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后台回复[
早安]
,
Angie送你图文并茂每日一言。
2015年年初,我从工作了五年、处在职业转折期、压力巨大无比的销售性质工作跳槽到外企成为主管,整天美滋滋地生活着,觉得自己的人生处在了巅峰状态:
-
工作很快上手、每天的任务量只有几个小时;
-
一到5点下班,整栋楼楼梯、电梯满是人,楼底下排满接送员工的班车;
-
每天中午还不到饭点,同事们就喊着一起去公司的餐厅吃饭;
-
作为一个职场妈妈,从来不加班、每天都有大把地时间陪伴宝宝......
日子过得不要太滋润!
大约半年过去后,我开始焦虑,大家都都有听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煮蛙效应源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温水煮蛙实验:将一只青蛙放进沸水中,青蛙一碰沸腾的热水会立即奋力一跃从锅中跳出逃生;
又尝试把这只青蛙放进装有冷水的锅里,青蛙如常在水中畅游,然后慢慢将锅里的水加温,直到水烫得无法忍受时,青蛙再想跃出水面逃离危险的环境却已四肢无力,最终死在热水中。
实验说明的是由于对渐变的适应性和习惯性,容易让人失去警惕和反抗力的道理,成为一个目前广泛转播的心理学实验。
我开始焦虑,自己不正是被温水煮着的那只青蛙?
那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念头,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
Angie,你别矫情了,做着一份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还有什么好焦虑?
我被自己的内心OS说服,继续美滋滋地过着上班轻松工作、下班陪娃玩耍、日日重复、两点一线的生活。
第二次出现这样的念头,是在上司给我们开完例会后,告诉我们接下来要休假20天带小孩出去暑假游。
庆幸自己当时还没有被温水泡爽,我的第一反应是:
我是不是也是要在这个岗位上做到老?
这一次,我没有让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消音,而是问自己:
我究竟要什么?
离第一次出现焦虑的念头已经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
答案显而易见,我不愿意过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
很多人没有想到,
其实做自己人生的“差评师”有一个隐形的维度是指,当你内心出现一些真实声音时,你选择毫不犹豫地忽略它。
你连自己的想法都不重视、都听不到、也不去面对,拿什么要求别人懂你?
不想成为被温水煮着的那只青蛙,但当时儿子还小又不太适合跳槽,我选择了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
一有时间,就大量阅读和听课提升自己。
我认识的L君,其实相当地优秀,听完他的分享后,我马上路转粉成为他的迷妹。
我们是在一个社群活动上认识的,他是讲师,我是听众。那是我第一次参加类似的这种活动,回到家后还觉得非常有意思,还暗暗对自己说,有朝一日,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机会站在讲台上给大家分享我的故事。
也是那场活动,我加上了L的微信,内心兴奋不已:可以近距离围观大咖啦!后来才意识到,那天做的相当后悔的一个行为就是添加了L的微信。
L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比如共同参加的那一次活动,大家在群里好评如潮,有个小伙伴随口说了一句:
要是老师的干货更多就好了,幽默风趣可以少一点。
L居然截图发朋友圈,大致的意思是以此警示自己,下一次分享时一定要有更多的干货!
如果L仅仅是以此为戒,之后改进的话,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可是L太过在意仅有的一个“差评”了,之后的聊天画风活生生被L引导成了一场《L分享纠错会》。
看到这,你可能会说我才不会和L一样那么傻。其实很多的时候,你也是一样的。
和Q一对一聊天,我问她为什么你有那么多有趣的观点,却不敢去尝试。
Q说,我怕大家觉得我另类。
我直接回答:
那你觉得我的人生有趣吗?
Q几乎毫无犹豫、眼睛带光地说:很有趣,我很喜欢你的状态!
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心态:别人做一件事很正常啊,如果换做是自己,却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
如果你想做自己人生的“差评师”,请不要放过任何人的任何一个差评和看法。
问问你自己,有多少次想做一件事,却因为怕别人的看法而不敢去做;
有多少次坚持做一件事,却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停止去做。
在互联网时代,只有懂你的点评才值得你去注意。
什么是懂你的点评:
比你厉害的老师、和你有过深入交流的朋友们,其他的无需过多在意,笑笑就好。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当别人做失败一件很难的事时,你总是会安慰她:
你已经比大部分人好太多了,我相信下一次肯定会做得更好。
而面对失败的自己呢?
你是鼓励自己多一些,还是打击自己多一些,还是看似鼓励自己,其实一直在打击自己?
什么叫做看似鼓励其实却是一直在打击自己?
那就是无论别人眼中的你有多好,你觉得自己总是不够。
这类型的人最常用的口头禅是:我知道-但是语句。
相反,一个对经常自己好评的人,她总是充满自信,失败只不过是为自己之后做成一件事多积累了一些经验。
另一种典型的表现是,他们怕把暂时的能力不足曝光在大家面前,最直接的行为是不去做新的尝试。
那些妄想一次性就能把一件事做好的人,才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差评师”。
太想把一件事做好,会陷入万事都需要准备齐全的怪圈中。即使万事都准备齐全,也没有谁能保证一定能把一件事做好不是吗,充其量只不过是有机会提高做成这件事的概率而已。
如果你想做自己人生的“差评师”,
在还没有开始做任何一件事前,为自己设置精神上的障碍;在做失败一件事后,想尽办法打击自己吧。
而我,始终选择做人生的“好评师”:
-
倾听自己的声音,做哪怕非常细微的改变
-
不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路始终都是要自己走
-
好好鼓励自己,进入成为更好地自己的正向圈
-END-
Angie碎碎念:
-
你是不是就是自己人生的差评师,今天留言,当一回自己人生的“好评师”吧,点赞最多的,联系我给你一份小礼物哦。
-
今天,Angie公众号后台回复:幸运,给你看一篇的文章。
-
【Angie会员制】首期正在招募中,加入即可免费听课,下周涨价,你可以点击以下链接了解
【Angie会员制】首期开放
长按关注:
谢谢你关注我,我将360度无死角全面提升你的人生状态,让我们一起拥有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