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治愈马
治愈马,至于嘛?这儿有冬阴功汤,酸爽,带感。干了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英语  ·  中国文化 | 苏州园林(Where ... ·  昨天  
每日英语  ·  二十四节气 | ... ·  昨天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24:a consensus ... ·  1 周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25:Thoughts on ... ·  6 天前  
BetterRead  ·  新初二二三事(四)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治愈马

沉没成本陷阱:TA让你死,也让你活

治愈马  · 公众号  ·  · 2019-11-02 19:01

正文


1

不甘心=来都来了


做了这么多年职业咨询,如果你问我那些陷入职业困境的人的最典型心态是什么,我会回答这三个字:


不甘心


他们学了一个自己不爱学的专业,但一旦考研,找工作,依然会选择本专业考研,本专业就业,因为不甘心放弃了四年的专业。

读完研究生,煎熬了两年半。但毕业了更是会在本专业的工作岗位中求职,更不甘心放弃了七年的专业。


刚工作一个月,公司产生了大变化,上层大换血,既不是自己想做的岗位,也不是当初谈的来的上司。此时,你不甘心的“坚持”了一下,不如到三个月转正了再说。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当一年后忍无可忍,在邮件里把辞职报告点击发送的那一刻,如释重负的同时,似乎还有种淡淡的“如果当初blahblah”的悔感。


工作托关系找了一个银行做营业厅柜员,在三线城市收入不错,但价值感迅速流失,想离开,但又不知道去哪里,日复一日,一下子过了许多年。即便是感觉危机降临,柜员岗位大量裁剪,还是想怎么留在这个位置。归根结底还是这三个字“不甘心”。


一个人在职场上这些年,总是踩错了节奏,心里担心我都错了这么多年了,我怎么才能走对呀?就这点担心,内心还是有那么个声音,叫“不甘心”。也许我之前走的那条错路能柳暗花明呢不是?


我们国家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大名句”:


a. 大过节的

b. 人都死了

c. 还是孩子

d. 来都来了


伴之而来的四小名句“多大点事”、“都不容易”、“给个面子”、“孩子还小”


其中,这个“来都来了”,最常用在“不甘心”的场合。


学了个怎么学也没感觉的专业,但是,来都来了,学下去;

干了份失望的工作,但是,来都来了,干下去;

创业投了好多钱苦苦挣扎,但是,来都来了,继续干下去;


不光学业职业,我们的生活也如此:


为什么好多情侣已经不爱了还要谈下去,来都来了

为什么好多游戏玩的都没意思了还得爆肝,来都来了

为什么这只股票趋势已经变差了还不卖掉,来都来了



但是,你们也都知道,这是个经济学加心理学困境:


沉没成本陷阱




2

损失厌恶是沉没成本的原因吗?


炒股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观点:


会买股票的是徒弟,会卖股票的是师父


股市七亏两平一赚,那一成赚钱的,都是多少会卖股票的人。

为什么卖股票比买股票技术含量更高,因为卖股票要克服的就是这个“沉没成本心态”


你手里的这只股票,基本面已经变了,或者走势已经不对了,但是多数人依然不会卖,因为不甘心、买都买了、来都来了、既来之则安之、……,这一系列的心理动作和人间俗语涌入大脑,人就迟疑。


心先被套牢。


但市场先生就恰恰反人性,咱们多数散户被“沉没成本“心态套牢,之后就会被真实的股价套牢。


而会卖股票的人,只要股票不符合自己当初买入的前提了,杀伐决断,果断卖出。


他们会反”沉没成本“。


很多分析沉没成本的文章都会把沉没成本的原因解释为“损失厌恶”:


同样客观价值的事物,人们对损失的厌恶感是对得到的喜悦感的2-4倍。


同样是100块钱,丢100块的痛苦感比捡100块的惊喜感高2倍。


为什么后天失明者的痛苦远远高于先天盲人:先天盲人根本就没失去什么,他们觉得看不见很正常;而后天失明者确实真正”失去“了视力。


为什么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因为损失厌恶,穿鞋后再光脚的痛苦,比从来没穿过鞋的痛苦,更痛苦。


而放弃沉没成本,也是一种失去。即便他们是沉没的,未来很可能毫无价值,甚至有害的。但一旦涉及到失去,内心的”不甘心“、”来都来了“、”既来之则安之“就全都浮现出来了。


于是,越怕失去,就越是失去。


于是,解决损失厌恶的方式,就是“果断止损”。既然看到有损失,又知道人有损失厌恶的人性,那就果断止损”


兵来将挡,见招拆招,看上去蛮有效的。


真有效吗?


