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顾子明说
从大历史的角度推演国内外时政事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顾子明说

比会议缺席更惨的,是被人忘记

顾子明说  · 公众号  ·  · 2025-02-21 21: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依次入席,就是宣告命运。


能出席的大佬,未来一段时间发展势头良好;坐到C位或受邀发言的,更将获得重点扶持。


如果咖位到了却没能出席盛会,难免有传言说他未来要倒霉。


至于会场之外都没出现的那位,大家推测他今年应该在上幼儿园了吧。( 《早知今日拉清单,何必当初闹得欢》


然而 被人发现没出席也算是另一种出席 ,说明还值得关注,哪怕真要倒霉了,总还有体量地位。


真正惨的,是哪些大家躬逢盛会时不被想起的角落,比如房地产。


进入2025年已经50天,新闻联播没一条提到房地产相关的消息。


可就在刚过去的2024年,这类消息几乎是每月一报,并在最后两个月各出现了一次“房价止跌回稳”的消息。



新闻可以是战报,而战线可以从词频分析


21年22年还在口罩之中,23年受口罩的后续影响。大家坚信“只要口罩过去,总会涨起来的”。然后24年猛然发力撑起。


如今,正如小镇在去年年中时推测的,“会像22年放开一样,一夜之间停止托举”( 《房价会“坚守三年,一夜放开”吗?》


昔日小甜甜如今成了牛夫人,当然是因为眼里有了新欢。


90年代末讨论产业政策时,在汽车制造和房地产中选择了后者作为支柱产业。


如今,随着新能源车的全面崛起和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新的一批支柱产业已经冉冉升起。


词频冷热的背后,是我国支柱产业的世代更替,反映了产业升级取得的进展


去年3月,小镇就提到民营经济在创新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号召大家在相信国家机构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 《中国人,需要又一次站起来》 ):


中国大量民营企业具有应用、整合甚至开发尖端科技产品的能力 。”


民营机构在从‘技术到应用’和‘从应用到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末端有着国家机构难以匹敌的敏感度与灵活性 。”


“为人民负责,为国有资产负责,是国企的优点,也是国企固有的局限性。 对未知的探索,还是要靠不计得失的爱好者和自负盈亏的冒险家 。”


深度求索的突破和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就是最生动的注脚。


如今,我们正好赶上了支柱产业接力赛交接棒的时刻。 产业巨头的新旧交替,也许不远 。而个人也要能认准机会,让自己的发展能借到国运的力。


其他链接

朝局抽风,妙计成空

你不双赢,我就躺平

小龙腾飞,倚仗真龙

媒体想拱火,我们别上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