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聚焦头部与标杆,报道品牌背后的营销密码与增长逻辑。+V:jiangnan254(备注:专访) |
如果一件产品不够完美,苹果宁愿它永远不出现 。 这是乔布斯时代刻在苹果基因里的执念。
当华为、三星用折叠屏手机撬开新市场的大门,小米、 OPPO 等 纷纷跟进时,苹果的沉默一度被解读为创新乏力。
但
在
2026
年,
果粉们漫长的等待
或将
画上句号,迎来璀璨新品。据彭博社记者
马克
·
古尔曼
最新爆料
:
苹果首款折叠屏 将命名为 “ iPhone Ultra ” ,定价 在 2000 美元 (约合人民币 1.45 万元) 左右。
新机将 采用书本式 横向 折叠机制 , 设计风格与 三星 Galaxy Z Fold 不谋而合 , 展开后接近一块平板大小 。
据悉折叠技术的显著进步,让苹果在 屏幕折痕 这个痛点上取得了突破:
液态金属铰链和无折痕屏幕 , 或将成为苹果 正式杀入战场 的 两大 杀手锏。
另外 分析师 Jeff Pu 透露 ,该 机已经 进入富士康的新产品 导入 ( NPI ) 阶段 , 预计 2026 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苹果的野心, 或许是想 用一块 “ 液态金属 ” 重新定义折叠屏的标准 。
但 问题是: 在这个领域,苹果已经 迟到 多 年 , 还能够 后发制人吗?
折叠屏的「七年之痒」
回溯折叠屏手机的历史, 2019 年无疑是折叠屏元年。
那一年,华为 Mate X 与三星 Galaxy Fold 的横空出世,如同两颗璀璨的新星, 让折叠屏手机从科幻走进现实 , 照亮了手机行业的新航道。
彼时,折叠屏被视为智能手机的 “终极形态” 。 它以独特的折叠设计,挑战了传统直板手机的极限,开启了手机形态的新纪元。
随后的几年里, OPPO 、 vivo 、小米、荣耀 等品牌纷纷跟进,折叠屏手机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IDC 数据显示, 2024 年的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为 917 万台,同比增长了 30.8% 。
但很快用户 就 发现 , 展开后的 “ 平板体验 ” 背后,是折痕、铰链异响、软件适配混乱的 “ 三重暴击 ” 。
行业数据 也 印证了 这一点: 2024 年的第四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在连续 9 个季度增长后,出货量首次出现下滑 ( -9.6% ) , 市场退烧信号明显 。
● 图源 :IDC
对于折叠屏而言, 尽管增速很可观,但是 “ 高价低体验 ” 仍是 目前的 最大阻碍 :
厚度超 10mm 的“砖块手感”、阳光下清晰可见的屏幕折痕、动辄五位数的维修成本 ......这些 让折叠屏逐渐沦为 了 “有钱人的科技玩具”。
当然,各大 厂商 不是没有采取应对措施,但 内卷参数 这个方向却是收效甚微。
小米 MIX Fold 4 将铰链寿命卷到 50 万次, OPPO Find N3 把折痕做到 “ 肉眼难辨 ” ,但用户依然不买账!
即便如 OPPO Find N5 这样的革新者,以 8.93mm 的全球最薄厚度和钛合金铰链技术试图破局,仍难掩行业困境 。
● 图源 :微博@OPPO
显然, 消费者 已经 用脚投 了 票:当折叠屏的实用价值抵不上直板旗舰时,再酷炫的科技都只 能 是空中楼阁。
梳理下来你会发现, 在这场折叠屏盛宴中,苹果显得 过于 低调 了 。尽管相关专利频频曝光,但产品却始终未见真容。
有人认为苹果在等待技术成熟,有人则认为苹果对折叠屏设计持保留态度。
如今随着不断的爆料,苹果首款折叠屏 iPhone Ultra ,似乎有望在这些方面实现突破。
苹果的液态金属杀招
折痕是折叠屏的原罪 , 这句话曾被行业默认为真理 。
那么,苹果究竟是如何解决 这个 问题呢?
