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的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随着建筑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也在建设项目各方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随着建设行业这几年对于BIM技术的推广和广泛应用,BIM技术应用成为施工必不可少一门技术,
被越来越多的建筑人熟知,大有”烂大街“之意。当然,这个”烂大街“在这里不具贬义。这个几乎人人可以轻松口述”烂大街“ 的技能,你掌握了多少?
BIM技术时代的到来,
将信息快速整合、高仿真、虚拟漫游。
很大程度少缩短了我们的工期时间,节省了时间成本,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材料的耗损。
在二维图纸时代,建筑、结构、机电等各个专业的设计相互独立,缺乏有效、精准的协调与互动,是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高程控制不如意、动线走向不优化的最直接根源。
而BIM将整个设计整合到一个共享的建筑模型空间中,结构与设备、设备与管线间的空间关系三维可视化,工程师们以
超越实际现场查看
的方式。
在
高仿真的三维模型中任意视角查看、巡游、模拟并尝试现实中的各种方案,以准确地寻找到最佳的高程控制、空间共享及最合理的动线安排,并最终整合成一个最优化的综合设计方案。
机电工程项目深化设计分为
专业工程深化设计
和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深化设计
,专业工程深化设计是在确定设备供应商、设备品牌后,由专业施工单位按原设计的技术要求进行二次设计,完成最后的施工图;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深化设计是根据工程实际将各专业管线设备在图纸上通过计算机进行图纸上的预装配,将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将返工率降低到零点的技术;
其中,
管线综合设计是核心!
项目管路管线数量庞大、走向错综复杂,各专业管路管线堆叠,碰撞繁多,用传统的CAD二维叠图方法,很多碰撞问题无法规避,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在3D可视化环境下分区分部位确定各专业管路管线的标高和走向,成功解决所有碰撞问题。返工被提前避免了返工的情况,
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工期,减少材料耗损,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成本。
在运用BIM技术后,绘制好机电系统的模型,接下来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让软件自动完成复杂的计算工作。模型如有变化,计算结果也会关联更新,从而为设备参数的选型提供正确的依据。BIM的现场整合应用主要包括现场指导、现场校验和现场跟踪几个方面。
文章编辑内容字数有限,了解更多机电BIM详情
扫码免费咨询
针对机电深化设计过程中的难点
我们将在筑龙学社中组织一场
免费直播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