我讲个巴菲特的故事。

1974年2月,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开始以27 美元的价位买入《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18600 股。


到5月,《华盛顿邮报》股票跌到了23 美元/股,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又买了4 万股,《华盛顿邮报》股票价格继续大跌,巴菲特继续买进。


9月,他以每股20.75美元的价格又买入了181000股。到10月份时,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已经成为《华盛顿邮报》最大的外部股东。


虽然账面出现了较大浮亏,巴菲特对他的投资组合却充满信心。在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1974年年底在股票部分我们的投资组合未变现净损失达1700万美元,但是我们坚信,不论如何,这个组合整体相对于其账面价值的成本而言,还是有着良好的投资价值的。”


这是巴菲特过去很多个投资中的一个小小的案例。假如在那个当时,如果我们按照沉没成本及损失厌恶推演的话:


如果你在那个局面,你买了27美元一股的《华盛顿邮报》,3个月跌倒了23美元,差不多20%。你是该继续加仓,还是抛出?


下跌,意味着损失,跌了20%,这20%就是沉没成本了,如果是大众,都应该是损失厌恶,他们很可能会持有,甚至会加仓。这是正常的人性。


而你要做股市里的赚钱者,你要履行”果断止损“,于是你反人性操作,卖出。


而巴菲特,却跟那些持股的新股民一样,越跌越买,高手往往会这么讥讽:接落下的飞刀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到1983年,《华盛顿邮报》的股价翻了十几倍。


纳尼?哪里出了问题?

3

关键不是成本,而是……



沉没成本是两个词的组合:沉没和成本。


哪个词最核心?


不是”成本“,而是”沉没“。


”沉没“才是这个词的核心。


而很多人在讲沉没成本,却更多关注了”成本“。


成本,指已经发生的付出(如果是钱,那就是费用)。我们说损失厌恶,只要你付出,在没拿到收益之前,都可以看做损失。

但这跟沉没成本无关。


那什么是”沉没“?


我们反着想一下,什么成本不”沉没“?


不妨把巴菲特那个例子拿来谈谈,27元买的《华盛顿邮报》,跌到23元,有损失,但在巴菲特眼里,就不是沉没成本。为什么?


因为,巴菲特眼里,当初对《华盛顿邮报》价值的预期,跟跌到23元时的预期一致。


巴菲特当初研究《华盛顿邮报》的财务、业绩、产品,认为股价低估,之后跌到23元,该公司的运营、产品、市场并未变化,那预期一致,还是低估,那自然继续投资。简单说四个字:


预期一致


因此,沉没的意思就是:


你当初预期的价值现在不存在了,你之前的成本就沉没了。


换句话说,衡量一个成本是不是”沉没成本“的关键,不在你付出了多少成本,而在于当初的预期是否跟现在的预期一致


你花钱买票看场电影,头20分钟觉得电影没意思,那花的这个钱是不是沉没成本?未必,要看你对这部电影的预期,如果你预期这部电影就是是后劲很足,前边的铺陈就是为了后边的精彩,那就会继续看下去。


比如1994年的《大话西游》,当年这片子可是票房毒药,整个市场全是吐槽。


你学一个专业,学半年觉得不爱,是不是沉没成本?未必,要看你预期是否一致,如果你预期到大三的专业课就会很喜欢,那之前的枯燥也都是为后续学习的铺垫。


你干一份人力资源的工作,刚工作全是打杂,写材料,做表格,很枯燥,你觉得跟你之前想的不一样,这是不是沉没成本?要看你对之后的预期,要知道,人力资源如果做到专家级别,就有很多有意思的玩法,比如给企业人力资源体系做咨询,设计课程,猎头挖人,如果你知道未来的预期,那刚工作的打杂,就是必须经历的成本。


所以,沉没成本的关键就是:


预期是否一致?


把这一层搞清楚,应对沉没成本的对策才是有效的。

4

两个锦囊



对抗人性最强悍的,是今日头条张一鸣。

2016年末,《财经》杂志专访张一鸣,有这样一段对话:

《财经》:创立头条之前,你参与过四家创业公司,但每次都没有坚持到最后。

张一鸣:我很早就意识到,创业如果不顺利,早死早升天,往前看就行了。我对很多事情的理解都是「错不在我」,以前业务没做好,我就觉得责任在我身上,但其实有时机问题也有行业问题等等很多。

如果你的决定是对可见的最大系统(比如社会)是有增益的,你就应该做出更好的选择。我经常见到一些小创业团队,每个人都不愿意走,其实早点解散了,对他们都好。也许你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到时候还可以将利益重新分配。比如我离开九九房的时候,当时九九房的投资人也投资了头条,他们现在收益很好。

《财经》对话张一鸣


《财经》:但团队的老大先于公司解散走掉,不会有内疚感吗?

