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描述了海归留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和心理状态。文章提到了海归留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的三种常见困境,包括百万投入却月薪七千、海外追梦绿卡难申请、全职子女坐吃山空等现实问题。文章还引用了LinkedIn发布的《2024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来反映留学生对回国求职的迷茫和焦虑。最后,文章给出了针对留学生求职的几点建议,包括明确职业定位及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技能、拓展Networking和多元化就业渠道等。
留学生在留学期间投入巨大,但回国后求职却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普遍存在的工作难以找到或薪资不理想等问题导致他们感到迷茫和焦虑。
文章描述了海归留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的三种常见困境,分别是百万投入却月薪七千、海外追梦绿卡难申请、全职子女坐吃山空等现实问题,反映了留学生回国求职的多元化挑战。
文章给出了针对留学生求职的几点建议,包括明确职业定位及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技能、拓展Networking和多元化就业渠道等,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应对求职挑战。
读书的时候想毕业,每天憧憬毕业后月薪大几万,出入超一线城市CBD,俨然一副职场精英的模样。
但真的毕业回国后,又开始回忆读书时的无忧无虑,完全不需要为求职而焦虑,每天只需要学习和玩乐就好了。
说好的“海归求职”光环呢?说好的“留学生”才是求职市场中的当红辣子鸡呢?
不少中产留子们在毕业后回归求职时才发现,回国之后的现实和上学期间的憧憬完全是天差地别,这其中存在的鸿沟完全难以逾越。
中产留子们的回国,大部分都会走向三种结局:
-
百万投入、月薪七千
-
海外追梦、PR之困
-
全职子女、坐吃山空
虽然憧憬很美好,但这三分之一的终局选择,才是绝大多数留学生的现实写照,是你,也是我。
顶着“海归高材生”的光环回国,原本以为等待自己的会是大厂Offer拿到手软,妥妥的“求职当红辣子鸡”...
但谁也没想到,自己遭遇的境遇,竟是处处碰壁,名企面了一两轮就没了消息,能发Offer都是一些规模一般或者偏小的公司,薪资待遇也是完全不达预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海归留学生们的真实毕业季归国写照。
在英国市场营销排名Top 1的名校攻读硕士学位的Z同学,一谈到自己的留学生活,就完全停不下来。一放假就欧美各国到处玩,青春的自由和文化的碰撞,让她的留学生活变得极其丰富。
然而,当她满怀期待回国之后,才发现自己那张“英硕”文凭,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并没有那么闪耀。
(Source: WSJ)
月薪七千的她,从原本到处旅游的快乐选手,摇身一变为间歇性发癫的社畜打工人。每每想到父母为自己留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投入近百万,自己却只拿到一份月薪七千的工作,她就感觉莫名其妙的心塞…
但除了心塞也没什么别的办法,毕竟现在国内除了第一梯队的名校光环或者STEM/AI那种热门香饽饽专业,
其他情况下,“海归”这个所谓的光环并不能为自己镀金太多。
A同学则不同,在读期间,她就坚定了自己在毕业后要留在美国的想法。事实上,她也的确做到了。
GPA 4.0、实务经验丰富、毕业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她,凭借着优秀的履历,在美国硅谷找到了一家头部大厂的工作,那自然工签也是小case。
但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工签在手,前途无忧”的选手,却时刻在绿卡申请中焦虑。
(Source: International Student and Scholar Services)
高昂的房价,极具不确定性的移民政策,让她感觉拿卡的希望渺茫;但在美国待了这么多年,又不想轻易放弃,虽然她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最终成功申请到绿卡的那位幸运鹅…
还有一类留学生,他们选择回国,并不是为了成为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或者“职场精英”,
只是想成为“全职子女”
。
中产留子们的背后都有相对资产殷实的父母作为后盾,C同学和H同学就是其中的两位。
回国后的C同学,本来想进军名企,好好作为一番。但处处碰壁后,又不想去薪资太低的岗位,他选择“在家观望”,等等看合适的机会。
(Sourc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H同学则是“继承家业”,在自家公司中找了一个适合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
但面对经济的不景气的当下,大部分公司的业绩都在走下坡路,原本丰厚的家底,也在渐渐被消耗。他们纵然无奈,却也只能自嘲自己是“坐吃山空的富二代”,不断探索破局的方法,寻找自己应有的方向。
这三种结局,如同一面镜子,是很多留子们归国后的命运轨迹。
原本高含金量的“海归”光环,似乎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似乎是很多留学生自我调侃的“海废”。
大学毕业生求职难,原本以为冠上个“海归”的光环,可以让求职这一难题得以解决,没曾想依旧没有太大作用,留学生面对归国求职的问题,依旧难顶。
豆瓣上的“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讨论小组,有5万多的海归留学失业者加入于此,大家自嘲自己看似“海归”,实则“海废”。
(Source: 豆瓣)
很多小组成员在这里分享自己毕业后求职或归国后遇到的一些困境:
对自己未来求职方向的迷茫,纠结于留在国外还是选择回国,以及憧憬和现实差距过大等等。
(Source: 豆瓣)
国内Top财经院校+欧洲商学院的双重buff,理想的工作模式是在一个studio里,做着像艺术家那样的工作。但在现实的毒打下,
职业目标从25岁前的电影导演,变成了29岁时的雅思老师…
(Source: 豆瓣)
在美国的时候,大家边界感都很强。但回国后,对于国内人际关系这方面,真的挺头疼的,明明关系很普通,却要装得很好…
(Source: 豆瓣)
如愿润出来,但在国外过得也并不好。年薪税后只有差不多20w,但物价却是国内的3-5倍。一年看下来,最多就是收支平衡,根本存不下钱。职业的天花板也很低,没有上升空间,已经开始纠结要不要回国了。
(Source: 豆瓣)
好歹是QS排名50的本科,但一个月薪资只有5K,税后到手只有3K。原以为有学历背景和四大咨询工作经历,跳槽可以顺利一点,但依旧处处碰壁。
(Source: 豆瓣)
这些虽然只是某几位的留学生的亲身经历,但却也是大多数留学生的缩影。
据LinkedIn发布的
《2024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显示,虽然在被调研的留学生中,有66%的留学生认为其回国就业存在一定优势,且有55%的留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信心;
但也存在高达40%的留学生对回国后的求职生活而感到迷茫和焦虑。
(Source: 《2024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且有65%的留学生在归国求职后,仍能感受到激烈的竞争压力;56%的留学生认为
薪酬不达预期
;37%的留学生认为
工作岗位匹配存在难度
;还有34%的留学生
对国内的就业环境感到不适应
。
(Source: 《2024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归国留子们仰天长叹:就业市场那么多的高薪机会,怎么就不能给我一个?!高薪大厂Offer的这等好事,何时才能轮到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