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作为新晋流量王者,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大厂都想分一杯羹。内容属性更强的公司如抖音集团、快手、腾讯、阅文集团等,都希望通过内部赛马率先取得突破。
最典型的是抖音集团。据Tech星球统计,抖音集团至少有四支力量参与短剧业务,分别是文娱部门、剪映和商业化部门、以及独立产品皮皮虾,它们在级别上持平。
对外发声最多的是抖音集团文娱部门。这是抖音在去年成立的新部门,负责人为原巨量引擎营销副总裁陈都烨,而短剧业务隶属于该部门,负责人为王晨。
文娱部门最近正在大力招募技术人才,他们希望在AI短剧上有所突破。抖音官网显示,岗位涵盖抖音系及小程序各端、各场景,除了现有全栈、跨端、工程化方向,其官网的招聘信息显示,文娱部门正在大力探索基于AI的解决方案,包括AI短剧,以及AI托管运营、AI工程化等,团队位于北京和深圳两地。
盯上短剧的还有字节旗下的搞笑社区皮皮虾。今年4月,皮皮虾推出独立的短剧APP“皮皮虾lite版”,主打免费模式。
根据七麦数据显示,“皮皮虾lite版”在安卓端的累计总下载量已突破1420万次,近30天的日均下载量达到14万余次。Tech星球还了解到,皮皮虾内部或还在开发一款新短剧产品,名为“橙子看看”,具体上线时间未知。
商业化部门作为抖音的现金流业务,旗下巨量引擎正在探索多款互动IAP(In-App Purchase,应用内用户付费)小程序业务,这些业务主要以互动短剧小程序的形式呈现。
不过,在今年6月12日,旗下的泡泡心选、爪爪心选、果冻心选等互动短剧业务相继关停。知情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字节打造的互动剧业务矩阵,虽然目前出现一些波折,但面对这块市场诱惑,未来仍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作为一款剪辑工具,剪映也参与到短剧的试水中。7月8日,抖音上线了首部AI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该剧由博纳影业出品,抖音联合出品。
Tech星球了解到,在这部AI短剧中,抖音旗下的剪映成为了重要的参与方,不仅成为该AI短剧在抖音APP内的联合播放方,而且旗下的即梦AI(AI创作平台)对该剧提供AI技术支持。
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或许更适合短剧这样新兴业务的探索。
快手也不谋而合,目前有两支力量并驾齐驱,参与探索短剧。
对外发声最多的是快手星芒短剧,该业务隶属于快手文娱部门。它的前身是快手娱乐。2023年底,快手组织架构大调整,快手娱乐就此更名为快手文娱。
快手文娱业务部剧情业务此前经历过一番调整,目前短剧业务由业务部负责人陈弋弋亲抓。而其中承载着精品短剧打造,及外部品牌定制的厂牌“星芒短剧”由王海月负责,向陈弋弋汇报。
目前,快手有几大类业务与短剧相关:广告IAA付费短剧(In-App Advertisement,应用内广告变现)、星芒短剧、投流短剧、独立短剧App“喜番”,以及其他类短剧。
其中,陈弋弋团队负责星芒短剧、IAA付费短剧及其他类短剧,职能包括面向B端招商的制片人在内,差不多百人左右规模,承担建设快手短剧生态的作用。外部付费短剧投流业务、独立短剧App“喜番”组织架构上皆隶属于商业化部门,喜番团队为商业化部门新成立的团队,规模在10人左右。
除了抖音、快手,腾讯系在短剧赛道也颇为积极。
微信是一张明牌。微信事业群的搜索部门,在今年初,于微信搜一搜内上线短剧专区,用户可以直接查看,这意味着短剧在微信内有了专属的流量入口。
此外,腾讯视频联合QQ短视频、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发起短剧招募计划,旨在通过流量激励、收益激励等措施拉拢专业创作者。目前,QQ短视频已经有多个浏览量过亿、作品超10万的短剧话题。
阅文集团的短剧平台“奇迹短剧”也已获得工信部备案,目前正处于内部测试阶段。另一付费模式的“子诗短剧”小程序已经上线抖音APP。腾讯音乐旗下的QQ音乐,则在去年的12.0大版本中将业务外拓,首次增加“短剧”功能。
短剧依然高歌猛进,各路玩家都想占得一席之地,甚至包括拼多多、淘宝、百度这些看起来和内容行业没有强关联的企业,也在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