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汽车商业评论
推动中国汽车向前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汽车金融大全APP  ·  新岗位上新 ·  昨天  
互联网坊间八卦  ·  汽车之家卖了! ·  昨天  
小新说车  ·  8万多起售,比亚迪、吉利遇到了最强对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汽车商业评论

汽车竟成松下主力业务?|汽车商业评论

汽车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汽车  · 2017-05-31 22:00

正文

近年来,由于消费电子市场增速放缓,松下已将主要精力转移到汽车领域。


《汽车商业评论》 记者 裴腾 编译

提到松下,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电视、空调、投影仪这样的家电和影音设备。但目前,这家日本电子公司的真正盈利点却是汽车业务。

近日,在一份面向投资者的文件中,松下将旗下的产品组合分成了增长迅速、增长缓慢以及盈利不足等三大类。

其中,汽车电池、座舱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被放在了业务顶层。在增长迅速的范畴内,空调是唯一一项非汽车业务。传统的芯片、LCD显示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则被划分在了盈利不足的范畴。而我们所熟知的大型家电、航空电子和配线器材灯业务则介于二者之间,表现只能算是“稳定”。

2016 年,松下宣布与特斯拉展开合作,共同打造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电池工厂 Gigafactory


近年来,由于消费电子市场增速放缓,汽车成了最新的追捧对象。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愈发明显,各大电子厂商纷纷加大了在汽车相关业务上的投资。

2015年,在美国《汽车新闻》评选的全球百佳汽车供应商中,松下汽车业务排名第23位,全球销售额近100亿美元。随着松下与特斯拉展开合作,进一步开拓可充电电池市场,其排名有望继续上升。

作为一家全球范围内的主流锂离子电池供应商,2016年,松下宣布与特斯拉展开合作,共同打造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电池工厂Gigafactory。其中,松下将负责电池电芯的生产,而特斯拉则负责余下的工作。通过双方的合作,松下将拥有生产大规模可充电电池的能力。

除了电池,车载信息娱乐和座舱系统也是松下的主营业务。


目前,这家日本公司与近90款车型签订了可充电电池供应合同。预计2019年,松下汽车电池业务的收入将达到68亿美元。去年,这一数字为33亿美元。

虽然市场前景客观,但风险依然存在。有分析人士指出,和当初的太阳能电池板、LCD显示器以及存储芯片一样,汽车电池市场将经历一次大规模扩张,但随之而来的既有机遇,也会有挑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