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量更新背景下,基于脑科学、心理学、规划设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切入青年视角、重视青年需求,引入神经科学方法客观测度评估青年群体的空间需求与感知,提出适应于人群精细化需求的循证设计指引,促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落地。
作者 | 袁媛
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
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青年的权利保障和社会参与问题一直是重要的国际议题。20世纪末,青年友好型城市(Youth-friendly City)被提出。2000年后,联合国不断强调青年在可持续城市化中的作用,国际上多个城市明确将青年友好作为城市战略导向。随着我国城镇化逐渐步入中后期,各地对青年发展型城市内涵和空间建设供给策略认识在不断深化,青年发展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2000-2020年,青年发展工作正式被列入城市政策工作。2020年以来,《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正式提出推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和制定建设目标。
目前,在此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特别是融合多元大数据等很多新的科学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引入神经科学实验的实证,如何了解年轻人偏好、测度其需求,并融入到规划设计指引中。
人类的群体和个体生活在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建成环境中,并对环境产生感知。这个感知来自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神经系统可以处理感官的信息再反映到大脑,让大脑整合这些环境的感知信息。人通过神经系统和大脑整合的信息对环境作出适应,这种适应行为反作用于建成环境,可以为规划设计提供很好的指引。即形成“建成环境”-“环境感知”-“人群-神经系统”-“环境行为”的闭环。
在此背景下,可以采用学科交叉的视野。比如引入神经科学的方法,即将脑科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学科边缘领域融合的交叉学科,探究人体神经回路如何感受世界、实施行为。如果从神经机制的角度可以解释人群与地理环境的交互作用,结合我们大脑和自主神经系统的监测,对人类的健康机理进行紧密的连接和分析。切入到青年发展型城市研究视角上,可以引入交叉学科的方法、视角,研究不同城市尺度的建成环境如何对青年人群产生感知行为,最后做出更好的规划设计指引。
利用神经科学测度仪器与实验方法,收集不同外部建成环境对人体感知影响的生理心理信息,用以在规划设计的早期预测这种影响;对建成环境现状评估,开展针对性改善的循证设计,形成精细化、科学性的更新规划设计策略,促进规划在高异质性环境和差异化人群中有效实施。
在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建成环境中,如何客观测度青年人群的需求和偏好?在建成环境存量更新规划设计中,如何满足青年发展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重要人才聚集地,随着经济活力和区域一体化程度逐步提高,为了给港澳和内地青年提供更好的经济制度环境及交流融合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为青年人才的教育、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8个大湾区地市,开展“青年发展型(友好型)城市(区县)”建设,青年与城市共成长、共发展已成为共识。
广州也是青年型城市,平均人口年龄35.4岁。“七普”数据显示,广州15—34周岁青年人口约71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8.2%。广州“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加快成长成才。2019年,将南沙新区作为粤港澳青年共融共创的特色示范区,优化青年友好发展环境。2024年,广州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街区、园区、社区,打造青年特色场景,吸引青年聚集发展等。
在广州的城市更新实践中,我们融入青年发展理念,引入神经科学实验方法,开展了青年发展型城市更新的规划研究,主要聚焦三个类型,分别是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研究、蓝绿空间视觉特征的注意力和情绪效应研究、微改造建筑立面对情绪影响及设计研究。
