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生物技术网
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官方微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连续抽出 3L ... ·  9 小时前  
肿瘤资讯  ·  2025 ASCO GU | ... ·  昨天  
医学影像沙龙  ·  学会这个,诊断肋骨骨折不再难! ·  2 天前  
医脉通临床指南  ·  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2024 ILCOR ... ·  2 天前  
赛柏蓝  ·  6.24亿|国资再出手,收购两家药企股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生物技术网

谭铁牛院士:向生物学习 开启模式识别新突破

中国生物技术网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5-17 13:05

正文

人们在观察事物或现象的时候,常常要把各个相似的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事物或现象组成一类。例如一个数字有不同的写法,对一个人来说,某一种写法虽然没有见过,但大脑却能自动将这个字识别出来。

这种模式识别行为虽然人们早已司空见惯,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看来,它却是人类最重要的智能行为。而机器模式识别能力则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机器智能类人的程度,成为人工智能的核心内容之一。

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中,机器的模式识别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特定领域取得了成功的应用,但是,现有模式识别方法与生物系统相比依旧存在显著不足。

“当前,一些面向特定任务的模式识别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有的性能已可与人媲美。”谭铁牛说,““但通用模式识别系统仍然任重道远。机器模式识别的瓶颈主要集中在鲁棒性差、自适应性差、可泛化性差三个方面。”

通俗来说,目前的模式识别技术还不够“皮实”。比如,遇到局部形变、光照变化、遮挡、凌乱背景、尺度变化等干扰,机器就很容易出错;机器也不会像人类一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是要进行大样本的训练。

在谭铁牛看来,这些瓶颈的突破口还要到自然界中去寻找。“向生物学习,开展生物启发的模式识别,有望实现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的新突破,达到对不同任务无缝切换、对环境自主适应、对知识凝练抽取等目标。”

他所提出的生物启发的模式识别,就是要向生物模式识别系统学习,充分借鉴脑科学、认知科学乃至心理学的先进成果,突破现有理论与方法固有的局限性,实现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譬如,在谭铁牛等人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受到人脑长短时记忆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多模态记忆网络,通过引入注意和记忆机制模块,对具有时间依赖关系的多种模态长序列进行建模,应用于诸如视频描述生成、智能对话等领域中。

又比如,人类能够将某种知识或者技能迁移到另一种相似的领域中,在已有知识的辅助下,新的学习任务只需要很少的训练就能达到不错的效果。这种迁移学习的能力也受到了模式识别领域学者的关注,科学家试图模仿生物从熟悉领域到陌生领域的学习方法,构建跨领域跨模态迁移学习的模型,充分利用大量旧的已标注样本和当前少量标记数据来训练新模型,解决新问题。

“总之,模式识别是智能化时代的关键使能技术。”谭铁牛最后说,“向生物系统学习,开展生物启发的模式识别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创新空间与发展前景。”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 500字以上 ,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 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微信公众号: 中国生物技术网

回复关键词 热点 ”可阅读 热点专题文章,包括“施一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和“健康”

热文TOP10(统计周期:2016.5.1-2016.7.10)

直接点击文字 即可浏览!

1、 PNAS:午睡会增强记忆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