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懒道人
贫道姓吴名晞,道号懒云,驻锡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欢迎关注也欢迎咨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加坡眼  ·  在新加坡呆久了,回中国都不习惯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懒道人

再谈关于周制剂

懒道人  · 公众号  ·  · 2018-04-19 06:16

正文

昨天本公号的文章谈了我对于周制剂的几点看法和展望,几位市场部的小伙伴倒也认真阅读了文章,并且提出了几点意见商榷,于是就整理一下,今天再来谈一下关于周制剂的问题。


1. 目前国内除了早已上市销售的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周制剂福善美之外,还没有关于糖尿病、高血脂方面的周制剂口服药物,不过倒是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和医药电商的兴起,日本一周一次服用的 DPP4 抑制剂曲格列汀在患者圈里口口相传也是蛮风生水起的。


2. 由于现在对于曲格列汀的推广营销没有传统的正规渠道,都是私人行为的海外代购模式,也可以理解为一种 C2C 模式,因此无法看到我们传统医药营销领域内正规的市场行为。


3. 其面向患者的推广也并不是借用我们传统市场部所能想出的最大卖点 ——改善用药便利性、提高患者依从性,而是直接粗暴地向患者宣传——治愈糖尿病(也就用他们的话来讲:‘服用一个疗程后可以停药’)。


4. 从患者角度来理解,这样一种潜在可能的治愈糖尿病药物,虽然他们自己大多数都不怎么相信,但是也会掏出真金白银去尝试一个疗程,反正大不了没用那就还是回到原来的药物方案。


5. 曾经问了好几十个通过海外代购这个药品的患者,无一不是冲着治愈两字而去的,没有一个认为一周一次的方案能有多大便利,他们的理解只是一周一次的用法说明这个药物确实很强效,可能因为这样的强效才能实现治愈的目的。


6. 实际调研了这几十个用药患者,大家均一致表示一周一次服用并不是严格在每周的同一天来服用,只不过就是一周中想起来才会去服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在昨天分析的关于周制剂依从性确实会是一个伪命题。


7. 另外也看了日本代购的药品说明,在日本诊所或医院开具这个药物后,除了医生的处方取药外,患者还会拿到一张由药师开具的用药说明,这上面不是简单地罗列药品信息,而是用照片形式展示患者现在服用的药物,该药物每天具体如何服用,属于哪种类别的药物,简单地说明该药物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有什么生活注意等,非常详细。而这恰恰是我国目前的执业药师和医疗机构应该学习的地方。


8. 昨天也有小伙伴谈到了注射剂的周制剂能够改善患者对于注射的恐惧,我想今天再次补充一下。人对于注射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这样一种条件反射通过减少注射频次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妄图通过一周一次注射来说服不愿意打针的患者选择注射有点水中捞月的意思了。相反日制剂的注射剂倒是可以改变患者自我对于注射的恐惧的,因为现在注射装置越来越进步,注射恐惧最大的来源 ——疼痛感已经极大程度降低,一旦患者愿意接受自我注射,那么通过每天这样强化疼痛感减少的记忆训练是可以有效改变他们对于自我注射的认知。这样的患者在门诊中也经常可以见到会主动向周围患者推荐自我注射。


9. 那么问题又来了,小伙伴可能会说按照我这样的思路,岂不是每天自我注射 4 次会比每天注射 1 次更好呢?其实不然,注射毕竟是一种损伤,再怎么勤于更换针头、保护皮肤、操作正确,随着注射次数的增多,皮下损伤也会累积,这就会造成注射药物的吸收问题。所以将来注射剂的周制剂推广真正应该从患者角度着眼的应该是这点,而并不是什么表面上看来的减少注射次数。


10. 关于通过医生等专业人员向患者进行推广,很多市场部呆久了的小伙伴看了我昨天的文章后会轻蔑地说: “你不就是想说要给医生回扣才能推动嘛”。其实不然,且不论回扣是否合法合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对于道德的企盼是天生的,即使回扣合法,给与回扣也仅仅只能推动一时,就和嘀嘀打车发打车券一样,促销手段仅仅在促销期间有效,一旦停发打车券,不打车的立马就回归本来面目。真正要能够促进专业人员进行发自内心地为你推广,只有建立基于新型药品或方案之上的业务模式,这是一种“以工代赈”的思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