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父母志
这里是家庭教育与自我提升的补给站,美好家庭的打造地,爸爸妈妈学习、思考、放松的后花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强国  ·  你的“好奇心”,我们来守护 ·  2 天前  
福州日报  ·  教育部:这些名称不再使用→ ·  3 天前  
NBS十八生活  ·  2027年高考 最新公告! ·  3 天前  
FM1031济南交通广播  ·  山东大学停招土木工程等27个本科专业,撤销书 ... ·  3 天前  
东莞本地宝  ·  2025四六级查分时间+成绩查询入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父母志

河南第一懒人,23岁懒死家中,我彻底明白那句忠告: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让孩子从小过得“太顺”!

父母志  · 公众号  · 教育  · 2024-11-09 07: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讲述了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不能过度溺爱孩子、要适当让孩子吃苦、培养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对抗挫折的能力等。文章通过多个故事来阐述这些观点,包括一个关于父母纵容孩子导致孩子堕落的故事,以及一个关于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的故事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父母不能过度溺爱孩子,要适度给予爱和自由。

父母要明白爱是有节度的,过度的爱只会让孩子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无法面对挫折和困难。

关键观点2: 父母要培养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从小承担自己的责任,包括日常家务、错误后果等。同时,要鼓励孩子为人生的大小事做决策,并对决定的每个结果负责。

关键观点3: 父母要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制定目标、规划时间,培养孩子自律的习惯。同时,要教会孩子管理情绪,遇到问题及时沟通,不要压抑自己。

关键观点4: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逆商,即对抗挫折的能力。

父母要告诉孩子遇到困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对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父母也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和引导。


正文

青春期是孩子变为大人的转型期,

是孩子变优秀的关键期

也可能是鸡飞狗跳的叛逆期,

青春期的烦恼怎么安抚,

亲子矛盾加剧了怎么办?


11月11日19:00 ,点击 预约 直播间

家庭教育专家金琰老师给家长们支招

▽▽▽

作者 | 枳为橙

来源 | 中学生听书(ID: tingshu2018)


郭德纲曾在相声中,讲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吃亏要趁早,一帆风顺不是什么好事,从小娇生惯养,连狠话都没听过,走到街上谁瞪他一眼都受不了。”


然而现实太过扎心,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时,已经走了很远的路,栽了无数个跟头,酿出了不少祸端。


更加残酷的是,有多少父母,总想着为孩子遮风挡雨,包揽全部,却不曾想,失去了原则的爱,正是摧毁孩子意志,导致其坠入深渊的源头所在。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

就是在无底线纵容中养废了孩子


最近偶然刷到一则故事,令人唏嘘不已:


河南信阳的一个家庭里,一对夫妇在儿子出生后,对儿子极尽疼爱,想尽一切办法,竭尽所能地宠着孩子。


为了能让孩子常伴身边,他们给儿子起名为“杨锁”。



为了能让儿子活得轻松,他们一味地纵容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希望能免他苦、免他累。


就连走路、吃饭这 种最基本的行为,他们都怕孩子从中受累,尽可能地帮助儿子完成。


当同龄的孩子学走路时,他们害怕儿子磕着碰着,每天出门都把儿子背在身上。


在孩子八岁之前,父母还会时常用箩筐或担子轮流挑着他,避免让他费一点力气。


在别家孩子已经开始上学的年纪,夫妇俩在亲戚邻里的劝说下,才终于决定把孩子送去学校读书。


由于常年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平日里所有的事情都有父母替他完成,所以上学后的杨锁,连作业也不愿意写,老师一旦批评他两句,他就回家向父母哭诉。


父母得知儿子在学校受到严厉管教,不仅不教导儿子,还跑去学校希望老师对孩子温柔点。


一开始,杨锁也想分担下家里的琐事,试着干一些活,可父母看到后,都拦了下来,担心累着孩子。


孩子长大的路上,他们不忍心对儿子责备一句,也不愿看到儿子受一点委屈。


所以当儿子冒出“不想上学”的念头时,夫妇俩也任由孩子辍学回了家,继续在他们的宠爱下生活。


杨锁十多岁时,他的父亲不幸因病离世,家里全靠母亲一人维持生计,可母亲依然倾其所有娇惯儿子,她每天在外忙碌,忙完回家还要照顾儿子。


后来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实在无力承担家里的活,便叫儿子帮忙,却遭到了对方拒绝,为此还跟她大闹一场。


几年后,杨母也因身体原因离开了人世,随后毫无自理能力的杨锁就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实在没钱的时候就去邻居家讨饭吃。


堂哥知道他的处境后,本想带他一起去工地干活赚钱,可他却因为怕晒溜回了家。


后来又有人给他介绍了饭店的工作,他也因为怕累偷懒,丢了工作。


就这样杨锁又回到了自己家里,有人送来菜和肉,他也懒得做饭,有现成的东西就吃,没有就睡觉。


时间一天天过去,某年年底,堂哥担心他太久没吃东西,前去家里探望,却发现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停在了23岁。


