“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即“三违反”专项治理中再次表示,重点治理银行违规通过“搭桥”等手段藏匿不良贷款,违规通过相互代持、安排显性或隐性回购条款转移至表外等方式转移不良贷款等。

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要点中再次重申,将检查银行是否存在通过各类资管计划(包括券商、基金、信托、保险、期货等)违规转让等方式实现不良资产非洁净出表或虚假出表,人为调节监管指标。

由于目前的“三三四”检查尚处于银行自查阶段,下一步还有监管检查和发现问题后有相应的监管措施,因此监管部门“三令五申”的不良非真实出表行为将会受到限制,前期一些出表的资产也会继续转让。

“还有大量挂在四大AMC账面的资产,也在等待再次转让。因为银行前几年的出表方式比较简单粗放,直接转给四大AMC,后来逐渐才转变为转给合资公司等其他出表方式。”前述地方AMC人士王先生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咨询北金所,北金所人士表示,信恩润实等公司的招商资产目前是第一批,不排除后续还会有第二或第三批。

除了面临监管的压力,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银行的资金较为紧张,对外转让不良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为了回笼一部分资金。“并且这些资产是已出表资产,所以反映在报表上是处置收益的增加。”

他表示,这些资产大多数是在2015、2016年出表的,当时的价格比较低,就4毛(即债权总额的40%)左右,而今年整个市场的价格提高了,可能达到4毛5(债权总额的45%)甚至更高,现在转让价格高了,银行还能赚到钱,实现了以时间换空间。

以建行近期对外转让的资产包为例,信达中标的平均折扣率约为47%,其中部分资产包单价甚至高达60%,华融中标的评级资产折扣率为43%左右,还有浙江一家地方AMC中标的资产价格甚至高达71%。(编辑:马春园,邮箱:[email protected]


延伸阅读——
真觉得银行不良资产压力已经过去了吗?图样图森破!


来源:愉见财经(ID:fish-finance)记者 夏心愉 发布时间:2017-05-16

遇到个跟我一样跑银行业的记者同行,说要大赞一篇稿,说一说这银行们本轮背负了3、4年的不良资产压力过去啦。我悄悄跟他说,你可别犯傻,别他们宣传什么你就轻信什么。

(当然如果谈单个机构,那的确是有一些案例,但如果说行业整体情况,现在说乐观,为时尚早。)

他很不解,当场摔了一个数据到我面前,权威威金光闪闪刚出炉的银监会官方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速持续放缓,不良率稳在了去年末的1.74%上,而去年末的这个1.74%,就已经比去年三季度末的1.76%下降了。

他朝我“嗯哼”,事实胜于雄辩吧。

好,既然要看数字看事实,那今天的“愉见财经”我们不妨再多看三个吧。

PART A:

第一个数字,全银行业的我看不到,但我可以看16家上市银行的财报。去年仅第四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不良核销就有1972亿。去年一整年,16家银行使用拨备核销将近6000亿,比上年增加了超过1000亿。

这是个什么概念?今年一季度末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总共也不过就差不多12000亿元。

这里说的还只是核销一个指标。还不包括债转股之类的新型处置方式,那里不还有一批“要死不死”的贷款被转走了么。银行开始债转股和被批的节奏不统一,没法直接加总出一个数据,但也不妨散点地看看,比如本轮债转股里做得最早的建行,债转股规模已经有3000亿了,农行债转股签订的规模(就是将要转的)也有700亿了,另外还有20多个债转股项目在洽谈中。

所以单看不良率的数据,是下去了。但这背后,是银行拿出利润来处置的呀。假设处置的油门不踩得那么猛,那大家拿着上头的那些数据算算,现在的不良率到底是多少。

第二个数字,是2016 年末,关注类贷款迁徙率:34.94%。这个数字是近年来的一个最高点。关注类贷款迁徙,也就是五级分类里头,原本暂时在“关注类”里躲一躲还没有跌到后三类不良部类里头去的贷款,现在要逐渐往不良里去了。

