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看的《阿凡提》《神笔马良》之类的动画都属于定格动画,定格动画是指通过逐格地拍摄画面,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从而产生影像流动的效果,这类动画主要利用的是相机与拍摄对象。而这个对象有可能是黏土人偶,木偶或者是其他材料制作出来的道具。
定格动画可以说是对制作材料没有任何限制的,选用什么样的材料完全取决于作品本身想要达到怎样的视觉效果,比如定格动画中想要表现烟雾、云朵,就可以选择棉絮等纤维材料,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材料的形态,在质感上也会和动画作品中想要表现的物体质感与形态非常相近。
和平面动画一样,定格动画的帧数决定了画面是否流畅,当每一秒中的拍摄图像越多,帧速率越高,也就是说,每一帧物体摆动的次数越多,动画才会越细腻。不仅如此,为了确保动画角色的生动性,制作团队要把角色的面部,四肢,甚至是眼睛,嘴型分门别类制作多种,以此满足不同的姿势,造型,情绪。
所以,这就是制作定格动画非常耗时耗力的原因。
著名的定格动画《圣诞夜惊魂》制作了二百多个人物偶形,其中为了让男主角杰克的表演尽可能丰富细腻,头模就有400多个。
而在拍摄过程中,往往一个五秒钟的镜头就要耗时三四天才能完成。
作为动画专业的学生,刚开始接触定格动画时,如果一开始就进行一个比较大的制作,其实是很难把控的,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也会碰到很多困难,从而产生挫败感,打击制作定格动画 的积极性。
所以对于初次接触定格动画的同学,我们不如先从制作几秒的小短片开始入手,等逐渐掌握了各种定格动画的基础技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以及积累经验,把握了足够多的制作经验以后,再去尝试比较复杂和篇幅较长的作品,就会游刃有余很多。
定格动画与平面或三维动画之间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就在于对于制作场地的要求,进行定格动画的制作时必须创造一个独立的工作空间,从而保证在拍摄过程中相机的位置以及被拍摄的物体不会被轻易的移动或损坏,这是保证定格动画拍摄顺利的基础。
尤其是定格动画中经常用到的黏土这种材料,它非常不耐脏,并且时间久了容易氧化变色,因此运用这类材料时必须要保持手部的清洁。
在进行拍摄时,有时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由于拍摄中光线的微小变化或是相机曝光的变化而导致成片中出现“闪烁”的现象,这也会导致动画的完成度以及精致程度受到影响,每次当按下快门后,相机参数可能不会回到完全相同的位置,所以在拍摄时,还必须要注意调整相机的参数和布光的稳定。
我们刚刚提到,定格动画在材料应用上比较广泛,但这点可能对于有选择恐惧症的初学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时我们可能就要回到我们作品的本身,我们到底想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视觉效果了。而在选择过程中,难免会把适合的材料都尝试一下,这就添加了工作量和选择疲劳,所以在选材上,制作者不可能一步到位,但随着经验的丰富,也就知道了何种材料做何种效果
。
当动画中出现有起伏变化的材料时,该怎么办呢?比如海浪,被风吹拂的窗帘。就需要给这些材料创建“骨骼”。这个原理就如同在给角色制作骨骼一样,角色的动作是通过移动角色的骨骼来完成的,所以我们同样也可以通过给物体创建骨架来实现控制柔软的物体,除此之外,在进行拍摄时一定要注意物体移动以及变化的大小。
总之,在3D动画占据主流的今天,定格动画更像是一个奢侈的艺术品。因为它耗时耗力,还非常小众,即便制作出来了,也很难像《哪吒》《寻梦环游记》这些动画票房大卖,所以现如今依然坚守做定格动画的从业者,除了有对定格动画的热爱,还有对追寻艺术的那份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