答案或许就藏在液态金属之中。
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爆料,苹果折叠屏手机内屏为 7.8 英寸,外屏为 5.5 英寸,支持 Touch ID ,不再配备 Face ID ( 像 iPad mini 6 一样 ) ; 其 展开厚度 4.5-4.8 毫米 , 折叠厚度 9-9.5 毫米 。
更 值得注意 的是,苹果 将 在其重要零部件轴承 (铰链) 中 , 大量采用液态金属材料。
提到液态金属,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汞 ( 水银 ) 和镓铟锡等常温或特定条件下呈液态的金属。
而 苹果所采用的 , 则 是一种特殊的金属材料 , 其 学名 为 “ 非晶合金 ” 。
它 的原子像被快速 “ 冻结 ” 的液体,整体杂乱无章,但局部可能有 点 规律 。这让它既像金属 ( 可 导电、有光泽) 又像玻璃 (无序结构) ,因此 又 名 “ 金属玻璃 ” 。
● 图源 :深圳大学
其 制造关键在于快速冷却! 比如每秒降温 100 万摄氏度让金属熔液凝固 。
这样来不及 “ 排队 ” 的 原子, 就 只能保持无序状态 , 从而具备了 独特的性能优势 :
超高 的 强度 ( 高于 钛合金 ) 、 极强的 耐腐蚀性 、 优异的 软磁性能 、 较好的 弹性 。
更关键的是,液态金属的压铸工艺 会 让铰链结构更 为 精密。 使其 弹性极限 可 高达 2% ,疲劳寿命远超普通金属。
也就是说,这样的 手机 折叠 时会 更加顺畅 、 屏幕将如镜面般平整 , 理论上经过 百万次折叠后仍能保持如新。
● 图源 :网络
郭明錤 还 提到: “ 苹果的铰链内部甚至预留了 ‘ 液态金属流动槽 ’ ,确保折叠时应力均匀分布。 ”
这意味着, iPhone Ultra 展开后 或可做到: 几乎看不到折痕,触摸时也感受不到凹陷 。
这 对 “ 强迫症用户 ” 有着 致命 的 吸引力。
其实 非晶合金 在 苹果 的 许多产品 已经 用上了 , 比如 SIM 取卡针。
而在折叠屏手机上 ,运用 具有颠覆性潜力材料 , 无疑将会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苹果能否收割 “ 折叠红利 ” ?
从 iPhone 4 的玻璃后盖到 iPhone 15 Pro 的钛合金中框,苹果始终在材料和技术上保持着领先地位。
但苹果的野心不止于此。
iPhone Ultra 将搭载 iOS 1 9 系统,深度整合 iPadOS 的多任务处理能力,配合 7.8 英寸内屏与 5.5 英寸外屏的双屏设计, 实现 “手机 + 平板 + 电脑”的三位一体体验。
作为苹果 “真正的 AI 驱动手机” , iPhone Ultra 自然要 强调高端旗舰属性 ; 它的 目标用户 也将是那些 为追求创新技术和苹果生态的高消费群体。
生态整合力 或许是 苹果的 另一 杀手锏 。
想象一下:折叠 iPhone 搭配 MacBook 、 iPad 、 Apple Watch ,实现无缝跨设备协同; AI 功能深度优化,大屏场景下的多模态交互更智能 ......
这种 “ 全家桶 ” 体验,或将 进一步巩固 安卓厂商目前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2 000 美元 左右 的起售价,可以 直接 让 iPhone Ultra 站上折叠屏价格金字塔顶端。
相比之下,华为 的 Mate X6 ( 1.3 万元) 和三星 的 Z Fold 6 ( 1.4 万元) 显得有些失色 。
但是,不管
技术
多么
惊艳,苹果的高价策略
依然将
面临巨大挑战。
● 图源 :Counterpoint Research
iPhone Ultra 的定价接近 iPhone 16 Pro Max 的两倍, 消费者 是否 愿意 为 “ 无折痕 ” 溢价买单 , 还未可知。
但苹果的一贯逻辑不是便宜
,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
苹果不需要讨好所有人,只要让那 10% 的高端用户觉得值,就够了。
折叠屏的终极命题
市场调研机构此前预测,到 2028 年,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将增长至 4.8% 。这一数据无疑显示了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巨大潜力。
姗姗来迟的 折叠屏 iPhone Ultra , 或许会是苹果 慢哲学的最佳注脚。
于 行业而言,液态金属铰链的普及可能 会 倒逼供应链升级;对用户而言,一台没有折痕、几年不松垮的折叠屏手机,或许真 的 值 2 万 。
而苹果 对安卓最大的威胁 , 就是 当 它 用一块金属解决 了 所有痛点时,折叠屏的故事,还能怎么讲?
2026 年的折叠屏江湖,注定不会平静 , 我们拭目以待好了!
*编排 | 黄家俊 审核 | 黄家俊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
20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
聚焦头部与标杆,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专访微信:jiangnan254(备注:专访)
|
气质女人 · 女人最讨厌小气的男人,不是因为他穷 8 年前 |
|
中国经济网 · 再过11天,你的小长假就来啦!2017怎么放假都在这↓↓ 8 年前 |
|
金乡大蒜辣椒国际交易市场 · 这种人命最好,看看有你吗? 7 年前 |
|
硕士博士读书会 · 康生秘密处决79岁老人为了掩盖叛变真相? 7 年前 |
|
刺猬公社 · 我有一个梦想:找到10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 7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