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完年,不少人都会从老家扛一桶油回来。
但是,自榨油很容易有一个问题——
黄曲霉素超标!
有些超标没那么严重,短期吃感觉没所谓,但长期下来还是增
加了患癌风险。
图源:新京报
抛开自榨油不说,很多家庭都存在
吃油误区。
有娃家庭,怎么吃油更安全?都说油要换着吃,具体该怎么换呢?
今天咱们就来科普下~
咱们吃的油,基本都是由
3 种脂肪酸组成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在每种油中的占比,是不一样的。
营养学上建议,人体摄入这
三种脂肪酸的比例为 1:1:1 最好
。但看上面的图你就会发现,没有哪种油,天生就长成这个黄金配比!
而且,咱们日常吃的很多食物,比如猪肉、包子、牛奶,本身就有饱和脂肪。所以像猪油、黄油这一
类饱和脂肪多的油,还是要少吃。
有娃家庭,更推荐不饱和脂肪占比高的
植物油
!
不过,植物油的种类也超多:橄榄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米糠油、葵花籽油、调和油……
每次买油看到这五花八门的名字,姐妹们是不是都脑壳疼?
其实这些植物油,可以大致划分为
3
种类型
: Ω-
9
( 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多),
Ω-6
(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多),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多)。
想把各种脂肪酸都补到位,咱就在下面 3 类油换着吃!
最健康的做法,是
3 类油各选 1 小瓶
,根据不同场景换着用。
像咱们的老朋友注册营养师木木家,厨房常年摆着 3 瓶油:
炒菜就橄榄油和菜籽油换着来,凉拌、调汤就用亚麻籽油
很多家庭,虽然有在换油,但都是在 Ω-6 系里换: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其实是白换!
因为咱们现代人的日常饮食,已经摄入很多 Ω-6 了。
一直吃这类油,身体容易有炎症。
更别说 Ω-6 的油不耐热,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了。
这样无效换油,还不如吃调和油~
调和油谈不上有多优秀,但一壶调和了不同类型的脂肪酸,能解决掉大家长期只吃一种油,脂肪酸类型摄入不平衡的问题。
∧ 买调和油,尽量选这种饱和脂肪占比少的
✅
∧ 这种配料表的油都属于 Ω-6 系,不推荐❌
不想费脑子换油的,
也可以
只选 Ω-9 系油来炒菜
。毕竟咱们平时食物中的 Ω-6 已经摄入够多了,Ω-3 又怕热不适合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