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代网
解读信息时代的商业变革;以调查见深度;以商业故事见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省网商协会  ·  【会员动态】交个朋友当选“2024中国消费年 ... ·  14 小时前  
浙江省网商协会  ·  【会员动态】交个朋友当选“2024中国消费年 ... ·  14 小时前  
FT中文网  ·  损害美国经济的短期思维 ·  2 天前  
中欧商业评论  ·  震撼AI世界,DeepSeek 如何用 ... ·  2 天前  
齐齐哈尔交通广播  ·  胖东来回应:产品下架、全面复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代网

我国汽车行业全面开放,本土车企为何集体吓尿?

IT时代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18-04-21 11:45

正文

作者  |  范智林

来源  |  金融智库(jinrongo2o)



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 我国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通过5年过渡期逐步取消外资股比限制 ,在2022年全部取消汽车行业对外资的限制。

具体的时间表为: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同时,国家发改委还明确表示:“只有开放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只有开放才能倒逼企业创新,只有开放才能集聚国内外资源。”

该项政策的变动,对于广大中国消费者来说是极大的利好,因为随着外资车企来华投资设厂,大家以后有望能够买到更加物美价廉的汽车了。

但是对于中国本土的汽车企业而言则像是晴天霹雳,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将很快失去政策的保护,必须到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去接受风吹雨打,再也无法躲在温室里安心成长!


消息出来之后,瑞信对中国本土车企的评级进行了集体下调!

对此,瑞信发布报告指出,由于内地宣布逐步取消汽车企业外资持股限制,其中针对新能源车及特别车种、商用车及乘用车的限制将分别于2018、2020及2022年取消,故该行将内地乘用车板块评级下调至“减持”。

该行认为,在2018年或以后,外资汽车制造商将由现时的50:50合营架构转成独资建厂生产新能源车,并在2022年或以后提升在现有合营企业中的持股比例,或是兴建新设施时选择全资或拥有大部分权益。

该行续指,内地政府相关政策实施的时间远早于预期,认为将缩短现有合营企业的合约期,有机会降低其长远增长潜力及价值。而监管规则改变料将损害外资汽车生产商的中资合作企业,包括上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汽车、北京汽车、广汽集团及华晨中国。

该行将长安汽车、北汽及华晨评级由“跑赢大市”降至“跑输大市”,目标价分别降至8.33元及13.3元,并将广汽及东风评级由“跑赢大市”降至“中性”,目标价分别降至16.5元及9.84元。


今天早上,国内各大上市车企的股票出现集体暴跌,市场情绪十分悲观!

港股方面,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三大车企股价都遭受重挫,北京汽车一度大跌15.23%,广汽集团、华晨中国盘中跌幅也都超过10%。

截止下午收盘,北京汽车收跌10.19%、广汽集团收跌10.66%、华晨中国收跌9.41%,均创下近期以来新低。

A股方面,早盘广汽集团一度触及跌停,中国重汽、宇通客车、上汽集团、东风汽车、比亚迪、海马汽车、一汽夏利等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不过好在下午有“国家队”入场救市,各家车企的股票跌幅均有所收窄。截至下午收盘,广汽集团收跌8.4%、宇通客车收跌3.93%、中国重汽收跌0.3%……


股价大跌背后,是市场对中国本土车企的竞争力缺乏信心的表现。因为以往中国车企能够发展良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的保护。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十分薄弱,难以生产出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汽车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针对当时中国汽车行业既缺乏自有开发的技术,也缺乏足够的资金,汽车工业部在经过反复斟酌之后,推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产业政策。

所谓“以市场换技术”就是指中国开放市场,允许外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经营,与此同时国际汽车公司需要向中方转移一定的技术,协助中国汽车公司独立发展。

在具体实施层面,就是让外国车企与中国车企合资成立企业,一起生产合资品牌汽车,其中外资企业占股比例不超过5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