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银幕
环球银幕官方微信,及时发布热点影事,有态度的原创影评,贴心的观影指南,与微信用户实时有奖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株洲晚报  ·  涨价已超10倍!官方紧急发文 ·  14 小时前  
株洲晚报  ·  涨价已超10倍!官方紧急发文 ·  14 小时前  
银幕穿越者  ·  出让万达电影控制权后,王健林再度筹划减持 ·  昨天  
龙视新闻联播  ·  《哪吒3》开始画了?最新消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银幕

好甜!爱情喜剧片爱好者一定要看!

环球银幕  · 公众号  · 电影  · 2020-08-20 13:08

正文

2020年前后,是一个年代戏与文学名著改编大热的时间点。


前有格蕾塔·葛韦格对《小妇人》进行更私人化的解读与重构,后有《大卫·科波菲尔个人史》对狄更斯作品采用现代化诠释。


而在它们之间,却有这样一部放弃了大幅现代化改编,在人物、叙事、时代设定和风格上,都尽可能贴近原作者笔下乡村小世界的作品。它就是改编自简·奥斯汀同名经典作品的——


《爱玛》



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和故事,简·奥斯汀一向是敏锐而全知的,然而,她的职业生涯里有一个判断下错了。


在写《爱玛》时简·奥斯汀曾说,除了她本人外没有人会喜欢她笔下的这个女主角,这个美丽富裕,聪明骄纵,整天给朋友乱牵线的糊涂红娘 爱玛·伍德豪斯小姐



但事实证明简·奥斯汀错了,《爱玛》成了她最受欢迎的代表作之一,而这个一开始就不为了讨人喜欢而存在的爱玛,也成为了无数读者和观众心中的宠儿。


2020年的新版《爱玛》,选择了尽可能地贴合这个不会过时的,关于真爱和自我的故事。所以,新版《爱玛》中没有重新编排的时间线,也没有出人意料的选角。



有的,是你熟悉的简·奥斯汀故事元素:牵错线的姻缘、两面派的绅士、欢喜冤家和微型乡村社会;



是那些摄政时期风格的装潢和服饰,油画般绵延的绿意,温暖或空灵的英国民谣,穿高腰线裙的女孩戴着夸张帽饰走在宁静的乡间路上。



当然,贴合原著不代表《爱玛》不新鲜。新版《爱玛》最明显的新意,就是导演奥特姆·代·怀尔德大胆甚至夸张的用色。



摄影师和MV导演出身的她给予了影片鲜亮明艳的视觉风格,像是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碰上索菲亚·科波拉的《绝代艳后》,整部电影像Mendl's的一块草莓奶油挞,一条柔粉色的羽毛裙,一座精美的娃娃屋。



在视觉盛宴的基础上,《爱玛》作为一部浪漫喜剧的最大亮点,是对经典爱情喜剧类型的回归与创新,以及对“心动”,这一难以捕捉的情绪的近乎完美的银幕化呈现。



从不断被翻拍的《傲慢与偏见》,到受前者影响的《BJ单身日记》、《电子情书》,简·奥斯汀一直是爱情喜剧类型片的鼻祖,而在当下这个爱情喜剧从大银幕销声匿迹的时代,《爱玛》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


每部成功的爱情喜剧都必须有一个决定性时刻,将两位主角放在一定会相爱的位置上。对于《爱玛》来说,这个时刻便是那场舞会。



爱玛和奈特利先生在一曲之间、在被安排了视线路径的对望之中,通过绝妙的编舞,暧昧的光影,和慢慢燃起的火花,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吊桥效应,分辨不出汗水和狂跳的心脏是因为有氧运动,还是爱情。



这种身体的元素是新版《爱玛》中为数不多的一个现代化尝试,奈特利先生全裸的出场和爱玛裸背烤火的镜头,一方面进一步刻画人物与空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让现代的眼睛,看到那些古典华服之下与我们并无不同的人类躯体。