| 关键空间节点识别
在对广州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的关键节点识别中,我们进行流动性评估,选取了广州市越秀区的环市东路,这段步行半小时的路段非常有代表性,涵盖了商业空间、单位大院、城中村、公园等不同类型的建成环境。
识别结果显示,老旧社区街道、活动空间中,环境发生显著转变的节点是影响情绪唤醒水平的主要因素。空间开合程度转换、视觉景观转换均会引起情绪生理信号的显著波动。如街道与隧道链接处、城中村入口、公园入口。关于步行交通的安全性,对于机非混行、密集车流容易感到压力和不安。并由此提出对老旧社区街道空间和活动空间的改造策略。
| 关键空间场景偏好
根据老旧社区街道、活动空间原型,筛选多种改造意向场景,利用眼动追踪实验与半结构化访谈探究青年群体的环境偏好,从而指引实际规划设计。
研究发现,活动空间中,青年人群更侧重于色彩设计和活动功能形式丰富、设施可玩性高的空间,眼动热点集中在活动设施和周边环境要素上,更关注空间整体环境氛围。街道空间中,青年群体倾向于商业元素丰富以及有慢行道设置、绿化丰富的步行空间,关注热点主要为街道绿植、街道小品和慢行道设计,且注重视觉体验和街道活力。
#.2
城市蓝绿空间视觉特征研究
在研究中,我们招募高校在校学生作为研究人群,在高压的学业和“内卷”氛围下,高校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而广州的蓝绿空间资源非常丰富,研究如何将广州的蓝绿景观作为一种日常疗愈景观,更好发挥促进青年心理健康的重要“自然处方”和环境资产作用。
| 研究设计
将广州蓝绿空间的空间类型、观赏视角、视觉特征指标都进行了分类,让青年人戴上眼动设备,关注其注意力和情绪的变化,因而判断怎么样的蓝绿空间才是最受欢迎的。
| 研究结果
不同类型空间的差异:公共活动型水岸总注视时间和愉悦情绪显著多于生活服务型水岸,对较高焦虑水平的青年的视觉信息加工刺激作用相对更大;
不同观赏视角的差异:步行视角引发更多大脑思维活动和认知负担,驻足视角对情绪效价和唤醒的作用更强;
不同视觉特征水平的差异:中植被密度的滨水空间引起更多注视点和愉悦感,高植被密度的滨水空间引起更长的注视、更大的平均瞳孔直径和更低的视觉搜索行为。两层、三层植被结构层次的环境触发的愉悦感更高。低水面可视度环境,主观愉悦感最强,增加视觉认知负担和搜索行为。
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结果对城市蓝绿空间设计也有一定的指引作用:需要考虑青年群体的心理特征,加强公共活动型水岸对青年群体的焦虑缓解和情绪疗愈作用。步行和驻留场所设计应满足不同的注意力分配和情绪需求。优先考虑通过对不同空间类型、不同行为视角场所,有针对地优化植被结构层次、植物搭配。
#.3
城市微改造建筑立面研究
| 研究设计
“微改造”推动着建成环境品质精细化提升,关注立面有利于打造健康导向和全龄友好的城市环境。神经科学方法有利于建成环境循证设计,为青年友好和舒适的城市更新提供依据。选取广州小区的建筑立面进行研究,构建多类型图片数据库并进行分类,从完整度、秩序性、改造风格和绿化配置四个角度对已经改造和未改造的立面做生理指标测度和报告。
|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主观偏好和前额叶激活上,立面完整度与秩序性增大时,总体呈现被试的主观积极感受评分增加,大脑激活度缓慢变低,表征为相对放松和喜欢的状态。当立面经过翻新和外饰精细化整修,更加完整和有秩序感时,青年女性的积极感受和放松程度更可能增加。
视觉感知上,门窗、文字、彩绘、雕塑等创意元素最容易成为视觉焦点,吸引青年人的关注与阅读。色彩强烈的立面更能引发视觉感知。而脏乱破损、元素杂乱、文字较多、绿化覆盖杂乱的立面可能增添视觉负荷,引发负面情绪。
在完整度方面,修整去除墙面明显的脏乱痕迹,修缮破旧的窗台,减少杂乱要素,兼顾留存街区自然发展的风格;
在秩序性方面,老旧小区中整治三线,更换陈旧的铁丝网,使用统一整齐的立面材质和外饰风格,让排布元素具有平缓的韵律。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传统风格的窗格,修缮和突出原有特征;
在改造风格方面,老旧小区应避免居住区立面元素过于复杂;历史文化街区优先考虑维护纹样、屋顶或传统彩绘等原有图案要素,精简、谨慎地使用创意文字和高饱和色和大片文字覆盖。
在存量更新背景下,基于脑科学、心理学、规划设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切入青年视角、重视青年需求,引入神经科学方法客观测度评估青年群体的空间需求与感知,提出适应于人群精细化需求的循证设计指引,促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落地。
未来,希望探索更成熟的实验范式,推动VR结合眼动和脑成像成为调研手段。调动青年群体积极性,促进参与城市社区建设。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行业动态 | 2024年大湾区规划论坛:青年发展,未来城市
学术对话七:县域发展如何回应青年诉求 | 规划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