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观察
互联网行业趋势分析 商业模式分析 行业新知 IT行业事件分析. 观察人,应该是以最敏感的嗅觉说出自己对互联网的感觉,有的是基于对产品的认知,有的是基于对商业经济的趋势。或对或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一种角度.欢迎关注与投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马斯克在线画饼机器人扩产百倍# ... ·  4 天前  
新浪科技  ·  【#曝苹果明年推出小折叠iPhone#】据“ ... ·  6 天前  
腾讯研究院  ·  腾讯司晓:拟合未来,选择比能力更重要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观察

共享洗车、洗车O2O和全自动洗车之间并非是竞争关系

互联网观察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8-01 18:02

正文

日前,在某门户科技板块有一篇阅读量近10万的自媒体文章谈了已经有些年头的共享洗车、洗车O2O的发展弊病,并指出两者和全自动洗车设备之间将呈现彼消此涨的态势进行演化。


这点我是很不同意的,就我自身对洗车行业观察来看,共享洗车和洗车O2O其实是填补便利市场空间的一种产物,而全自动洗车设备持有门店在其技术弊病和高端定位两者的绑定下,很难一时间推广普及,而整个市场就如同这位作者所言,是存在巨大普通需求和细分需求市场的,而共享洗车、洗车O2O就成了满足普通需求的一种产品、全自动洗车设备和拥有其的汽美店主导的还是细分市场。


 在没有品牌和忠诚度的汽车美容业,

为自助洗车让出便利市场

我们都知道过去人们谈论作坊式洗车店怎么讲———“一块抹布一桶水,三个伙计一个店”,这种因汽车保有量迅速填补简单洗修需求的小店到处都是,从乡村土路一直到大城市老旧城区,它的身影无处不在。

无论怎么包装和营销,你都无法逃避一个事实,中国的汽车美容行业除了一线城市掰着手指头能数的上来的真正高端店,其他店铺几乎都是没有资质和标准可言的,都是师傅带徒弟、廉价劳动力轮番换血的铁打营盘,很多朋友是盲目信任汽配师傅的话的,在出行前洗完车让擦车师傅检查一下胎压这种小事很多人都做,但是就这种“小事”很多顶着高端品牌的店铺都无法正确给你办好。

一次朋友就是上高速前让小哥测胎了压,本身胎压属于正常,结果被小哥放到更低,这虽然不是天大的错,但也是造成了潜在行车风险,这也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不要以貌取人”,那身工夫穿的人很多,但不是都专业。

这种无标准、无资质的普遍运营情况让消费者只敢托付一些如洗车打蜡这种一观即知道好坏的工作,就像很多中国无法被托付的行业一样,很多朋友并不是爱车玩车人士,也被这种情况逼迫成了专家。

而那些老客、熟客倾向于用经验教训认师傅,没有标准和底线和规则,陌生人之间信任无从谈起,只有这种靠面子和交情的东西才能获得优质服务。

所以,在庞大的客户群体量中,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为了一点安心就为品牌买单,洗车和一些简单清洁的活儿,哪里方便去哪里,整个行业运营都无从谈及用户忠诚度。而以方便和廉价为定位的自助洗车设备冠上共享洗车、O2O洗车名头推向市场,当然很多忙人不屑于自己动手,但是大部分人是愿意用一点时间和体力换取洁净的。


全自动洗设备仍摆脱不了人工和店面,

高端定位使其很难推广

很多人都知道机器这东西的不靠谱,虽然不能和买家电捡功能朴实的入手这种经验类比,但是在我观察中,全自动洗车设备还是有一定缺陷的。首先全自动洗车设备的故障率使它做不成无人看护的“快洗通道”;其次,其占有人工无法兼具其他业务进行效率营收。

其实就整体规模来看,全自动市场的占有程度各地不一,总体上还是偏少和高端,虽然价格上相比纯人工有了优势,但是其仍没有能摆脱人力,反而是在用机器效率带着人力效率和时间赛跑、尽可能用效率弥补人力支出。很多全自动洗车的地方在通道前后都配备人力,在前面配置人力为的是引导车主开进铰链轨道、提前简单清洗一下比较脏的车以免机器轨道被淤阻;在后面配置人力为的是拭干车身、气喷缝隙不留下水渍,整个过程需要的人工比“三个伙计一个店”多了2倍到3倍,忙的时候连老板都要上阵。

一般这种店铺当中还兼具保养美容等功能,虽然走的是高端路线,但是却是靠洗车客户群当中的大活儿挣钱,这种经营模式必然是大店才有能力铺陈的,既然拥有了设备、就要配套大的店面和更多人力,有了更多人力就得尽其功用,配合机器效率提高抹平支出、拉高利润率。

这种模式在中高端市场难以形成一定规模前,设备技术和经营模式难以更新换代,这种技术就难以普及和占有“伙计店”的生意,所以O2O和共享洗车才有潜力去依靠简单机械的铺设挣这一部分便利钱,而全自动洗车依然还是那个靠人工效率反哺的机器效率的细分市场服务者。两者很难说谁替代谁,因为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路线的,虽然两者功能有重叠且差异明显,但是全自动洗车的覆盖率远没有到达吞噬自助设备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