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独家
依托“广电行业第一刊”《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发布最新最快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行业新闻,深度分析释疑解惑。摒弃“千微一面”,与众多行业微信公号形成事实性差异,因为我们深入一线获得了独家干货。查看历史消息,收获更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张小北  ·  转发微博-20241022104702 ·  18 小时前  
张小北  ·  //@宇宙绝殇://@xerosoul:转发 ... ·  昨天  
张小北  ·  -20241021010121 ·  2 天前  
张小北  ·  //@来去之间://@庄时利和:看到其他网友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独家

央广主持人海阳:入行广播十余年,哥们儿心态好极了!

广电独家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2-27 01:44

正文

文|海阳;来源|公众号“CNR团委”授权转载



2016年,入广播行十八年。


盯着上面的这行字,像在做梦。十八年,回身望去好似昨天。


这十八年如果是一个人生的话,我想这段人生的版本应该是一部纪录片,而非高潮迭起的电影。若忠实于原著,我所演绎的只是我自己。生活里真实的我与话筒前的我是绝对重合的,只是生活中可能多了些轻言笑里暗自悲。


这十八年,让我从少年走到了青年;十八年,有些记忆渐渐退却,而有些美好却越发深刻;就这样和自己在声音的世界里取暖。


十八年,感激广播内外,那些爱我与我爱的人让我的生活繁华似锦,四季分明。 





考入校广播站完全是个意外,起初的想法只是为了方便听音乐(学校会定期购买一批流行音乐的磁带),每天就着两个大喇叭做广播节目,介绍些学生能听的、不太过火的音乐,每天早上6点去广播室放出早操的运动员进行曲。冬天太冷了,我便索性将喇叭的电线弄断,让全校同学睡个好觉。


后来,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业余主持人比赛,颇有点现在选秀节目的意思。凭借着打群架培养出来的大无畏情操,我报名参加了。


但就当时的我而言,并不怎么了解专业播音主持,也不清楚所谓的播音主持人具体该干些什么事。


比赛如果是考吐字发音,估计我立马死无葬身之地。好在比赛不拘一格,允许百花齐放。 后来我彻底玩开了,如同耍一把得心应手的牌局,一口气连拿了几个冠军。 


正准备进军五连冠时,比赛评委会老师们心急火燎找我谈话,要收我为电台兼职主持人。于是,挥挥手加入了吉林东北亚音乐台。





2009年的春天,正值倒春寒,天地一片静穆肃杀之气,枯叶还未逢春,阳光也没能冲破隆冬消逝后的最后一波寒流。


我独坐在北纬44°04′的某个屋内窗台,头脑呆滞眼神空泛,仿若一头挨过锤的牛一般失魂落魄。


我抽着烟,烟灰缸里堆满了如同蟑螂一般碾死的烟头,我手里拿着的是同事给我的央广招聘启事。


我想试试,但我在害怕,尽管我并不想承认这一点。


投了简历之后,我接到了一个中年男子的电话,声音充满磁性,他应该是在鼓励我,又好像在考察我。


这个人给我了莫大的信心,那时我觉得央广不是神,而更像是一个身边的兄弟,让人心安。


那个人叫魏胜利,尽管他不承认,但不管何时我都跟别人说,如果我能算是一匹千里马的话,那他一定是我的伯乐、恩师。


初试、笔试、面试,场场比试我都全力以赴,违反科学精神地发挥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实力水平。最后,我像古代科举秀才一般,连过乡试、会试、殿试三关,被录取了——老年之声主持人。




电影以及音乐逐渐从我的工作状态中剥落出来演变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热衷于逛唱片店,收集各类冷僻的音乐,或者拿着拥有录音功能的手机捕捉各种意料之外的声音。将单田芳的评书存入mp3中,《隋唐演义》《水浒传》《新英雄儿女》,我喜欢这位老先生的腔调。


从2002年开始,我便尝试着脱口秀的风格,在节目里模仿单田芳的声音,自问拿捏得不错,却依旧差点老先生的风骨。


我爱看报纸杂志这些有字的东西,如果上厕所忘带书了,我能读洗发水说明书二十遍。


在餐厅吃饭,会偷听别桌人的讲话,听他们说些生活八卦跟时事讨论。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你可以听到一些令人意外的角度与观点,并且非常具有画面感。


在主持节目时,我开始将一些生活化的新闻融入进去,加入一些情景演绎,互动交流,收到不错的效果。


台里的风水养贤良,我接到的不同类型的广播节目也越来越多,从音乐、新闻、娱乐到策划各种栏目及活动,几乎都放开手让我干。


那段岁月,如同“刻舟求剑”的成语一般,你做好了记号,但却永远无法回到当初的状态,这一切,仿佛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过尽千帆,望望回头的路,却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





