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添加小哈图官方ID:xiaohatu666,我们是对冲领域嗅觉灵敏的小哈斯奇,邀请您和我们一起不断修正和完善策略,共享优秀策略的成果。
原油是化工产业的重要原料,有着“液体黄金”的美称。在国防领域,工业领域,人类的衣食住行中原油占有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四大战略物资之一,原油的价格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目前全球原油的价格主要是由NYMEX的WTI原油以及ICE的Brent原油作为原油价格的风向标。但是,历史长的原油定价机制则经历过一个漫长演变的过程,从普通商品定价到石油公司垄断定价,到OPEC石油主产国垄断定价,到现在的金融工具定价,原油的定价机制经历过四个阶段。
现在的原油定价为金融期货定价为主。世界上各个地区和国家有着不同的原油期货,但是主流被认可的原油期货有三种分别是NYMEX的WTI原油,ICE的Brent原油,迪拜交易所的OMAN原油。而且,世界这么大,主要的原油现货市场有五个,不同的原油产地,不同的原油消费市场,原油定价也有着不同的参考基准和定价方式。北美地区以WTI价格作为定价基准,而欧洲地区则以Brent价格作为定价基准,亚太地区以OMAM原油价格作为定价基准。
作为原油期货交易的标的物,除了普通商品的属性之外,原油还具有着金融属性。其价格不仅仅是由于供需关系决定,更大程度上,与经济发展,地缘政治,金融市场相关。
1. 原油定价体系的演变
自19世纪中期、石油工业的早期阶段起,国际原油市场定价机制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最初的普通商品定价模式,到卡特尔垄断的定价模式,直至今日金融定价模式,国际原油市场定价机制的演变反映了原油价格主要影响因素的变迁。从19世纪中期开始到现在,石油的定价基本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石油工业早期阶段
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末。此时是石油工业的早期阶段,石油与普通商品的差别不大,并不被看作是资源性大宗商品。因此,与普通商品类似,石油市场的定价基本由供求关系决定,具有较高的竞争性。
第二阶段:“七姐妹”时期
第二阶段是1928年到1973年,这一阶段由国际性的卡特尔“七姐妹”控制着石油市场的价格。开始的标志是1928年埃克森、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公司在苏格兰签订的《阿奇纳卡里协定》,后来美孚等另外四家石油公司也加入了这个协定。协定为了防止寡头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划分了各协议签订方的市场份额,并规定了石油的定价方式。
“七姐妹”通过该协定将油价长期压制在一个极低的标准,极大地侵害了石油资源国的利益。石油资源国的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对石油卡特尔组织进行了公开谴责,并开展了广泛了石油国有化运动。在双方力量的抗争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应运而生。1960年,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等五个国家表决成立了OPEC,并于1973年单方面宣布收回对石油的定价权。
第三阶段:欧佩克时期
第三阶段是1973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的原油价格由欧佩克控制。欧佩克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控制油价,消除不必要的价格波动,保障产油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维护产油国的利益。在1973年之后的10年中,欧佩克成员国逐步实现了对石油公司的国有化,并采用了直接固定石油价格的策略。欧佩克以沙特阿拉伯34°轻质油油价作为基准油价,不同的石油之间有一定的差价,而欧佩克所有成员国需要放弃石油产量的自主决定权来维持这种价差体系的稳定。在此阶段,石油价格从最初的每桶3美元逐渐提升至30美元以上。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将石油利益从西方发达国家转移至石油资源国。这一时期,欧佩克的成员国也由最初的5个扩展至13个,与今日的规模已无太大差别。
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持续的高油价导致了石油需求量的降低和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加之欧佩克之外的产油国石油产量的提升,欧佩克为了保持自己在国际原油市场的份额,采取了降低价格、保护份额的策略。这一时期,欧佩克首先通过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价格战”维护了自身的市场份额,并迫使非欧佩克成员国妥协同意削减石油产量,欧佩克成员国内部也重新确立了配额制度。然而原油的减产导致油价再度上升,这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石油贸易大量从长期合约转向现货市场。而现货市场的不断壮大,渐渐削弱了欧佩克对原油价格的影响力。
第四阶段:“交易所”时期
