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网美文日赏
美文日赏,每日一次的阅读之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卸下负担和抗拒,三十岁的我顿悟“走亲戚”的好 ·  14 小时前  
新周刊  ·  被骗局围剿的老年人,仍然渴望被爱 ·  昨天  
单读  ·  西瓜保甜,种西瓜保苦 ·  4 天前  
新周刊  ·  第一批去漠河受罪的年轻人,后悔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网美文日赏

《我的前半生》:为什么等到离婚才清醒

悦网美文日赏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7-12 20:30

正文

文:李娜

来源:与尔同消万古愁

01


最近听了好几个女人离婚后开挂的故事,情节大同小异,无非是离开了消耗她的关系后,痛定思痛,戒掉所有幻想和依赖,重整旗鼓,在职业上勇猛精进,生活中勇于探索,收获了更加生机勃勃、自由又开阔的人生。


热播剧《我的前半生》亦是讲了一个中年失婚妇女的逆袭故事。尽管马伊琍饰演的罗子君,穿红着绿,张牙舞爪,市井气和大奶范儿令人反胃,和讲究姿态好看品味一流的亦舒女郎一点也不沾边,可还是勾起我对亦舒原著的怀念和敬仰,一口气儿翻出原著再读一遍,还是一样的配方原来的味道。


小说里的罗子君,少时的天真到了中年略显迟钝,她只是被安稳无虞的婚姻和纯良本性溺成了傻白甜。然而傻白甜的内核也是骄傲+拎得清的,婚变后,她选择主动去写字楼找份工作,对牢打字机赚月薪4,5000没有半点怨言。她在美孚找了房子,用丈夫给的30万遣散费付掉首付,剩下的22万做银行按揭开始供楼。


她开始交往一些鱼龙混杂的小人物,开始领略独立谋生和世俗人情的辛酸。闲暇时间学陶艺,读《红楼梦》和《聊斋》,不成想激发出潜伏良久的艺术天份,后来干脆辞职出来做自由职业者,和陶艺班的师傅一起接订单做产品。


这还不是最大的变化。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是她从过去囿于200平的房子和美容院,不食人间烟火,连司机的车子没有恰好停在她的面前,都不得不倒回去重停的锱铢必较、作天作地;到完整体会世俗冷暖,每个人都有他的局限和苦衷,终于可以宽宥别人的不完美。


02


在红尘里滚了滚,在自我的路途上披荆斩棘之后,罗子君还有一层更难得的领悟:原来她并没有那么爱前夫。那是年轻时的选择,未免考虑过多的经济因素和物质条件。


所以在她离婚后变得更加生机勃勃、流光溢彩之后,那个曾经在婚姻里占尽主动权的男人,再次见到她,惊讶于:你怎么穿着白衬衫牛仔裤,好像20几岁!他送来不菲的生日礼物,邀请她去山顶咖啡厅叙旧。她无动于衷,微笑着拒绝。


即便没有后来的异国奇遇,没有再婚嫁给更加优秀的男人,我也觉得离婚后的罗子君活得更加值回票价了。那是一个女人终于独立和清醒,而活出的开阔、丰盛和自由。


改编的电视剧版当然狗血,如果人人都像亦舒女郎拎得清,好像也没什么戏可看了。不过我最耿耿于怀的是,何必总要为男人的出轨,找到合理化的理由?


马伊琍重复最多的台词是,“他说过他会养我一辈子的”。贺函和唐晶,又试图告诉她办公室恋情的起承转合是多么合情合理。


其实毫无意义。


我们都承认那些浓情蜜意不是假的,男人曾经的海誓山盟也是真诚的。可是时光流转,人心永远难测,男人的变心,可能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并非你不够好,也绝非外面的妖艳贱货太心机。它就像一场天灾人祸,变故劈面而来,你也只能扬头接住。


婚姻从来不是所谓的归宿。它只是两个人成年人的选择,充满不确定和变数,也潜伏着危险和诱惑。更残酷的真相是,它从来不是弱者的药,而是强者的糖。


03


你可能永远不知道变数什么时候会来。一心一意做全职太太,家庭就是她唯一战场的罗子君,被圈养13后成为下堂妇;而职场白骨精唐晶,却在事业风生水起时,忽然就嫁做人妇,过起生儿育女岁月静好的下半生。


我们都要学会体面地与过去告别,爱过伤过,也选择一个好看的姿势,开启下半场的人生。只是,女人的清醒何苦要等到离婚?


我身边一个女友,和罗子君遭遇相似,她离婚的时候孩子刚满一岁,一边当妈,一边辞掉国企安稳工作去创业,痛并快乐,终于闪闪发光。回望过去,她所有慨叹只有一个主题,为什么要等离婚才有勇气做自己?


还是因为骨子里的依赖。不止物质上的,更深重的是精神上的依赖和自我捆绑。


你以为的快乐,其实是深渊。


你以为的圆满,或许是幻象。


人啊,总是在遭受挫折和打击之后才会痛定思痛: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还有可能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