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师马院
这里是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米汽车  ·  向大家汇报一个好消息:小米汽车 ... ·  2 天前  
小鹏汽车  ·  小鹏XOS天玑5.5.0开启公测! ·  3 天前  
NE时代新能源  ·  【NE数据】2024年11月乘用车动力电池、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马院

“京师英才暑期实践——中小学师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活动圆满结束

京师马院  · 公众号  ·  · 2024-09-05 18:00

正文


2024年8月20日—23日,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承办的“京师英才暑假实践活动——中小学师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活动顺利开展。此次暑期实践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的5所学校的共计15名师生参与。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附校—大学”之间的紧密联动,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深化,加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实践探索,不断推动完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北师大方案。


8月20日晚,开营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教八104举行,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于超老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洪森老师出席并致辞。刘洪森老师对远道而来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介绍了北师大百年辉煌历史,希望大家都能在心中“种下师大的种子”,并勉励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探索,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致辞结束后,刘洪森老师亲自为在场的每一位师生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纪念品,表达了学院对大家未来学习生活的美好祝愿。随后,全体师生共同观看电影《钱学森》,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科学精神的伟大力量以及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8月21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李凯老师做了题为《儒家思想与中华民族认同》的讲座。李凯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重人轻神、仁礼之间、和而不同三个维度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以及中华民族认同构建的深远影响。



讲座结束后,全体师生参观北京师范大学校史馆。校史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充满故事的展品,将北师大百余年来的辉煌历程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北师大优秀的前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随后,师生们漫步在北师大校园中,聆听讲解员对于校园内标志性建筑物的介绍,使全体师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北师大作为一所百年名校的独特魅力。


8月21日下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参观中国古代文学研修室与三味书屋。通过古朴典雅的装饰,能够让师生们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亲身体验到古代文人墨客的学习氛围,感受那份静谧而深邃的文化底蕴。随后大家来到钱学森纪念馆,了解钱学森在北师大附中的求学生涯,到他在海外深造、回国效力,再到他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的过程。在参观过程中,大家也深刻感受到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附中杰出校友的成长与北师大附中独特的“全人格教育”理念之间的紧密联系。“全人格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观结束后,进行师生分组交流。

在学生朋辈交流研讨中,五名师大附中的学生代表热烈欢迎各地北师大附属中学的学生来到北京,并且依次介绍了自己在附中的学习生活和学生工作经验,加深了各地附校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讨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政治学科组长梅超老师做了《基于大概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讲评》课程分享。梅超老师从横向比较、把握联系,纵向延伸、拓展思维,理清结构、用好教材三个方面讲述了如何从大概念统整试题讲评工作。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政治高级教师胡莹老师做了《教师“茁壮”成长的两大基石》课程分享。胡莹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阐述了教师职业成长的两大基石,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启示。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石芳老师结合附中两位老师的课程分享进行点评,并鼓励全体老师能够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探索和创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8月21日傍晚,实践团队到天安门广场观看降旗仪式。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天安门广场的庄严与伟大,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



8月22日上午,实践团队参观中国科学技术馆。在这里汇聚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多个学科的前沿科技成果。凭借模拟实验、虚拟现实体验等高科技手段,师生们仿佛置身于科学的殿堂,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师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和互动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并能够将这次参观的收获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继续在科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8月22日下午,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专家何林老师进行一场题为《请历史记住他们——“两弹一星”研制带给我们的启示》的讲座。何林老师从国家决策、以身许国、艰苦创业、大师风范四个篇章,回顾当时我国面对严峻国际形势,党中央毅然决然做出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及这一伟大事业背后所经历的艰辛历程和感人至深的故事。何林老师的讲座赢得了全体师生们的热烈掌声。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8月23日上午,全体师生参观圆明园。在导游的带领下,师生们沿着历史的轨迹,逐一参观了大水法、海晏堂、远瀛观等著名景点遗址。每到一处,导游都详细讲解了该景点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其在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中被毁的悲惨经历。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直观的展示,大家深刻地感受到近代中国遭受的苦难和屈辱,也让大家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京师英才暑期实践——中小学师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活动结营仪式在圆明园大水法举行。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毕杨老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袁红老师出席并致辞。袁红老师肯定了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中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卓越表现。她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希望大家通过此次的圆明园活动能够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坚定地走向未来。



最后,袁红老师为此次实践活动的优秀营员颁发结业证书。师生们也表示此次活动内容丰富且有趣,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不懈努力。




师生实践感悟


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 谢琼老师: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我们提供这次难忘而又宝贵的机会,为孩子们搭建了一座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通过这次的暑期实践活动,我们不仅探索了知识的海洋,而且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了倾听、尊重与包容。在这里,知识的种子被播撒,友情的纽带被加固。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心中的信念与理想被点亮。他们开始懂得,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分数,更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有责任感、有能力改变世界的人。


北京师范大学宣城实验学校 唐双双老师: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让我从“心”认识了教师二字。这里的从“心”既是在这次的研学中更加全面的认识到教师的责任、担当与使命,又是从心底对未来从教充满了向往和憧憬。活动中,石芳老师和师大附中两位老师的分享让我明晰了自己的教学方向和目标。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专家何林老师的报告让我和同学们对“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更应在尽职尽责中指引学生向光而行,向学生传递:人,即使身处困境,只要实干,便有希望的信念。


北京师范大学汉中实验学校 郑一飞同学:

这一次的暑期实践活动,我收获颇丰,获益匪浅。走进北师大校史馆,我们见证了从京师大学堂到今日北京师范大学的辉煌历程。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我亲身体验了科技的魅力,每一个展览都让我十分好奇。参观圆明园,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感受到那份沉痛的教训。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使命去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会带着这些宝贵的经历和感悟,继续前行,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