第四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这一时期现货市场的交易为国际原油的主要交易形式。现货市场形成之初只作为各大石油公司相互调剂余缺和交换油品的场所,故也称为剩余市场。但在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石油交易量从长期合约市场大量转移到现货市场,现货市场的价格开始反映石油生产的成本及边际利润,具有了价格发现功能。目前,国际上有美国纽约、英国伦敦、荷兰鹿特丹、新加坡以及地中海五大现货交易市场。
在现货和期货市场主导的定价体系之下,国际原油市场采用的是公式定价法,即以基准的期货价格为定价中心,不同地区、不同品级的原油价格为基准价格加上一定的升贴水。
历史上,相比Brent原油,WTI原油在国际原油市场上一直占据着更加核心的地位。这是由于WTI主要反映美国市场的原油供销以及库存状况。二战之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话语权,并且北美地区一直是最大的原油消费区,也是重要的原油生产区,加之WTI原油的质量好于布伦特,更适于石油生产,
不过,近年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欧亚和中东地区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基于布伦特的定价体系日趋完善,其影响力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基准原油。国际上近70%的原油交易均以布伦特为基准原油。
我们可以将原油定价机制的演变概括成下面这个时间轴:
2. 原油现货与原油期货市场
由于原油在全球范围内产地和消费地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不均衡性,形成了全球性的原油贸易流通。根据贸易流通的聚集地,我们可以划分出五个主流的原油现货市场。同时,根据全球各个交易所上市的原油期货的流通性,持仓量和成交量,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由市场选择了WTI和Brent以及OMAN原油作为全球原油价格的标杆。
世界上进行原油现货交易的市场主要有5个:
(1) 北欧市场
欧洲有两个原油现货市场:西北欧市场和伦敦市场。西北欧市场比伦敦市场大,它分布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卫普(Amsterdam-Rotterdam-Antwerp,缩写ARA),鹿特丹是西北欧市场的核心。西北欧市场主要为德国、英国、荷兰、法国服务。这一地区集中了西欧重要的油港码头和炼油厂。原油主要来自独联体国家,其次是北海油田原油和ARA地区独立炼油厂的油品。
资料来源:Wind,要资讯
⑵地中海市场
分布在意大利的地中海沿岸,油品供应来自沿海岸岛屿的独立炼油厂,另外有部分来自经由黑海的独联体国家的原油。地中海市场比较平稳,是这一地区重要的油品集散地。
⑶加勒比海市场
是较小的现货市场,但它对美国和欧洲的供需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该市场的原油及油品主要流入美国市场,但如果欧美两地价差大,就会流入欧洲市场,特别是柴油和燃料油。
⑷新加坡市场
是发展最迅速的市场,已成为南亚和东南亚的石油交易中心。新加坡市场地处波斯湾至日本航线的中间,所以该市场在原油交易中特别重要。原油及油品来自中东和当地的炼油厂。由于日本的石脑油消费量很大,所以石脑油和燃料油在该市场占有很大份额。
⑸美国市场
美国是世界石油消费大国。尽管美国石油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仍然每年大量进口原油,于是在临墨西哥湾的休斯顿、大西洋的波特兰港和纽约港形成了庞大的市场。
资料来源:网络,要资讯
除了现货市场外,在期货市场也有各种各样的原油期货。目前,全球范围内交易比较活跃的石油期货市场主要有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新加坡交易所(SGX)以及最近两年兴起的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重要的原油期货合约主要有纽约商业交易所的轻质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萨斯中质油”期货合约(WTI)、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新加坡交易所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货合约,东京工业品交易所交的石油以成品油为主,原油期货交易不甚活跃。
虽然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众多的原油期货,但是真正能够流通并被广泛交易当做基准价格的只有三个原油期货,分别是:
美原油,WTI(WEST TEXAS INTERMEDIUM)基准油。所有在美国生产或销往美国的原油,在计价时都以轻质低硫的WTI作为基准油。美国作为长期居于世界第一的原油消费国,加上纽约期交所(NYMEX)在全球的影响力,以WTI为基准油的原油期货交易,就成为全球商品期货品种中成交量的龙头。
Brent原油,就交易量来说,WTI与同样是轻质低硫的北海布伦特(Brent)原油相比较,其现货交易量逊于布伦特原油,1988年6月23日,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包括西北欧、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也门等国家和地区,均以此为基准,由于这一期货合约满足了石油工业的需求,也跻身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三大基准。
中东是全球石油产量最大的基地,他们的基准油是阿联酋的高硫“迪拜(Dubai)”原油。它往往可以反映亚洲对原油的需求状况。其现货主要在新加坡和东京交易,期货交易量则很小。
资料来源:网络,要资讯
3. 市场认可的原油定价方式
