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沥金
沥金是一家数据驱动的消费创投平台,凭借深度观点、智库研究和高效链接,赋能消费相关方,助力行业快速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风研究  ·  DeepSeek深度研究 | AI+投资图谱 ·  昨天  
经济观察报  ·  DeepSeek激活AI产业链 ... ·  2 天前  
寒飞论债  ·  一图胜千言(十八)——开门红能持续吗? ·  3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比亚迪,强势涨停 ·  3 天前  
央视财经  ·  美国突发!两客机碰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沥金

低温酸奶,盯上益生菌

沥金  · 公众号  ·  · 2024-09-29 15:52

正文



酸奶,正在悄悄打折。


据权威数据,行业产品均价已从2022年的80元/件左右,降到了2024年的20—40元/件之间,几乎斩半。


品类创新也似乎走进了死胡同,从常温到低温,从老酸奶到希腊酸奶,从预包装到现制……所有的路径都有人尝试,但前途未知。


想赚钱,看日本。


隔壁市场把酸奶的功能性玩儿出了花,益生菌就是最好的卖点,主打不管什么病,一杯酸奶下去都能治。


最出名的就是明治推出的LG21益生菌酸奶,累计销量破百亿瓶。


国内很多品也看上了这个风口,开始涉足主打益生菌卖点的酸奶,比如伊利、君乐宝、光明等厂商,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益生菌卖点酸奶,试图分一杯羹。


做起来很热闹,但 益生菌到底是一种营销噱头,还是真实有效的趋势?


明治LG21酸奶 图源:网络



益生菌市场

低温酸奶主场


摄入益生菌,几乎是全民都有的养生意识。


但是补充益生菌的药片,往往得从医院或者药店开,味道也不好吃。


所以 打通这个心智的,反而是一类含有牛奶成分的乳酸菌饮料, 最典型的就是养乐多。


这款小红瓶饮料,凭借“一百亿个活的益力多菌帮肠道做运动”的营销,精准拿捏了消费者,靠着养生的噱头外加酸酸甜甜的口感,在国内的日销量达到了数百万瓶。


毕竟药片再有用,也不如食品摄入 既高频,又日常,且好吃。


但乳酸菌饮料有两大问题, 牛奶含量过少,同时含糖量过高。


因为它本质上只是一款含有牛奶成分的饮料,就连配料表的第一项写的都是“水”而不是“牛奶”。


此外,稀薄的牛奶成分,让口感也相对单调,不得不加入大量的外源性糖分,一般的酸奶也就8%,这类饮料能到15%以上。


当消费者建立起更充分、更完整的关于营养摄入的认知后,这两点就会成为乳酸菌饮料发展的阻碍。


而恰恰在这两点上, 酸奶是完美的替代品。


从工艺上讲,酸奶又分成常温酸奶和低温酸奶。常温酸奶有助于延长保质期,对运输存储的要求也更低,但 在菌群活性和数量上,它往往不如低温酸奶。 毕竟益生菌只有吃到肚子里还是活的,并且数量也足够才有效果。


从这个角度,低温酸奶是更接近当前版本的最佳答案。


比药片儿口感好,比甜水儿更有价值感,又天然是保存益生菌的最合适载体, 益生菌市场,大概率会成为低温酸奶的主场。


养乐多小红瓶 图源:网络



提升消费

先摆脱零食定位


道理如此,但实操问题很多。


酸奶虽然是益生菌的好载体,但消费者却并不一定因此选择酸奶。


因为中日两国市场有个巨大的不同。


对中国人来说, 酸奶是风味特别的零食, 食用时间、数量随机;而对日本消费者来说, 酸奶是养生保健的超级食物, 是进入正餐食谱的成员。


日本的酸奶品牌,竞品只会是其他酸奶,但在国内市场,你 不仅要和其他酸奶品牌竞争,还要跟一堆含乳饮料,甚至奶茶等品类竞争。


不能怪消费者这么认为,毕竟国内酸奶品牌在功能性卖点上的投入,远不能与在口感、味道、搭配等方面的投入相比。


酸奶品牌对口味的重视,才导致了消费者“酸奶是零食”的心智。


反过来讲,品类对于益生菌卖点的提炼和相关产品布局,也会反向催动消费者改变对于酸奶的消费认知。


能让人持之以恒吃下去的东西,要么很好吃,要么真有用。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也完全可以每天一盒酸奶,通畅中国肠胃。


酸奶碗 图源:网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