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TF智选
以基本面为基石,以技术面为锋刃,为10万+投资者精选优质ETF。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璞缇客精品酒店  ·  《福布斯旅游指南》公布!这座城市竟然有7家酒 ... ·  14 小时前  
南京日报  ·  南京紫金山下雪了! ·  2 天前  
南京日报  ·  南京紫金山下雪了! ·  2 天前  
8099999街头巷尾  ·  难怪成为昆明人的“新宠”,这里拍照真的巨出片! ·  3 天前  
8099999街头巷尾  ·  难怪成为昆明人的“新宠”,这里拍照真的巨出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TF智选

风险都是跌出来的。。。

ETF智选  · 公众号  ·  · 2024-08-12 22:10

正文

7月底,市场一度还能看到万亿成交额,今天一下子缩量一半,剩下不到5000亿。

从公众号阅读量也能看出来,从5000缩到不到3000,还在留守的人并不多。

面对地量,传统市场分析人士有两种理解:

第一,地量地价,后续可能要反弹。

第二,地量说明还要跌,只有放量才可能见底。

哪一种是正确的呢?

地量,一定见底吗?

其实,都对。

历史上看,在一轮典型的调整途中,成交量大概率是越来越小。反弹也确实会放量, 只是之后创新低的过程中,成交量也跟随创新低

示意图,数据为自制

结束调整的标志,一般是指数走出一波N型反弹。第一轮反弹和第二轮反弹均放量,第二轮反弹要创新高。而 两次反弹中间调整,严重缩量,但价格未创新低

当且仅当这一整波反弹走到最后,这个N型全部走完,第二轮反弹再次创了新高,我们才能说之前的调整趋势被破坏了。

而在此之前, 每一波地量,既可能是真正的最低点,也可能在反弹之后又创出一个新低,具有不确定性,无法事先判断后续走势。

从操作上来看:

在这个位置大幅加仓,若是判断错了,就要承担将来创新低被重仓深套的风险,这是不合适的。

而为了避开上述风险,全部清仓,也要相应地承担将来踏空反弹的风险,同样不合适。

因此,有能力的朋友,可以根据走势做好T,跌多了买一点,涨多了卖一点,维持与大盘一致或稍好的表现,就足够了。

没有这个能力的话,简单地维持半仓左右,等待大盘走出这个“N”字形态就好了。

如果大家不知道该买什么,可以参考ETF智选-pro组合的做法:

大家可以加我好友,一起跟踪ETF智选-pro。

风险都是跌出来的

很多朋友看到现在这个低迷的大A,都避之唯恐不及,跑路到其他市场去了。

其实,风险是跌出来的,尤其是大涨之后出现首次调整,之后是存在踩踏的可能性的。 很多大家以为安全的地方,都可能存在着意外的风险。

日本股市就不谈了,如果未来继续加息,那可能长期的趋势都会改变。

美股看起来还是有机会,但人工智能行业其实是存在潜在危机的。

像OpenAI这样的头部公司,商业化很艰难,时不时就内讧,搞不好就要倒闭了。英伟达则一直在减持。

上周刚给大家说过,美股如果出现这种科技股集中减持,之后可能会有20%-30%的调整。现在抄底也要承担风险。

而且上个月全球的工业数据很差。如果之后恢复健康还好,万一情况继续恶化,那美股的调整可能会更剧烈。

债类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安全。

我们自己的债,央妈已经喊话很多次了,但不听话的小孩还在买,所以暂时看起来没有跌很多。

但回想2007年的时候,最高层也曾经对股市的大涨喊过几次话,也动手调过印 花税。虽然在3000点、4000点时干预没什么效果,可市场最终从6124点跌下来,那是一年内就掉到了1664点。

在已知有大空头准备入场的情况下,谁能保证自己一定是赚着出来的?

而美债呢,看起来降息是利好价格,但同时也会干掉汇率。

如果USD/CNY从现在的7.1到7.2,一波砸到6.3到6.5,那可就是10%以上的贬值亏损。

大家一定要分散再分散,谨慎再谨慎。 小心驶得万年船,尤其是在处处是风险的当下。

风险提示: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或海外市场,除以上风险外,还会面临汇率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个股短期业绩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或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在投资相关基金产品前,请您务必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