在第一节中我们介绍过原油的历史定价机制,随着市场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目前的原油定价体系中,期货市场价格扮演了主要角色。随着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和演变,现在许多原油长期贸易合同均采用公式计算法,即选用一种或几种参照原油的价格为基础,再加升贴水,其基本公式为:
P=A+D
其中:
P 为原油结算价格
A 为基准油期货价或现货价
D 为升贴水
需要注意的是,参照价格并不是某种原油某个具体时间的具体成交价,而是与成交前后一段时间的现货价格、期货价格或某报价机构的报价相联系而计算出来的价格。有些原油使用某个报价体系中对该种原油的报价,经公式处理后作为基准价;有些原油由于没有报价等原因则要挂靠其它原油的报价。
以地域划分,所有在北美生产或销往北美的原油都以 WTI 原油作为基准来作价;从原苏联、非洲以及中东销往欧洲的原油则以布伦特原油作为基准来作价;中东产油国生产或从中东销往亚洲的原油多以阿联酋迪拜原油为基准油作价;远东市场参照的油品主要是马来西亚塔皮斯轻质原油(tapis)和印度尼西亚的米纳斯原油(minas)。中国大庆出口的原油是以印度尼西亚的米纳斯原油作为定价基准的。
在欧洲,北海布伦特原油市场发展比较早而且比较完善,布伦特原油既有现货市场,又有期货市场。主要交易方式为ICE 交易所交易,价格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成交非常活跃,并配有衍生物的场外交易。在西北欧、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部分中东国家如也门等国家地区进行石油交易或者向这些地区出口原油,均以布伦特原油为基准油进行定价。
以北海布伦特原油为基准的主要原油品种
与欧洲原油市场一样,美国和加拿大原油市场也已比较成熟,主要交易方式为 NYMEX 交易所交易,场外交易也有相当的规模。在该地区交易或向该地区出口的原油定价主要参照美国西得克萨斯中级原油 WTI(West Texas Intermedium),如厄瓜多尔出口美国东部和墨西哥湾的原油。西半球出产的原油也主要挂靠 WTI计价,包括美国的 ANS(阿拉斯加北坡原油)、墨西哥的 MAYA(玛雅原油)、厄瓜多尔的 ORIENTE(奥瑞特原油)、委内瑞拉的 SANTA BARBARA(圣芭芭拉原油)和阿根廷的 ESCALANTE(埃斯克兰特原油)。
以 WTI 原油为基准的主要原油品种
中东产油国作为最重要的供应方力量,其对出口原油的定价机制有充分的话语权,中东国家出口油定价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的与基准油挂钩的定价方式。当然对不同的市场会选用不同的基准油:出口北美地区的原油参照美国 WTI原油期货价格定价,出口欧洲的原油则参照布伦特原油定价,而对于出口远东地区的原油则参照阿曼和迪拜原油的价格定价。另外也有一些中东国家在基准油的选择上,所有市场只用一种参照原油,但对不同市场选用不同的升贴水。如科威特对出口上述三种市场的原油,其参照定价原油都为阿拉伯中质油,但其对阿拉伯中质油的升贴水则不同。
另一类是出口国自己公布价格指数,石油界称为“官方销售价格指数” (“官价”, OSP)。阿曼石油矿产部公布的原油价格指数为 MPM,卡塔尔国家石油公司公布的价格指数为 QGPC(包括卡塔尔陆上和海上原油价格),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为 ADNOC 价格指数 (包括上查昆油、下查昆油、穆尔班油、乌姆舍夫油)。这些价格指数每月公布一次,均为追溯性价格。 QGPC 和 ADNOC 价格指数基本参考 MPM 指数来确定。官价指数是 1986 年欧佩克放弃固定价格之后才出现的,目前亚洲市场的许多石油现货交易与 OSP 价格挂钩。 OSP 的定价机制受以上三种价格指数受所在国政府的影响较大,包括政府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和相应采取的对策。
在亚洲地区除普氏、阿格斯石油报价外,亚洲石油价格指数(APPI)、印尼原油价格指数(ICP)、 OSP 指数以及近两年才发展起来的远东石油价格指数(FEOP)对各国原油定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原油长期销售合同中定价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种以印尼某种原油的印尼原油价格指数或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为基础,加上或减去调整价;另一种以马来西亚塔皮斯原油的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为基础,加上或减去调整价。如越南的白虎油,其计价公式为印尼米纳斯原油的亚洲原油价格指数加上或减去调整价。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出口原油,其计价公式则以马来西亚塔皮斯原油的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为基础。我国大庆出口原油的计价则以印尼米纳斯原油和辛塔原油的印尼原油价格指数和亚洲石油价格指数的平均值为基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出口原油既参考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也参考 OSP 价格指数。
关注小哈图微信公众号
进入小哈图微信公众号菜单
点击左一“小哈图”菜单 ---“智能图表”
请关注小哈图官网:xiaohatu.com
欢迎转载,请注明小哈图原创作品,并附带小哈图二维码,如未按照要求转载,一经发现,小哈图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