张一鸣:创业成功本身就是低概率事件,买彩票没中会有内疚感吗?而且当时我为团队找了我认为比我更合适的CEO。不过现在回想一下,一两周低落期还是有的。

《财经》对话张一鸣


我一直认为,张一鸣更像个机器,他的前额叶皮层(前额叶皮层,指理性脑)超级强大,强大到任何信息都可以不经过情绪脑,直接在这部分前额叶皮层去处理。所以,他才会果断到冷漠,才会克服“沉没成本”的人性。


之后各种文章说他有强大的“延迟满足感”,我甚至认为他的“延迟满足感”根本就不是后天训练出来的,而是从娘胎里就带出来的。


我们很难成为张一鸣这样的“人”,那该如何训练自己呢?


首先,第一步,你得区分这个成本是不是沉没成本。


第一个方法:一个神奇问题


用投资举例,这是最狠的方法。


假如你买了A股票,当初买入的理由可以是很多,比如:5G概念,价值低估,某个技术指标满足买入。

过了一个月,股价跌了10%。损失了吧,此时,你有三个选择:持有、加仓,卖出。你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最重要的依据是问自己这个问题:


假如我现在不持有该股票,我是该买入,还是不买?


如果你现在不持有,你根据自己的分析,觉得要买入,那就应该持有,甚至加仓;

如果现在不持有,根据分析觉得不能买,那就是”沉没成本“,应该”卖出“。


我再重复一下这个神奇问题:


假如我现在不持有该股票,我是该买入,还是不买?


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是个神奇问题,因为按人的情感脑,不会这么想。人的情感脑会有两种想法:

a. 我已经买了5000股了,我浮亏了10000块了,我要是买入,等后边涨了,就能把之前亏的平掉;

b. 我已经亏了10000块了,我得赶快卖出,没准他还会跌,那我亏的更多;


看到了没?决策一样也是买入或卖出,但是有一个重要因素影响了决策,就是已经浮亏的成本。


所以,要把这个因素从内心排除,看到当初的期待跟现在的期待是否一致,就问这个问题:


假如我现在不持有该股票,我是该买入,还是不买?


永远问自己这个问题,会让你成为那七亏两平一赚的一赚。


那换到我们的职业、生活呢?


跟一个人恋爱半年,各种不合适,但是都投入了半年,是分手,还是继续?


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我没跟对方恋爱,此时是要建立恋爱关系,还是不来往?


如果此时的决定是建立恋爱关系,那就继续;如果决定是不来往,那就分手。


工作一样。


刚干了一个工作两个月,发现怎么都没干爽,但是又不甘心辞职,到底辞职还是坚持?这两个选择都可能是对的。

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现在我没工作,这里有个offer,我是要接,还是要拒?


这样,你就会把自己从不甘心的情绪中摘出来,理性的分析这个事。


我举个我咨询的例子:

那个来访者刚去这家新公司一个月,来找我咨询。他说他来这家新公司就是图他的上司,那个上司是业界很有名的产品经理,他就想向他学,所以才跳到这家公司,甚至还减少了薪酬;但是现在的状况是,那个上司辞职了。


所以,他就有一个决策,要不要辞职?


这里就有”沉没成本“的问题了,他在这家公司的一个月,是不是沉没成本呢?

不知道,得看预期是否一致


当然,真正咨询时,我得问他更多的信息,比如他上司辞职去哪里了?这家公司还有什么价值?他家人怎么想?等等等等。

但就这样一个信息,你问他这一个问题,他就会想的更明白:


假如你现在是没工作的状态,这家公司给你个offer,你是要去,还是不去?


他一听,就说,我来这家公司就是图这个上司的,现在如果没工作,这家公司又没他,当然不考虑。


OK,他就明白选择了。


这是第一招。这招的本质作用,就是来区分,你之前的投入,是不是沉没成本


但是,这个时候有新问题了。会有很多人明知道是沉没成本,还是不甘心。

这才是损失厌恶情绪在作怪。


那怎么破?上第二个锦囊。


第二个方法:延迟窗


有过等车的体验吗?去一个地方开会,等公交,一直不来公交,等了20分钟,此时你要做个决定,要不要用一下网约车,打车开会。


如果你死等,那就是掉进了“来都来了”的沉没成本陷阱。


但是如果你打个车,刚上出租,公交就在后边到了,你是不是也后悔?