小艾,我的搭档。


传媒大学的高材生,广东妹子,有点黑。爱看书,爱天马行空,也爱和狐朋狗友吃遍京城无敌手。在《海阳现场秀》中,时而卖萌清新,时而使出吃奶的劲儿骂负心汉混蛋。


这个姑娘读书破万卷。


如果这个节目没了这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丫头,也就没有这个节目的今天。她被我逼得每天饱读诗书,电台西门儿报摊儿的大妈已经成了她的忘年交,曾多次提出让小艾给她当儿媳妇,但,未果。


看来小艾面对大妈的北京户口、有车有房不为所动,究其本质应该是海阳工作室多年来教育的结果吧。


小艾是我们的“小二儿”。


海阳工作室算我仅有5个人,这5个人要负责服务听友、节目生产、组织活动、对外沟通、品牌打造等一系列工作。而小艾同志任劳任怨、像人民公仆一样始终奋战在革命第一线。


小艾需要找个男朋友了。


实话实说,《海阳现场秀》的成功离不开小艾同学剩女的身份。没有耳鬓厮磨的调情、没有卿卿我我的腻歪、没有床头吵架床尾和的战斗,她和节目谈上恋爱了。


久了,我有点看不下去了,所以诚心地恳请大伙儿一件事儿,如果身边真有好小伙子帮我们留意着点,可以考虑先发个照片过来看看。



挑战8小时爱心大使


所有的活儿都让小艾、胡晓、阿布、小赵他们干了,但得“十佳主持人”“金话筒”奖的荣誉都让我这个傻小子拿了。


所以在这儿也给四位战友90度鞠躬,谢谢你们宽容了我的臭脾气,容忍我的神经病儿,视而不见我的二手烟(北京室内禁烟之前,现在坚决遵守台内规定,不在楼内吸烟)




剧场脱口秀


一定是我的祖上积德,2012年我居然得了“金话筒”奖”。


念到我的名字的时候,我心里很严肃地想:评委们太善良了,让我这个类型的主持人获奖,一定是为了保持主持人这个物种的多样性。对评委给予我的肯定,我也表示充分的肯定。


2011年,文艺之声黄金段收听低迷,在领导和同事们的“盲目”鼓励下,小钊、为天、贺超,我们开始策脱口秀节目《海阳现场秀》(原名《给力17点》)。


我们怀揣一颗拔凉的心忐忑地开播,后来又不断受教于良师益友,摸索前进。把书店里关于脱口秀节目的书搜刮殆尽,用蚂蚁啃骨头和盲人摸象式的方法似懂非懂地通读一遍。认真观摩了大量外国原版脱口秀节目,通过这般操练,我发现,脱口秀能力提高有限,但英语水平得到了提高。


后来我们发现了:信息量和娱乐元素必须兼备,缺一不可,即“信息娱乐”,而讽刺+幽默是脱口秀节目的不竭动力。


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我感觉自己像一条毛巾,正在被一点一点地拧干,所有的积累都倾泻在这个新兴的脱口秀节目里,所有的紧张和忧虑也都因它而起。后来,我突然释然了。对自己说“知足吧,哥们儿,耕耘本身便是收获”。


我会因为想到一个好点子或一首合适相称的歌曲而在节目组里公然载歌载舞,虽然时常引来同事侧目,但我不会隐藏自己的这份快乐。


我也会因为用语不精、意味不永而挠墙叹息,一支接一支地抽烟,这些时候,我总希望躲回自己的世界静一静,清醒地思考,回来之后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继续寻找“癫狂”。


自从做脱口秀节目开始,每天都会陷入到无尽的思考当中。每当夜晚来临,我便会同失眠搏斗良久,最终溃败。


白天的紧张、亢奋延续到夜晚,直至凌晨无眠,第二天精力不足,却依然亢奋,于是开始焦虑,最后不得不去医院,中医老先生说,你这是虚火上冲,皆因思虑过甚而起。


当时我顿觉惋惜:领导为什么不在身边,看看如此为广播事业奋斗的我。






十八年了,很多人成了英雄好汉,问问自己,心没变。


我叫华树凯,播音名海阳,大海的海,阳光的阳。


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一个单纯善良的孩子, 害怕长大、害怕复杂。


后来有一天,我找到了广播这种特别的表达方式。它可以让你坐在一间小屋里和那么多人一起谈天说地,分担心情。它让你变的简单,让你感到心安。


有人问我:为什么会在广播里待那么长时间?其实答案很简单:只有在这儿,才会有一种诉说的安全感。


外面的世界很纷乱,而在广播里,你可以肆意的放松,最真实的心情,把自己变得简单,再简单一点。


就这样,在用声音构筑的这个房间中。我想永远都能像现在这样——通过绵延的电波,一起用声音取暖,一年又一年。


(作者:海阳(华树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海阳工作室总监、主持人,主持节目《海阳现场秀》;有删减,原文点击“阅读原文”)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