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元_
感受生活每一天,好的坏的都是馈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GB湖南人  ·  云计算和本地一体机齐头并进 ·  2 天前  
西藏发布  ·  次旦玉珍夺得滑雪登山亚冬会历史首金 ·  3 天前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海报|亚冬会上的“山西能量包”,Buff叠满!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元_

好的教育,是眼界教育

金元_  · 简书  ·  · 2019-12-27 23:14

正文

父母的眼界,是孩子的边界!

父母的高度,是孩子的起点!

教育,拼的不是财富出身,而是父母的眼界格局。

怎样看出父母眼界的差异?

同样是在街上遇见一个乞丐,一般父母可能会趁机教育孩子:“你要好好学习,不然将来只能像他们一样乞讨为生。”

有眼界的父母却会郑重地告诉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让这些人都能有工作,不用落魄至此。”

前一种父母给予孩子现实教育,用残酷的现实激发孩子向上的动力。

后一种父母给予孩子眼界教育,鼓励孩子跳出眼前的小圈子,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

做父母的能有如此胸怀,教育出来的孩子必将成为国之栋梁,做人、做事也更有担当。

梁启超给予孩子的正是这种“眼界教育”。

他曾在家书中教育子女:“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

在他的教育下,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思礼均为中科院院士,其他几位子女也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精英。

梁启超的亲家林长民,同样提倡对孩子实行“眼界教育”。

1920年,林长民赴欧洲考察,特意带上年仅16岁的女儿林徽因。

临行前,他对女儿说:

“我此次携汝同行。

第一要汝多观诸国事物增长见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