第三个数字,是类似的,上市银行“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之间的差额,我看到交行金融研究中心出了一个计算数据,去年末这个差额是5305亿。而且注意,逾期贷款的增加速度还在高于不良贷款增加的速度。

说得文绉绉、隐晦一点,就是不良风险还没完全暴露呢;说得再清楚一点,就是还有暂时被归在别的类里的贷款其实已经不行了,正在大堆大堆“有组织”、“有计划”地往后三类里跌呢。控制着节奏在让报表数据显得稳定的同时,还得“出清”啊,所谓出来混,欠的总要还。

再说个大白话。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某大行银行分行分管风险条线的副行长跟我说的。他说,有那么些贷款,欠钱的企业其实早就没有正常经营、也没有还款来源了,但是呢,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已经没有救回来的可能,但还是要插个氧气管、做个心脏起博,让他就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也暂时不死。

就像这贷款呢,暂时还用借新还旧等种种办法,甚至是所谓的“利息本金化”,就是欠钱的已经惨到连利息都不可能还了,于是“借新”的时候,还要把你接下去按季度要还的利息都再算到本金里先借给你。

所以就是:麻烦你用我新借给你的钱,大头先还了你上一期的贷款本金,小头再用来还利息,这样你一季度末、半年末、三季度末,你还能用我的钱表面上看来还了利息。拖到了明年贷款到期,我再“利息本金化”借你下下年的贷款呗。

于是,这个其实早就半死不活的企业贷款,当然就不在不良贷款里头了。

OK,所以你看到那些金融专家们偶尔会来一句“风险尚未完全暴露”。我只是告诉了你这句话背后的大白话。

PART B:

不过,倒是也不用太悲观,好歹有一个愉记也认同的好看数据,那就是银行们的一季度末拨备覆盖率,由去年底的176.4%上升到了178.8%,贷款拨备率也增加了0.03个百分点到3.11%。他们还有本事把拨备覆盖留到这个相对而言还算比较高的位子,就说明他们的“力气”还没用完,利润调节留存子弹还没完全打完。后面继续出清毒资产,也还有风险抵补能力。

但说完这句“喜”,我又想反过头来再补一句“忧”了。

银行们最喜欢的解决问题环境,是在快速发展中,是在持续奔跑中:新规模快速起来、分母做大分子自然变小;新利润快速进来,有钱了不良也敢敢核销啊,用于拨备的财务资源源源不断;老不良核销掉了,那些不知道躲在报表哪里的“插氧气管”贷款也可以拔管了,这样报表数据就持续稳定好看呀。

但是,最近的情况,让他们的持续奔跑,有点累啊。

央行MPA考核一来,本来还有点办法为了逃避资本约束而躲到表外理财去的规模扩张,现在也一样穿上了件透不过气的紧身衣。

哎那好吧,存量被你捏住了那我搞流量吧。好比,我大力资产证券化啊我ABS好了我再流转啊。突然“三套利”又被看住了,同业理财监管又趋严了,上个月银登中心的哥们还来我们这欢迎大家去“非标转标”这个月这哥们的脸色就有点暧昧了,递上去的CASE也被拖延了(摊手、无奈脸)。

“愉见财经”那些个小银行的高管朋友,最近日子真不好过。往前看,靠以前这种表外大扩张的方式,跑不大动了,大家都在看风头呢,看这“三套利”最后银监到底查得多严多死;往后看,尾巴后面有即将暴露的不良来追。

要说传统业务,存存贷贷的呢,算了,大家去看看息差数据吧。招行这种零售底子好、托管业务量又大、低息资金不愁的主儿先撇开去不谈,就说行业整体情况吧,大部分银行息差相比过往都不容乐观。行业来看2.03%,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

息差不行,规模又被MPA了,资本约束也从来都在,这在奔跑中解决问题,看来也快不了。

总而言之吧,虽然情况没那么糟,但是要现在就说一句大话,银行的不良资产压力已经过去啦、情况都明朗啦向好啦,那也只是盲人摸象只看一隅的乐观。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Bank资管》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和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交流、合作、投稿等事项请添加小编个人微信号:bankziguan02,或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添加(添加请备注机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