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零时,2018年“双11”活动正式收官。走过十年的双十一已不仅仅是一场线上的狂欢,多维度的需求亦对线下战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零售新变革为契机,开启着一场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
11月12日0点,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在内部庆功会上宣布:
截至11月11日23点59分,双十一期间,苏宁易购全渠道订单量同比增长132%。
其中,零售云门店达到1666家,销售同比增长3308%;苏宁易购直营店达2400家,销售增幅达84%;苏宁小店订单量环比日常报增10倍;苏宁拼购订单突破8000万单。
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正在模糊零售的物理边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已无疑是零售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线上拼购业务与线下零售云、小店的“双线融合”成为拉动苏宁易购双十一大捷的内生力量。
线上拼购业务
“爆发”:突破
8000
万单
今年以来,拼购异军突起,社交电商的巨大潜力令市场有目共睹,“拼购”业务也成为了业内必争之地。根据艾媒咨询于11月8日发布的《2018-2019 中国拼购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拼购电商用户规模预计将达到3.32亿人,到2020年将增长到4.74亿。事实上,早于在818期间,苏宁已先声夺人,拼购业务一天实现500万单的业绩。
11月8日,苏宁拼购重磅推出“超级拼购日”。截至11月9日0点, 24小时内订单数突破2000万大关。
在拼购领域当中,苏宁拼购在用户服务和消费体验方面更具优势。艾媒咨询报告指出,通过用户调查和大数据分析,
苏宁拼购在“物流”“正品”“服务”三个指标上都位居行业第一。
在双十一期间,苏宁拼购订单突破8000万单,相较于818时期增长超10倍,发展新买家2100万,三四级市场渗透率达56%,整体好评率达99%。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在传统电商获客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苏宁拼购业务借以社交力量的快速增长,将有效挖掘低成本、高转化效率的社交流量红利,把握低线消费机会。
不仅是线上拼购业务的增长,苏宁在智慧零售布局的“加速度”于线下方面,苏宁零售云、苏宁小店同样“来势汹汹”。
线下零售云、小店:最快订单只需
4
分钟
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30日,苏宁易购已拥有各类自营及加盟店面7849家。在双十一期间,整个苏宁集团线下门店数量将达到10000家。
首次参战双十一,苏宁小店订单量环比日常增长高达10倍。
凭以邻里红包为首的系列营销玩法,借助带有娱乐及优惠属性的社交互动实现爆发式增长,苏宁小店成为了新的流量担当,多次占据App Store购物类应用的第二名,仅次于苏宁易购APP,并一度挤入免费应用榜前三甲。
环比818单天,苏宁小店双十一当天APP下载量提升2248%,平台日活提升721%,平台交易额提升445%。双十一期间,苏宁小店线上订单即时配送服务,平均送达时间只有18分钟,
其中最快订单只用了4分钟。
过去苏宁的优势在于大家电3C领域,而苏宁小店补齐了苏宁在社区服务领域的商业闭环,高频与低频的组合为苏宁带来了新的增长。
与此同时,苏宁在保证消费者良好购物体验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其强大的自营物流能力。据苏宁易购三季报显示,至2018年9月末,苏宁物流及天天快递拥有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799万平方米,拥有快递网点25894个,1-9月苏宁物流社会化营业收入(不含天天快递)同比增长73.17%。
双十一期间,苏宁易购门店超过5000万人次进店购物,苏宁小店为500万人提供邻里服务,苏宁酒店为超过10万人次提供服务,苏宁影城超过20万人进入影城看电影,苏宁广场为1500万人次提供购物。在线上平台叠加丰富的线下场景的环绕下,苏宁已形成了智慧零售时代的全场景零售。
苏宁易购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消费者日趋年轻化,90后消费者占比42%,首次超过80后消费者(38%)。年轻化的主力消费群体对零售行业而言充满了新的挑战,对于苏宁而言,2018既是智慧零售战略的开局之年,也已到了“收获”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