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业洞察
协同16年历史,260万粉丝的“销售与管理”全媒体平台。聚合全球一流商业趋势观察家,以犀利的商业嗅觉,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从春节回乡小见闻看中美AI大博弈 ·  昨天  
FT中文网  ·  欧盟在中美之间左右摇摆 ·  2 天前  
中欧商业评论  ·  互联网思维,为何难造出DeepSeek这样的 ... ·  2 天前  
老高电商圈子  ·  1、所有生意做成功的老板,都理解这9个字:大 ... ·  3 天前  
老高电商圈子  ·  1、所有生意做成功的老板,都理解这9个字:大 ... ·  3 天前  
商业洞察  ·  哪吒汽车状告哪吒魔童,谁在碰瓷?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商业洞察

DeepSeek:听劝,2025年没事别瞎创业。非要创,记住四条“保命符”

商业洞察  · 公众号  · 商业  · 2025-02-10 17:22

正文

解决销售难题,传播管理智慧 快来关注我吧!

销售

热点

专栏

案例

职场


销售与管理视频号开通啦

欢迎关注并留下您睿智犀利的评论吧

----------------------------------------- - -

作者介绍:《销售与管理》专家作者蒋云飞,容纳咨询创始人,战略研究者与实践者。二十四年管理咨询经历,创立领先战略方法论。


一年之计在于春。

今天是2025年开工的第二周,以当前的形势看,2025年就业存在较大压力,而创业又面临一个即内卷又很不确定的环境。

新的一年,适不适合创业?做点什么事情能赚钱?

为此,我问了DeepSeek三个关于创业风险、个人赚钱的问题。

1. 2025年,对普通人来说,创业的风险是什么?

2.如果一定要创业,怎样才能确保成功?

3.就业不稳,又不能创业,那如何“赚钱养家”?

DeepSeek给出的答案有意外、有理性、也有实操指导。

对想要创业的人和自由职业者,也许都有很好的启发。

如果您认为本文有借鉴意义,欢迎转发与分享。


2025年,对于普通人而言,创业的风险是什么?

01

没事别瞎创业,你会输的很惨

关于创业的风险问题,我要求它“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要客观,说人话。”

DeepSeeK 首先表明了态度: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他是这么总结的:

没事别瞎创业,你可能会输的很惨。

他的理由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先说微观。

创业成功率低得吓人,没经验的小白就是"韭菜"

你以为开个奶茶店就能当老板?

现实是,中国餐饮行业一年倒闭率超过60%。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2年新注册餐饮企业超300万家,但同年注销吊销的就有近200万家。那些被加盟广告忽悠的年轻人最惨——号称"三个月回本"的奶茶品牌,收完你30万加盟费后连选址都不管,最后你只能在倒闭前含泪甩卖二手设备。

案例:

95后小王用父母积蓄加盟某网红炸鸡品牌,结果总部提供的原料比市场价贵40%,选址时督导只顾完成任务,把他塞进商场死角。

开业三个月日均流水不到1000元,连水电费都交不起。

真相:

加盟的本质是品牌方在卖"创业梦想",而你只是他们的提款机。

没摸清行业利润结构、供应链门道就砸钱,结局往往比赌博还惨——至少赌场不会让你每天5点起床备货。

以上就是Deepseek对创业的微观阐述,一下子让人感觉“人间清醒”。

它举了餐饮行业的例子,或许是因为餐饮行业看起来门槛最低,又是一个看起来受宏观环境影响比较小的行业。

我为此也查了一下数据,据红餐网的最新发布的2024年的餐饮关店数据达到了300万家,收缩、闭店、跑路,这个赛道的坏消息不断,确是寒意逼人。

其中Deepseek提到的奶茶店(咖啡茶饮),2024年大约新开店19万家,但关店数量也有19万家。

再延展到整个零售业,截止到2024年12月,中国的实体门店关店大约在1.2万家。

因此,如果你从来没有做过这个行业,只凭借一腔热情进入,或许真的不容易成功。

再看看Deepseek对创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2025年,普通人创业的门槛看似降低了,但实际上,创业的难度反而可能增加了。

为什么?我们可以从几个宏观角度来分析,讲清楚背后的逻辑。

1. 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容错空间变小

2025年,全球经济可能仍然处于复苏与波动的交织状态。通胀、利率变化、供应链波动等问题依然存在。这意味着,创业者的试错成本变高了。

举个例子:如果你开一家小店,原材料价格突然上涨,而消费者又因为经济压力减少消费,你的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甚至可能亏本。

因此,经济好的时候,机会也相对多,而经济不好的时候,可能遍地是坑。普通人创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坑”埋了。

2. 技术变革:门槛变高,普通人难以跟上

2025年,技术迭代的速度会更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必备工具”。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开一家电商公司,不懂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优化,很可能被竞争对手用算法“碾压”。

“技术是工具,但工具让创业门槛也大幅提高。如果你没有技术背景或资源,很难在技术驱动的市场中立足。

不如先适应时代变化,先累计技术能力。

3. 市场竞争:内卷加剧,差异化难做

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但市场容量是有限的。2025年,各行各业仍可能持续在“内卷”状态。

举个例子:你想开一家奶茶店,但发现一条街上已经有10家奶茶店,大家都在打价格战,你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到几乎为零。

“竞争的核心武器是差异化。但普通人往往缺乏独特的资源和创新能力,很难做出真正的差异化。

4. 资本环境:钱更理性,融资更难

2025年,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会更加理性。投资人不再只看“故事”,而是更关注盈利能力、现金流和商业模式。

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创意,但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投资人可能连见都不愿见你。

