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科创中心建设
习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会上连续五年提创新。2016年两会上他强调,希望上海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2017年3月5日参加上海代表团全团审议时
,总书记也提到,希望上海“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创新是当今全球的潮流。中国的科创战略分三步走,到2020年迈入全球科创行列,到2030年迈入全球科创前列,到2050年要成为全球科创强国。“十三五”时期,上海将构建形成“四梁八柱”的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建设张江科学城,率先于全国进入全球科创行列。
不少人也许会觉得科创二字离得有点远,但事实上它不仅就在你我身边,而且意义非常深远。
●世界科创新特点
一是科创全球化。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科创战略。创新不但在全球一线城市很热,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在他们的“2030、2040规划”中都把科创作为重要内容和发展路径,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亦风起云涌。
2016年10月,我们去西非的科特迪瓦考察,这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百废待兴,人均GDP1600美元。东道主临时加了一档内容,请我们去参观考察该国首都阿比让市的孵化器,展示年轻人的创新成果,希望与上海展开合作。这就是一个很能说明浪潮的案例。
二是科创由资本主导向人才主导转变。
过去认为有钱就有人,钱雇佣人,今天完全倒了个,有人就有钱,人雇佣钱,我们进入从“圈钱”到“圈人”时代。
不少硅谷大佬和中国的BAT都是这样的例子,而且以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居多。
这个激情可不是一般人的激情,是乔布斯、佩奇、扎克伯克、穆斯克、马化腾、马云、任正非般的激情,他们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今天全球各大商学院教科书创新理论五大元素,激情排第一位,占36%。当年孙正义就是看中了马云异于常人的激情,才敢对阿里下注。同理,李泽楷才敢于给腾讯投入。
三是互联网年轻人草根创新。
以前有首老歌叫“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今天可以编首新歌叫“创新者永远是年轻”。
统计数字显示,今天的创新已不局限于大院、大所、大企业,初创企业的人均专利拥有量已超过500强大企业。创新大多在互联网领域,数据驱动创新,而包罗万象的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草根世界。
毛主席当年打天下一靠草根农民、二是抓住年青人,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大大释放了草根农民的力量才取得成功。今天鼓励创新,互联网是主战场,赢得草根的天下依然是未来的希望。
1994年,比尔·盖茨为了说明光碟的信息储存能力,冥思苦想找不到好的方法,最后把33万张纸码到空中,用起重机把自己吊到30多米高,坐在上面做演示,只有年轻人才会有这么疯狂的举动。
美国的创新管理大师熊彼特说过,创新实际上是由一帮坏小子主导的,他们是传统价值观的颠覆者。顺便说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历史上曾被视作“大逆不道”的同性恋群体,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地在北欧、美国等创新指数比较高的地方合法化,IT界同性恋人群占比似乎比别的人群高。2013年英国女王为计算机之父、著名的同性恋者阿兰.图灵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