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主导440亿美元收购
世界第三大种子公司——瑞士先正达
,"中国并购王”中国化工集团前董事长任建新,退休六年后被查。
5月1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监察组、浙江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
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建新,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兴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1958年1月,
任建新
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祖籍河北冀县,1974年6月参加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蓝星化学清洗总公司创始人,曾任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18年6月退休。
同时被查的杨兴强曾两度出任任建新助理。
中国化工集团的前身要追溯至1984年创立的蓝星清洗公司。
1984年,时年26岁的任建新正在化工部兰州化学机械研究院做团委书记。他联合7名共青团员一起注册了一个公司——蓝星清洗公司,并买下“lan-5”的酸洗技术专利,挂靠在兰州化学机械研究院名下。
任建新抵押全部身家换来1万元启动资金,开始了“创业”的道路。
随后,蓝星飞速发展,并将技术推向了全国,迅速占有了国内工业清洗市场90%的份额,硬把日、德对手挤出了中国市场。
1995年,在化工部领导的支持下,蓝
星将总部从兰州搬到
北
京,
成为原
化工部直管五大公司之外的第六大公司。同年,蓝星整合了原化工部下属的星火化工厂,从而拥有了国内首个万吨级有机硅生产线,进入化工新材料领域,后续又兼并南通合成材料厂、无锡石化总厂等一系列化工部属企业。
任建新先后完成了很多困难国有企业的改造,天津石化、黑石化、哈石化、济南裕兴、济南石化、沈阳化工、连云港设计研究院等先后被蓝星兼并重组。2000年,蓝星作为昊华的子公司一同进入国家企业工委,一年后,蓝星独立出来进入中央企业工委,2002年,蓝星成为国资委管理的18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
蓝
星实现了“三级跳”。
2004年,蓝星谋求和化工部下属的昊华、华神两大集团合并。
此后任建新开始计划组建一个继中石油、中石化之后的第三大石油化工新贵“中国化工集团”。
后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了中国化工集团,蓝星成为中国化工下属专业公司,而他本人在中国化工行业里并购王的地位也从此确立。据称,中国化工集团和其他中央企业很不一样,中国化工的管理风格、企业文化更像一个民营企业。
2004年,中国化工集团成立后,任建新将其眼光主要放在了国外的市场上,也一直是用国际化的方式来运营公司。
任建新将中国化工旗下百余家企业重整成六大业务板块,生产从基础化工品到农化以及有机硅等各种产品。
他实施的最重大战略布局是通过并购,推动中国化工走向国际市场,几乎所有的海外并购均是该行业在全球或该国的前几名,并且所涉领域极广,几乎少有重复。
2006年,
任建新完成了3项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所收购的企业都是业内翘楚。1月,蓝星集团4亿欧元收购了全球第二大蛋氨酸生产企业
法国安迪苏
(Adisseo)集团100%股权;4月,蓝星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的聚乙烯生产商
凯诺斯
(Qenos)公司;10月,蓝星与
法国罗地亚
(Rhodia)集团在北京签署了全资收购后者有机硅及硫化物业务项目的协议。
凭此次收购,蓝星集团成为世界第三大有机硅单体制造商。
2015年3月,中国化工以71亿欧元(约合476.21亿元)购入轮胎公司百年老字号、
全球第五大轮胎制造商
倍耐力
(Pirelli)股份,取代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成为控股股东。
2016年2月3日,中国化工宣布将以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世界第三大种子公司——瑞士先正达,
打破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外并购的最高记录
。
自此,形成了北美(陶氏、杜邦)、欧盟(拜耳、孟山都)和中国(中化、先正达)
三足鼎立的农化竞争新格局。
因为一系列成功的并购案例,英国《金融时
报》曾给了任建新“中国并购王”的名号。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