咱又不能像今日头条张大佬一样“机器”?


那怎么办?


先看第一步,问自己那个问题:


如果我不是20分钟以前出的门,而是现在才出门,我是该做公交还是打车?


我们假设,你得到的结论是,得打车,否则就得迟到了,这是是个重要的会议。


这说明你之前那20分钟是沉没成本了。


那下一步,你还是受不了这个损失呀,万一我一上出租,公交就来了呢?


那就加个“延迟窗”,给自己一个延迟时间:


我再等3分钟,如果还不来,那就说明,老天爷已经给你机会了,还不来就是命。即便我一上出租,公交马上到,那也不是我的菜了。


当你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延迟窗”,你的内心就踏实了。既躲过了“沉没成本”,又给自己“不甘心”一个理由:不是我不想甘心,而是老天爷让我甘心。


所以,从小事上,当你看个电影,看20分钟,发现超级无聊,类似豆瓣2.7分那种,你想走,但是又不甘心,怎么办?

先问那个问题:如果我现在才到电影院,我要不要看下去?


如果是不要,但还不甘心。


那就加个延迟窗,再让自己看10分钟,如果还依然无聊,就告诉自己,老天爷已经给你机会了,你还这么无聊,就是命了,风紧扯呼。

当然如果这10分钟,来情节来感觉了,那自然继续看下去。


从大事上,当你干一份工作,头一个月发现不对路,但是你又不甘心,怎么办?

先问那个问题:如果我现在刚拿到offer,我要不要来?


如果是不来,但不甘心。


加个”延迟窗“,再给自己几周时间,如果依然不变,那就告诉自己,老天爷已经给机会了,命到了,得认。


这招其实是“认知过渡”,通过这个延迟窗,强制你的认知从情感脑过渡到理性脑,这样就能做出反人性的行为。


这两个方法,可以轻松搞定你的”沉没成本陷阱“。




5

”沉没成本陷阱“还让你活


前边讲的都是如果避开”沉没成本陷阱“,但有没有反着想一下。


这个陷阱能不能给我们带来好处呢?


我大学有个同学,那时90年代上大学,大家都没啥钱,他家也不富裕。几十块钱就很多很多了。


有一回他跟我讲一个事:


放假拿到一张免费的游泳券,是个特好的标准游泳馆。他花了一个小时到了,结果发现那个券已经过期了。怎么办?就这么回家?游泳裤,眼镜都带了。


他竟然自己花了50块买了一场(那时游泳还分场次,2小时一场),然后迅速换衣服,换完了迅速跳到水里,狂游了俩小时。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沉没成本“的故事。


他看重钱,一旦投了钱,成本就扔出去了。但是投了钱,还不利用起来,那这笔钱就真的”沉没“了,于是他就把那两个小时充分用满,让这笔成本,值!


《得到》里有一个小课叫《如何成为学习的高手》,是许岑讲的。他讲了一个观点:


花钱。你只有花很贵的钱,才能学会。


他讲了自己的一个故事,就是他学吉他。零基础。他先干了一件事,管朋友借了47000块钱买了把吉他。请注意,他当时没钱,借钱买了把吉他,用一年才还清。


然后,他就每天弹4个小时吉他,就这把47000元的吉他。


我一听这个就觉得真心疼。但是你想想,他这么狠的买了把吉他,如果他不学好,能弹几个曲子在朋友面前炫耀,这钱不就成”沉没成本“,白花了吗?


这个成本,激发了他的损失厌恶心态,反而是倒逼他坚持弹琴的动力。


有个来访者问我,他挺喜欢英语,但工作上也用不了,于是就自己下班学,听听网课,但是总觉得这不是个事,业余时间老被其他占用,怎么办?

我们在沟通中发现,他是一个很看重承诺的人。


我于是就给了一个方法:


报个口译证考试,昭告天下,然后花钱上口译的培训班


这样,就制造出了一系列成本:对别人的承诺、花的钱,排的课,全是成本。


这些成本,就会逼着他学英语。


如果你想要实现什么目标,一个倒逼你行动的方法,就是先把你最看重的资源投出去。


你最看重的,既是你的软肋,也是你的动力。


——————————

以下几篇相信你也会喜欢:


这七部跟生涯密切相关的电影,值得N刷

教师这职业,51%是天堂,49%是地狱?

唐朝宰相李泌:我的梦想,就是把老板您给睡了……

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强的不是“技能”,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