肌肤的裸露,一定程度消减了年代戏惯有的时空上的隔阂感,而人类身体的部分反应,也被巧妙地用来描绘主角间的浪漫关系。


奈特利先生在意识到自己感情之后的喘气和大汗,和他情感上的迫切相辅相成,而最有趣的一处身体反应,发生在奈特利对爱玛的告白时。



在大片的绿意和七叶树白色的花簇下,奈特利先生说出了那句经典的深情表白:“如果我不是这么爱你,那我还能多说一些。”


但出乎他和观众意料的是,对面的爱玛竟然在紧要关头狂流鼻血,整个场合由此变得滑稽而慌乱。



这一束鲜红而荒诞的鼻血原著中并不存在,是导演自行加上去的,并且在拍摄之时,也正巧碰上演员安雅·泰勒-乔伊真的流鼻血。


当奈特利因为对爱玛的情愫而变成一团流着汗的“hot mess”时,爱玛不会说谎的身体也自主做出了回应。



这是本能的身体信号对理智的背叛。乔治·赫伯特说,爱情与咳嗽不可掩饰,而对于我们的爱玛小姐来说,是爱情和鼻血不可掩饰,越想撇清,越是明显。



作为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爱玛》确实有不完美的地方。影片整体的叙事节奏把控得不算精细,缺少阴影的布光也造成一定的视觉疲劳;


并且,《爱玛》原作中戏剧事件较少,但登场人物数量众多,而电影版受电影时长的限制,不得不对许多角色进行一些喜剧性、卡通化的夸张。



然而,虽然有缺点,《爱玛》却是一部相当幸运的作品。


导演非常懂得该如何发挥她视觉呈现上的长处,如何平衡简·奥斯汀笔下的浪漫和讽刺,还能自如地在小空间中练习戏剧张力的营造,借此展现出简·奥斯汀作品中那常常被爱情线盖过风头的,对社会与阶级的讨论。



与此同时,《爱玛》聚集了一帮非常可贵的宝藏卡司,让《爱玛》这个微型故事世界变得丰满而真实。


选角导演肯定是看中了安雅•泰勒-乔伊略带少女漫画感的长相和她之前由恐怖片所树立的银幕形象所碰撞出的别样魅力,而这个有着大得出奇的眼睛的爱玛,完美地平衡了角色身上的刻薄与娇憨,可恶和可爱。



简·奥斯汀改编作品的成败往往在于男女主演之间的火花,而安雅·泰勒-乔伊与乔尼·弗林之间强烈的化学反应,让那一幕难忘的舞会心动成为可能,也保全了简·奥斯汀浪漫喜剧祖师爷的面子。



乔尼·弗林,这位即将在传记片《星尘》中化身大卫·鲍伊的歌手/演员,也算是在《爱玛》中用魅力和歌喉小小救回了一点观众们的信心。


负责被爱玛乱点鸳鸯谱的小可怜哈丽特,由眉毛淡淡的米娅·高斯出演,而她也令人怜爱地诠释了哈丽特每次陷入爱情时那伴随着笑出猪叫的欣喜,和她在爱玛身边挥之不去的迷惑与自卑。



扮演爱玛父亲的比尔·奈伊虽然发挥空间不大,但他出现的每个镜头都称得上是一堂喜剧表演大师课,即使被屏风围得严严实实,他用露出来的那一小颗脑袋就能演戏。



而从《性爱自修室》走出来的塔尼娅·雷诺兹也非常亮眼,她小扇子一举下巴一抬,在男女主角最重要的舞会定情戏里也能精准地抢走几分观众的注意力。



《爱玛》的片名里,有个明显的句号,而这个小小的标点也在每一个章节的标题卡中被不断强调。



导演自己给出的解释是,这个句号只是一个有点冷的双关玩笑,因为《爱玛》是个年代戏(period drama),所以就加了一个句号(period)



但这个句号还可以被解读出其他的意思。它是所有简·奥斯汀故事承诺给读者的那个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是童话故事happily ever after后的那个句点。



这个显眼的句号,也在不断提示着达成完美结局所需要的必备条件:误会,曲折,鸡飞狗跳,然后从贴着不讨喜标签的爱玛,变成最真实的自己。


这才是所有浪漫喜剧的终极套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