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TV我是大医生官微
想要知道最权威、最科学、最幽默、最零距离的健康知识?对!就在我是大医生!每周四晚21:18,锁定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我们和你不见不散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加坡眼  ·  突发!大S去世,年仅48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TV我是大医生官微

“老寒腿”竟是血管有问题,可能导致截肢?2个动作教你自测血管健康

BTV我是大医生官微  · 公众号  ·  · 2020-01-20 17:30

正文


一到冬天,气温低下

很多中老年人的“老寒腿”就犯了

不管站着还是坐着,总觉得腿凉

甚至连走路都受到影响

不少人觉得这是“冻出来”的

只要穿厚点,注意保暖就好了

但事实上,可能是下肢动脉发生了硬化闭塞

上周日关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问答

你对了几题?跟可可去看看答案吧~



【第一题】


关于下肢动脉硬化,说法错误的是

A、易导致免疫力下降

B、可致间歇性跛行

C、严重者静息时也会腿痛

D、与心脑血管疾病互不相干


正确答案:D、与心脑血管疾病互不相干


【解析】


冬季天气变冷,血液循环本就会减慢,若下肢动脉被斑块堵塞,血流不畅,则更容易出现腿脚怕冷。而对于小腿来说,温度降低1℃,人体免疫力可降低1/3,一定要注意保暖。


当下肢动脉血管堵塞程度在50%以下时,为第一阶段,往往表现为腿怕冷、走路易疲劳;而当堵塞程度达到70%,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间歇性跛行,即走一段路后感觉到腿疼、走不动,但休息一会有所缓解,不断循环。


如果下肢动脉堵塞程度达到80%~90%,患者就会进入到静息痛的阶段,即使不走动,腿部也会明显疼痛,尤其夜间更甚。此时一定要尽快手术干预了,否则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无法行走,甚至脚趾出现溃疡、坏疽,有截肢的风险。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截肢的风险会更大。


下肢血管是全身血管的“窗口”,它能对我们的心、脑等动脉血管起到提示作用。如果某人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则其患心梗的风险会增加2~3倍,死于心梗的几率约40%~60%,死于脑梗的几率约10%~20%



【第二题】


下列哪个不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

A、慢性炎症

B、“三高”饮食

C、喜欢运动

D、长期情绪不良


正确答案:C、喜欢运动


【解析】


慢性炎症会影响全身,包括血管。它可以直接感染血管壁细胞,损伤血管内膜,使坏胆固醇有机可趁。此时,吞噬细胞与坏胆固醇结合形成“泡沫细胞”,又会进一步吸引炎性细胞,加快病程发展。


“三高”饮食一方面会加大人体负担,引起血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浓度大幅度上升,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减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另一方面还会引起血压升高,胰岛素分泌异常等症,诱发三高,进一步降低血管弹性,加快动脉硬化进程。


经常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控制血液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等作用,有助于预防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生。相反,运动不足会使血液流速减慢,氧气运输能力下降,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等就容易沉积在体内,形成动脉硬化。


可别小看不良情绪的影响,长期情绪不良可激活神经内分泌和血小板活性,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管痉挛,增加血栓风险。



【第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摸足背可自测下肢动脉硬化

B、抬抬腿可自测下肢动脉硬化

C、侧支循环可减轻下肢动脉硬化

D、卵磷脂有助于保护下肢动脉


正确答案:C、侧支循环可改善下肢动脉硬化


【解析】


把手指轻轻搭在脚背部最高点正中间的位置,感受双侧足背动脉的搏动强弱。如果两侧足背动脉搏动强弱不对称,可能说明搏动弱的一侧缺血; 长期监测下,如果双侧足背动脉越来越弱,可能提示病情越来越严重。


抬腿自测下肢动脉硬化,称为“博格斯实验”。具体做法是:① 脱去鞋袜,将两条腿同时抬高到45-60°,若一侧脚的颜色苍白,另一侧无变化,可能预示着腿供血不足;②腿部抬高后挤压脚部,如果毛细血管充盈缓慢,可能预示腿供血不足;③坐至床沿,腿耷拉在下面,缺血的脚马上出现潮红。


侧支循环指的是,在血流受阻的部位,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让原本无法流通的血液恢复正常循环。它只能减轻下肢动脉硬化带来的腿脚怕冷、走路易疲劳等症状,对下肢动脉硬化不能起到改善作用。


卵磷脂被誉为第三营养素”,具有辅助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的作用,适当多吃富含卵磷脂的食物,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症状。常见的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包括:山药、木耳、鸡蛋、动物肝脏、坚果、纳豆等。




更多知识


妇科疾病高发,难治愈?找对病根,一招激活人体天然防御机制,远离妇科困扰~


身体器官“最怕”这10件事,第一个就有很多人中招!学会这些养护法,健康更长寿!


手脚干裂、起皮、瘙痒脱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