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雷思海
雷思海的公众号,在这里与朋友们谈谈政经、趋势、道以及更多......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雷思海

乌克兰此战,一场决定大国方向的突袭

雷思海  · 公众号  ·  · 2024-08-10 16:2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乌克兰军队向俄罗斯本土发动突袭的情况,占领了库尔斯克州大片土地,并重点强调了库尔斯克核电站的战略意义。文章还讨论了乌克兰此战的目的和影响,包括扭转摇摆的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证明自身价值和影响全球地缘格局的方向。同时,文章也提到了美欧对乌克兰的支持和可能的资本市场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乌克兰军队向俄罗斯本土发动突袭。

乌军占领了库尔斯克州大片土地,其中库尔斯克核电站成为重要的战略要点。

关键观点2: 乌克兰此战的目的。

乌克兰旨在扭转欧洲国家的摇摆立场,证明自身价值,并影响全球地缘格局的方向。

关键观点3: 乌克兰突袭的影响。

乌克兰的突袭可能使美欧更加坚定支持乌克兰,影响大国战略方向和资本市场。此外,乌克兰的这场战役行动价值也可能改变美欧的民意和对乌克兰的认知。


正文

一周之前,恐怕没有人会想到,乌军大部队会向北攻入俄罗斯本土上,打出了一场近万人的战争。

目前,双方的各种信息显示,乌军已经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占领了500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

在很多人眼里,乌克兰此战,依然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这也难怪,因为它的战场目的,确实有限,乌克兰不可能得到俄罗斯的土地,哪怕它打进去了,也守住了。

其实,这场战,乌克兰打的不是土地,而是大国的选择,是 2025年的全球政经大方


------

首先,说说乌克兰为何选择库尔斯克。

整个俄乌边境区域,从乌克兰的四个州,到俄罗斯的库尔斯克。 都是大草原与冲击平原地带,易攻难守。没有天堑,没有高山,也没有特别大的河流。


在库尔斯克,可以搞大兵团的机械化对垒,一决雌雄。比如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与德国在这里打了一场著名的坦克大战。

德军与苏联红军共出动了近8000辆坦克。参战双方共投入了约280万名士兵,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5000架,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最大规模单日空战。

战场超广阔可见一斑了。所以,库尔斯克这个地方,是很难防守的。进攻一方,可以狂轰滥炸,守方就很难受。所以,吴军一进攻,就势如破竹。反过来,俄罗斯若反攻,则乌军也会很难受。


但是,半个世纪之后,这里却突然有了一个地方,堪称军事上的易守难攻。

那就是库尔斯克核电站。这个核电站当年是按照苏联最大规模的核电站来打造的,因为俄罗斯西部对电力的需求是最大的。

尽管后来缩水一点,但库尔斯克核电站仍然是俄罗斯最大的核电站之一,担负着俄罗斯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十几个州的电力供应。因此,这个电站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旦占领这个核电站,那么,乌军在库尔斯克就有了重要的防守重地,且极大影响俄罗斯的民生与经济。


这一点,俄罗斯是很清楚的。所以,在战争之初,俄罗斯就占领了乌克兰最大的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不但控制了乌克兰的20%的电力,同时也拥有了一个乌克兰不敢轻易攻击的地方。

核电站出问题,那就是人神共愤的了。同时,在某些时刻,核电站本身还是一个威慑,因为,核电站出了大事故,其后果远比一颗战术核武器严重的多。


这一回,乌军是有样学样。最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或是拿下库尔斯克核电站。并以此为重要的防守重点区域。俄罗斯则会因为核电站敏感区域,一些重型武器则无法发挥作用。


-----

如此,则乌克兰会在库尔斯克,立住脚跟。

并以此威慑南部的俄罗斯军队,同时保持对在乌克兰境内的乌军,顺时针南下包饺子的选项。

乌俄地区都是北高南低,所以,从北往南打容易,从南往北打很难。大熊打吴国,也是从北部进入,原本起来白罗斯能够从北方配合,但是白罗斯很快就退缩了。现在乌克兰的常规力量,有F16与海玛斯的加持,已经地面与空中优势双有。

乌克兰此战的目的,就是要打出这样一把尖刀出来。扭转4年来一直被俄罗斯军队压着打的态势。


那么,乌克兰要这么一把尖刀,做什么?

是要扭转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的摇摆立场。而之所以摇摆,乌克兰认为,一是自己这几年来战场上没有建树,援助确实给了很多,但是大反攻打不出来;二是美欧一直担心核武器开扔,毕竟对方是核武器第一多的国家,美欧的恐惧之心仍然还在。

这已经有了苗头。

美国大选出现变数之后,乌克兰基本已经淡出了世界的最关注问题的视野。

欧盟,俄罗斯,都在做未来美国新总统上台后的设想,比如俄罗斯与乌克兰重归谈判,也许乌克兰会在各方的交易之下,割地换和平。比如特朗普,他 多次表示,如果再次当选总统,他可以在一天内解决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 他说:“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正在死亡。我想让他们停止死亡。我会在24小时内完成这项工作。”


6月与拜登总统辩论时,特朗普声称:“如果我们有一位真正的总统,一位了解……受普京尊重的总统……他绝不会‘入侵’乌克兰。”

对乌克兰支持居第二位的德国,最近也出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比如要减少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

乌克兰明白,自己无法在战场上拿到的东西,或者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那么,未来美国若共和党上台,自己就很有可能被交易掉。

所以,要为此一搏,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美国谁当总统上。

如何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

风浪越大,鱼越贵。


------

这大概是这场突袭的最主要目的。

目前, 乌军已占领20多个居民点,占领面积近千方公里。明面上,乌军已投入了2个旅,3000多兵力。但后续梯队超过4000人,继续在边境区域集结。 这样就是近万人的战役了。

这个可是从没有过的局面。俄罗斯估计从来没想到,要在本土打一场敌国万人侵入的战争。

所以,乌克兰这次的突袭,开创了几个第一:

第一次有外国军队成建制的大规模侵入俄罗斯这个核大国。

第一次在俄罗斯的领土上发生近万人规模的军事战役。

如果再占领库尔斯克核电站,在俄罗斯境内维持一定时间的军事存在,那么,乌克兰的这场战役行动价值,可能对美欧俩说,就非常的贵重。


其实,欧洲的恐俄症是很长久的,从苏联打败德国之后,西欧就有强烈的对俄惧怕之心。

尤其上世纪80年代,苏联对美欧的战略,由守转攻之后,西欧最害怕的就是苏联的钢铁洪流,从中东欧的平原上,碾压过来。

对于一个常常心怀恐惧的人,最吸引他的东西就是勇敢。

恐俄的西欧,将可能因为这场战役,看到乌克兰的更大价值。 当然,美国更是如此了。其实,美欧都有非常重视英雄主义的民间文化,乌克兰此战,很能打动美欧的民意。

这样的“英雄好汉”,必须要成为我们的人。

如此的话,那么4个月之后,无论老美是谁上台,恐怕都难以把乌克兰交易掉,哪怕是最爱交易的共和党人。

而全球地缘格局的方向,就会很大概率,朝着有利于乌克兰的方向去走,美欧可能会选择更持久的支持乌克兰。届时,东方大国 选择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凸显。东大与美欧的经贸关系,或可以维持在稳定为主的局面上。

美欧的资本市场,可能会获得新的喘息与休整时间。


其实,这两年,美欧资本市场的上涨,从外部地缘的角度来说,是全球的钱,逆向大流转的结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