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假错案的主角就是VMI。
VMI现在名声可不大好,几乎成了库存数作弊的代名词。有一段时间跟VMI相关的对话差不多都是这样的:
到年底了工厂库存指标眼看着又要完不成,厂长真愁眉苦脸,计划经理凑上前去:主公,我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厂长:尽管说来!
计划经理拿出笔来,在厂长手心写下:VMI,两人相视抚掌大笑……
VMI是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缩写,按照维基百科的直译:VMI是一种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里由买方针对产品提供需求信息给供方,供方在买方的场地里按照双方约定好的服务水平存放库存用于买方消耗,并对库存的物权承担全部责任。
VMI看起来绝对对买方有利,让供方皱眉头。
那么说VMI是供应链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这话又从何说起?
就让我们拿起一把洛阳铲,讲讲VMI的来龙去脉。
VMI最早其实是由供应商提出来的。而这家供应商,就是宝洁。
宝洁在八十年代向沃尔玛提出VMI这个概念,当然沃尔玛无法拒绝。而宝洁提出这个方案,因为宝洁的供应链管理人员发现,针对婴儿尿布,在供应链越是上游的需求波动越是大,宝洁的需求波动大于沃尔玛的需求波动,宝洁的供应商3M的需求波动又大于宝洁本身,各个环节的需求曲线对比出来是这样的:
这个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也就是需求末端的一点点小小的波动,会对上游造成一个巨大的波动。
造成这个波动放大的原因非常多,主要有:
产品供不应求,买方抢货囤货;
因为经济批量等订货因素造成的订单批量化;
季节性打折促销
宝洁提出做VMI,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当时的信息技术允许的条件下,拿到第一手的客户需求信息,利用真实的客户需求,而不是次生的被改造过的需求信息,宝洁可以更好的安排自己的生产和采购,带来的收益能够超过在沃尔玛门店提供的库存的成本。
宝洁的这个发现和做法真的算得上是天才的供应链管理。
而针对bullwhip effects,在后续又经过不断的研究,发展出6大办法:
提高预测技术,避免仅仅使用来自直接客户的需求信息做预测
在整条供应链让需求点控制整个的库存补充:如VMI等
缩短交货期和订货周期
减少订单的批量:减少订货成本,采用milk-run等
避免需求刺激:减少促销等手段
更好的共享信息
可惜的是,VMI后续在很多行业的应用,完全没有对供应链调教的意愿,反而成了让供应商背库存的捷径。
所以这记洛阳铲,也算是对了不起的供应链前辈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