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要明白中国风投如今的投资行为,我们得先看一下风投的起源及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风投诞生于1957年。
阿瑟∙洛克,是一名银行职员。有一天,一封来自肖克利半导体公司的信改变了他的命运。原来,8位当时顶尖的科学家想要集体辞职,史称“叛逆八人帮”,他们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想获得帮助,当然,这封信没有标注具体收件人,所以很幸运的就到了他的手里。
阿瑟∙洛克通过信件发现,这是一批罕有人才,只是缺乏创业打算。于是,他决定建议他们开一家自己的公司,并帮助他们筹集资金。在联系了35家公司遭到拒绝之后,一家名叫飞兆相机的公司决定为他们投资一笔资金。
于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飞兆半导体公司诞生了。他们的成功吸引了更多创业者,飞兆公司周围的果园成为了今天的硅谷。
这是历史记载的最早的风投,同时也定义了什么才是风投,那就是“先识别价值,在寻找资源,协助融资,最后组建公司并推动其成功。”
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这种风投诞生于90年代初,在此之前的风投都属于国家支持,用于推动中国的科技发展,并不属于纯粹意义上的风投。直到一批市场化的风投出现,比如 在中国刚开始起步的IDG资本,还要英特尔投资等,这些少数的投资机构成为中国的风投从业人员的模仿对象,甚至是黄埔军校,当前,大部分的项目及很多人员都与他们有关。不过,坦诚来讲,这些机构都是美国牌子,中国人管理而已。
那个时候,这些机构好不风光与神秘,作为仅有的几个投资机构,可以说,中国最早、最好的互联网公司任其挑选,属于典型的供小于求的状态。
当然,这个时候,深创投、达晨创投等一批中国的投资机构也开始成立。谁能想到,20年之后,他们东风崛起呢。
后来,随着互联网泡沫愈演愈烈,更多来自硅谷的风投也来到了中国。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美籍华裔的创投大佬,比如阎焱,就是2001年随软银赛富回到中国。那个时候他们投资的特点就是抱团取暖,俱乐部式的投资。
到了2005年,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离开他们最初工作过的单位,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成立心的基金,比如来自于英特尔创投的邝子平成立了启明创投。当然,虽然这些机构虽然有自己独立的品牌,在中国投资,然而其投资方式、做事风格及募资来源基本上还是美式,以美元基金投资为主。
还有就是美国大牌风投的中国落地,在这一时期,包括红杉投资、KPCB的创始人都先后来到中国,探讨在中国落地的可能。事实证明,他们的判断是对的,只是,或许走了一些弯路。
到2011年以后,随着创业板的开闸及人民币的持续火热,本土创业投资越来越热。不仅人民币基金,诸如达晨创投、深创投、东方富海背靠创业板而崛起,而且诸如IDG等美元基金也开始准备成立人民币基金,中国创投开始进入一个爆炸式增长时期——尤其是受其它领域投资回报日益萎缩和中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决定推动,风险资本纷纷涌入科技行业。
据GPLP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风投募集到的资金总额为1.37万亿元(约合1,988亿美元),在如此庞大的资金池支持下,据中国科技部统计,2016年中国估值在10亿美元及以上的“独角兽”公司数量达到131家,比美国还要多出30家。虽然行业内没有人愿意公开用“泡沫”这个词,但很多人私下都说,估值有些疯狂。
可谓,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如今的中国风投,显然属于供大于求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