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博指数
清博是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服务商。目前已有6大SaaS平台,用户数51万+,覆盖新媒体运维、产业研究分析、行业趋势洞察、融媒体运营等多项服务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一文搞懂 DDR 内存原理(值得收藏) ·  21 小时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详解 Java 操作 ...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微软 WSL 2 将在未来支持 Arch ... ·  3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OpenAI 放大招:宣布免费开放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博指数

大厂人设再“翻车”,形象危机怎么破?

清博指数  · 公众号  ·  · 2024-05-09 17:45

正文


近日,一场由某大厂公关副总裁所发短视频引发的舆论风暴席卷了网络。她在视频中提出的“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强调雇佣关系而非个人情况等职场观点,迅速登上热搜。5月7日,该公司港股下跌2.35%,“六个字让公司股价蒸发了60亿”成为网民、自媒体传播热梗。目前,该抖音账号已删除相关视频,当事人也通过微信朋友圈道歉。

图1 抖音账号截图


这一事件不仅突显了职场文化的多样性和变迁,更引发了人们对于青年职场心态与网络舆论环境的深度思考。


01

当代青年四种
典型职场心态


平衡追求者: 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他们追求着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不忘关注家庭、个人健康和兴趣爱好。这种平衡追求者的心态,在网络舆论中会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势,倡导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常常反对要求员工为了工作放弃生活或过度牺牲家庭的言论。


价值冒险家: 显著特点是对于职场价值观的多元化追求。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拥有各种不同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会在网络舆论中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的态势,他们可能会就不同的价值观进行讨论和交流。


意义追寻者: 不仅仅是追求物质回报,更注重工作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价值的意义。这种意义追寻者的心态在网络舆论中会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他们可能会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成长经历和社会责任感,激励更多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成就感。不认同将员工“工具化”的管理理念。


创新倡导者: 青年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求新精神,在职场中可能会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法,积极尝试新的技术和工具,推动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02

大厂管理者VS打工人:
职场心态的撕裂

曾几何时,互联网大厂是国内先进管理的样板,引领着国内企业文化、职场生态的转变。但近年来,从“能够996是修来的福报”到“人应该活到老干到老”,互联网大厂高管的“奋斗论”接连引发争议。究其原因,当代青年的职场心态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等成为新风潮。而这与部分大厂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形成了撕裂,甚至对立的局面。当争议出现时,此种对立极易从企业和员工,扩大到企业与公众间,使得企业失去了与公众良性沟通的机会。

图片由AI生成



03

扁平化管理
与“权威”的失落

我国职场保持了严格的等级结构,这种对权威和资历的尊重,建立了稳固的工作秩序,但也容易阻碍员工对上级决策的质疑。互联网大厂曾被公众津津乐道的“扁平化管理”,也在近年来逐步走下神坛。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传统的权威式管理开始在一些大厂中复苏,高层管理者的声音和决策往往成为企业内部的风向标。然而,这种权威式的管理方式与当代青年的职场心态存在较大的差异。与“让专家不要建议”相似,在青年人自我表达、创新意识觉醒的当下,强硬的职场管理风格遭到诸多质疑。


本次事件发酵过程中,该公司被爆出公关全员做短视频“内幕”,不做的就辞退或拿低绩效的管理手段遭到质疑。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破亿,登上热搜榜。 舆论场中厌恶、愤怒情绪交织,占比超过六成。

图2 情绪分布图(数据来源:清博智能)



04

大厂人设“翻车”
何解?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职场心态的转变,给企业舆论管理带来极大挑战。


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 一个公司对待员工的态度和应对危机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对该公司的看法和舆论的倾向。而职场心态与企业文化则会影响到组织和个人在舆论场中的表现和应对方式。因此,企业在设计和实施职场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文化特征和公众舆论的倾向。尊重和利用这些文化动力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构建内部和外部的正面形象,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尊重公众情感与价值。 注重情绪价值、强调个人感受的年轻人不仅是互联网深度用户,也逐渐成为职场主力,支持“没义务了解个人情况”“没必要考虑员工家庭”等冷漠言论,不仅会引来“00后整顿职场”,也会让企业陷入舆论漩涡。因此,在品牌传播或舆论危机应对时,都需要考虑公众的情绪和感受,以更加人性化、情感化的方式发声。“霸总”式单方输出的表达方式,员工工具化的冷漠言论,都容易引发公众反感,甚至以点带面上升至对企业文化、职场氛围的负面舆情。


真诚”永不 过时。 近年来,企业“一号位”、“领头者”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与网民直接交流越来越普遍,雷军、李斌等业内大咖的实践效果甚好。但此次大厂人设“翻车”也说明了,与制造对立与话题相比,“真实”展现个人魅力与企业形象才是长久之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事件当事人在道歉时提到“在发布短视频之前,她没有事先征求公司意见”。因此,在鼓励员工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企业宣传的同时,也需要制定明确的社交媒体管理规定,规范员工言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