此事在当地流传后,网友们称其为“河南第一懒人”,很多人感慨万千,这个悲剧也给了不少父母警示。


不禁想起一个观点:

“父母不能太顺着孩子,很多不听话的孩子都是被父母宠坏的。


爱就像营养一样,爱孩子是必须的,但是爱到一定时间要有节度,若是超出了节度,就会让人‘营养过剩’,只会害了孩子。”



世间万事,唯有把握好尺度,掌控好分寸,才能让事情发展按照自己计划的那样,得到一个称心如意的结果。


教育也是如此,当父母的爱失去了原则,当父母包揽了孩子人生的所有责任,孩子就会像温室里的花朵一般,经不起半点风吹,受不了一丝雨淋。


一旦他走出温室,离开了旁人的庇护,将会不堪一击。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在无底线的纵容中,养废了孩子,结出了苦果。


娇惯孩子的源头或许是满心守护的爱,但永远别忘了,过分娇惯的结果往往是满目凄凉的痛。


父母不可不知的真相:

你不逼孩子一把,迟早将他推进痛苦的深渊


演员宋丹丹在一档节目里,讲过一句很深刻的话:

“少年得志跟中年丧妻、老年丧偶是一样背的一件事。


太早了,在你完全还不明白人生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你太顺利得到太多,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


仔细想想,的确如此。


一个人在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对这个世界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时,很多事情怎么做,每条路怎么选,通常都是需要父母加以引导的。


父母若只想让孩子“泡在蜜罐”里长大,过早的帮他规避所有风险,包括学习走路时本就存在的磕磕绊绊,就容易把孩子养的“弱不禁风”。


长此以往,孩子在长大后轻则遇到事情只会逃避,寻求他人帮助;重则三观出现偏差,走错了路,毁掉了前程。


年少太无知,父母还帮其扛过了所有责任,前行路上,终会栽跟头。


就像曾经看过的那个片段:


母亲带着儿子去超市买菜,付完钱准备离开时,却被超市老板拦了下来。


老板表示,看到男孩出门前顺手从货架上拿了菜藏进了衣服里,这一举动让老板感到十分诧异,但还是希望只是一场误会,于是叫住了母子俩。


男生听到了老板的话后,立马装作没事人一般,怨母亲没有看到自己手中的菜,少付了钱,随后又恼羞成怒地将菜扔下离开了。


母亲看到儿子不高兴了,立马追过去解释:“都是妈的错,不怪你.......”


过了一段时间,母子俩住的小区里总是有快递丢失,快递员为此不仅多次赔钱,还差点丢了工作。


无奈之下,快递小哥只好报警,众人通过监控发现,偷快递的人正是那个男孩,随后也在他家里找到了丢失的快递。


谁曾想面对警方询问,男孩却没有丝毫悔改,还不耐烦地要求联系母亲过来处理此事。


母亲匆匆赶来后,听完前因后果,不仅没有训斥一句自家孩子,还怪罪旁人勒红了儿子的手,句句责备:“凭什么抓我儿子?”


对于孩子偷盗的事实,她全然不当回事,对着快递员破口大骂:

“不就是几个破快递吗,我们家好几套房,谁稀罕偷你的快递。”


对于孩子屡次犯下的错,她习惯性包庇,不舍得指责一句,更不愿教他改掉恶习,就这样把孩子推向了深渊。



家庭教育中,最怕的就是,父母无视孩子的错误,眼睁睁看着孩子选择了那条充满邪恶的道路,放弃了底线,一步错步步错。


人生漫漫,那些你以为走起来很容易的路,其实是摧毁人意志和认知的利器。


趁早逼着孩子学会自己承担责任,改正坏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孩子塑造正确的认知,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责任。


教育家陶行知说:

“好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主动成长;坏父母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


人生五味,每个味道的存在都是成长道路,促使一个人变得更好的契机。


生活中的甜,使人得以满足,的确会给人带来幸福。


但收获其他味道也有一定价值,酸会让人成长,苦会练人心智,辣会带来激情,咸会丰富人生阅历。


有远见的父母,会带着孩子一起尝尽生活百味,共同奔赴美好的未来。


真正负责任的教育:

舍得让孩子吃必要的苦,从小培养这3种习惯


作家金惟纯之前谈过对于家庭教育的看法。


在他看来,对子女的教育,没有比这一件事更重要的。


那就是:

“早一点把孩子的人生还给他,让他自己来,让他面对结果。”


金惟纯认为,孩子如果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愿意承担自己该做的事。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不管未来世界如何变化,父母都可以放心,这孩子没问题的。


深以为然。一个对世界、人生、学习拥有明确认知的孩子,不管大事小事,都会懂得做好规划。


父母始终要牢记:


有些路,你可以陪着孩子前行,但不能代替对方去走。


有些事,你可以督促孩子完成,但不能一味习惯包办。


父母有自己需要担负的责任,孩子也有需要亲自去完成的诸多人生课题。


无论好的坏的,都只能他自己去坦然面对,才能得到一个好结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