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品读 | 女儿教会了我应当如何好好说话 ·  1 周前  
中国政府网  ·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能这么过!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5-18 21:05

正文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局部气候调查组”(ID:jubuqihou),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附件:《因为盲点》


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一书的第六章《理论的难题》的“极其完美和复杂的器官”这一节中,他直言不讳地写到,“眼睛有调节焦距、允许不同采光量和纠正球面象差和色差的无与伦比的设计。我坦白地承认,认为眼睛是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假说似乎是最荒谬可笑的。” 


所以神创论者以此为理由相信,只有上帝才能创造眼睛这种非常精妙的结构,靠进化不可能产生。


进化论者反对神创论者的一个有力证据,就是我们的眼睛虽然结构精巧,却是不完美的。具体来说就是我们眼睛里面的视网膜是“反着贴”的。视网膜的这种“贴”法带来了一系列的缺点。如果眼睛是某种智慧的“设计者”构思出来的,“他”就“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


因为“反着贴”,导致传送视觉信号的神经纤维必须汇聚成一束,反穿过整个视网膜。在这个地方感光细胞就无法存在,造成我们眼睛里面的“盲点”。如果是上帝创造的眼球,何必留下盲点这么一个奇怪的缺陷?完全可以像章鱼那样设计得更好,章鱼是没有盲点的。


但其实,人类眼球的中央凹结构有效的避免了“错误设计”带来的缺点。在中央凹处,感光细胞高度密集,有高度的分辨率和成像能力,是我们的眼睛看得最清楚的地方。这和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是一致的。我们的大脑在每一个时刻只能关注和思考一个问题。中央凹导致的“视觉焦点”的存在,使我们有效的避免了盲点的干扰。因为没有人会习惯用余光看东西。而且由于我们有两只眼睛,两个盲点的位置在视野里并不重叠,所以平时我们是感觉不到的。


学术合作联系人:聂智洋(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