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驰1960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王驰1960

先前那点事儿第三部 29

王驰1960  · 简书  ·  · 2018-03-04 16:2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调查所工作这一段时间,搞了这么多项目,我深知调查所要想搞好,这不过是刚刚开始。

单纯搞市场调查,提取一手数据然后再进行分析加工,这种业务,技术门槛并不高,未来2、3年甚至用不了一年半载一定会有行业竞争者出现,而我们要想取得行业优势,必须从现在开始居安思危,尽快抢占制高点,并有先人一步甚至是六步的计划和准备。

虽然我搞的类似《全国人民看北京》这种项目看上去热热闹闹,短期效益也不错,但可持续性不强,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投机色彩,短期搞一搞还可以,绝不能够把调查所的业务发展寄托在这种“噱头”思路上,要想长足发展,必须寻找新的机会。

我当时的想法是,借助调查所面临的大好时机,进一步优化管理,快速实现积累,在适当时候抓住机会,向更高层面的咨询服务甚至是其它相关领域发展,形成多角度相互支撑的业务体系,确保在未来的市场发展竞争中,保持在国内绝对领先的位置和优势。

在1980年代末,老百姓最认的名号,还是“官本位”体制内的一些组织名称,这也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在法律不健全的社会环境下,这些官方机构,尽管办事效率不高,但起码在民众当中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信任度。

这源于人民群众对国家、政府、执政党的信任,也是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执政党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宗旨,得以在人民群众当中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老岩这个平台实在太好了,当时做的很多事情,都得益于平台的名称:中国**社会调查所。

这名称中的“中国”二字,紧紧抓住了当时人们对“国家机构”极度信任的心理,使得大家对调查所也赋予了极大的信任,可以说这是调查所能够如此顺利的开展业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只要我们坚持做好每一个项目,维护好这种信任度,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调查所快速升级、转型并向多角支撑的方向发展。

反大锅饭、优胜劣汰的管理制度,让调查所充满活力和激情,只要进一步优化管理,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就可以很快达到预期。

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

在调查所,有一个以老孙为首的工作团队,和当时的全国“妇联”联手开办了全国妇女干部业务进修班,聘请了很多学者,为这些干部做短期培训。

大概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一期短训班开课。

有一次,老孙和我提起,原来安排好北大社会学王老师的授课,因老师本人有事缺席,希望我这个社会学系毕业生替补一下,代王老师讲一次课,讲课时间上下午合计六个小时,内容是社会学概论。

这是一个难题:

第一:读大学的时候,这门课的授课时间是54个学时(一学时约50分钟),如果把授课时间压缩到九分之一,如何取舍?

第二:虽然我以前在农机院给电大备考补习班讲过课,但那是义务服务,大家相互熟悉,讲好讲不好都无所谓,加上我也处于高考临战状态,内容几乎倒背如流。而对这此培训班要求的社会学“浓缩型”讲座,能否讲好,确实没有把握。

第三,到调查所工作这么长时间,一天到晚紧紧张张,难得有机会读书,心也有些野,如果回过去给人家讲理论,确实没有把握。

第四,大概前后就给两天多一点的准备时间,时间有一点紧,确实没把握。

我对王教授很熟悉,也了解他的一些讲课特点,虽然在专业上我和人家相距甚远,但我觉得在语言表达上,我不比他差。

讲课,表达很重要。在北大有很多教授,确实很有水平,但唯独在表达上,确实如“壶里的饺子,有货倒不出来”。

“救场如救火”,去不去已经由不得我了,老孙他们找我当替补老师,确实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我必须伸手帮一下,而且一定要把课讲好。

回家以后,我翻出来还保存的社会学的听课笔记,浓缩成教学卡片,然后依据卡片上的线索,找到几个参考书目,两个晚上下来,算是准备完毕了。

就这样我被“赶着鸭子上架”,走上了妇女干部培训班的讲台。

六个小时的课讲下来,我自己感觉大家听得很认真,很专注,从讲台上感觉,还是不错的。

老孙给我伸了个大大的拇指,他们几个负责培训的人,二话不说,拉着我出去下馆子了!

饭桌上,老孙给我谈了谈他的听课感受:

第一节课他很紧张,怕我讲不好,出问题,坐在下面随时准备出来圆场;

十五分钟以后,他放心了,没想到我几乎全是背讲,不看教案,相当娴熟。

半节课以后,他被我的讲课吸引,居然忘记时间;

第两节课,课题气氛轻松、活跃,学员爱听,也听得明白,掌声一直不断;

到第六节课,他本人都听着入神和兴奋,觉得自己也开始喜欢社会学了。

我不知道他是故意甜乎我还是真心实意,毕竟台下听讲的妇女干部们水平不高,比较容易对付,加上我年轻长得不算难看,颜值上对她们应该有点吸引力。

不过经过这件事以后,我对走上讲台讲课有了一些感觉,只要准备充分,我自信,我会成为一个非常不错的课堂讲课老师,虽然我的水平确实很难达到我期望的那种程度(讲得好未必水平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