“资本是最精明的,它永远只做锦上添花,不做雪中送炭。普通人如果没有扎实的商业计划,很难吸引到资金。

5. 消费趋势:需求升级,创业小白难以满足

2025年,消费者的需求会更加个性化、品质化。普通人创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洞察力,很难满足这些升级的需求。

举个例子:你想做一家服装品牌,但消费者不仅要款式好看,还要求环保、可持续,这对供应链和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你的产品必须有足够好的品质。”普通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打造出“硬核”的产品或服务。

总结:普通人创业,难在“系统性能力”

2025年,创业不再是“单点突破”的游戏,而是需要“系统性能力”——对经济趋势的判断、对技术的理解、对市场的洞察、对资源的整合,缺一不可。

创业是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艰难的游戏,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筹码、经验,最好不要轻易入场。”

建议:

如果你真的想创业,先找到一个细分市场,积累资源和能力,再慢慢放大。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要低估创业的难度。

普通人创业,不是不能做,而是要更谨慎、更理性!

感受:

这两年,创业之难,即使对于多年的创业老兵而言,都是在煎熬中求生存,何况是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的“创业小白”。

许多问题,是宏观产业处于成熟甚至衰退和转型的问题,并非战术性问题。

例如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低迷,像万科这样的优等生都出现了较大亏损。很多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都受到了影响。中美之间的贸易“热战”,影响了许多行业的进出口贸易。

在这样的环境下,尤其是普通家庭的年轻人,没有更多资金累积,不要轻易投入较大资金进行创业。因为,没有经验的你,并不具备创业成功的能力和条件,也可能无法承受这样的失败。

现在的环境,不要轻易被所谓加盟创富100万的口号和成功故事所诱惑,要谨慎,做生意也要做充分准备。

但,如果现在一定要创业,怎样才能成功呢?

02

如果一定要创业,怎样才能确保成功?

当我提出,一定要创业,怎样才能确保成功?

DeepSeek像一个8成功的智者,给我分析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四条“保命符”。

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要么够狠,要么够稳

能活下来的创业者只有两种人:“特种兵型”和“扫地僧型”。

特种兵型:像拼多多黄峥,能在巨头绞杀中杀出血路;

扫地僧型:社区五金店张叔,二十年如一日摸透方圆五公里所有家庭的灯泡型号。

一.创业成功的核心能力清单:

行业认知碾压:在餐饮业干过五年洗碗工的人,比MBA毕业生更懂后厨决定餐厅生死。

抗压到变态:连续半年亏损还能冷静调菜单的老板,才有资格见到明天的太阳。

资源缝合能力:能把菜场大妈发展成私域流量代理的,绝对死不了。

二.科学创业三步法:

1. 先当卧底:想去开面馆?去头部品牌打三个月工,连垃圾桶怎么摆都能学到

2. 低成本验证:李姐想开火锅店,先花3000元在小区做私厨试吃,收定金再找店面

3. 留足棺材本:准备投入50万?至少留100万救命钱,见过太多老板发不出工资跪求房东缓交租。

三.非要创业?记住这四条"保命符"

1. 用打工试错:00后小陈想搞露营基地,先应聘做某营地管家,一年摸清淡旺季规律才敢投资。

2. 专攻"小破旧:南京王叔专修20年以上老小区水管,客单价低但复购率高,年赚数十万不碰抖音。

3. 绑定现金流:深圳某奶茶店老板要求所有会员卡充值打八折,用预收款对冲淡季风险

4. 随时准备撤退:设定止损线比选项目更重要,月亏10万立刻关店的人,比死撑的少赔一套房

终极忠告:

真正的创业是解决问题顺便赚钱,而不是为当老板掏空六个钱包。

如果看完这些你还想创业,建议先去医院测测多巴胺分泌水平——可能飙出天际线。

感受:

DeepSeeK给出的方法建议,的确很中肯。打工试错、先做卧底、这些都是好建议。

一个在奶茶店当过店长的人,再开奶茶店的成功概率,要比一个没做过一天餐饮,却梦想发财的人的成功概率可能高出很多倍。

先投入实战,再图谋创业当老板,发展壮大,这是科学的方法。

不盲目创业,是创业成功的前提条件。如果有机会在大平台里先体验创业,那成功的概率更高。

03

就业不稳,又不创业,如何赚钱养家?

最后,我问了这个问题:工作不稳定,又不能创业,那怎么“赚钱养家”?

DeepSeek又秒变成功学导师,它这样说:

首先,明确一点:赚钱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你用自己的能力、时间、资源,去解决别人的问题,别人为此付费。

所以,核心是找到你能提供的价值,并且找到需要这种价值的人。

接下来,我分三步给你分析和指导:

第一步:盘点你的核心能力

你需要先搞清楚自己有什么“硬核技能”或“可迁移能力”。这些能力是你赚钱的基础。

  1. 专业技能:比如编程、设计、写作、数据分析、营销等。这些是直接能变现的能力。
  2. 软技能:比如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帮你更好地整合资源、连接人脉。
  3. 兴趣特长:比如摄影、剪辑、健身、美食等。这些可以发展成副业。
行动建议:拿出一张纸,列出你擅长的3-5件事,然后问自己:这些能力能解决什么问题?谁会为这些能力付费?

第二步:找到市场需求

能力再强,如果没有市场需求,也赚不到钱。所以,你需要找到“能力”和“需求”的交集。
  1. 观察身边的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FT中文网  ·  欧盟在中美之间左右摇摆
2 天前
穿衣搭配女王  ·  人生那么短,何必苦了自己?
7 年前
二更  ·  9块钱洗剪吹,美翻了!
7 年前
爱否科技  ·  被冠上「没有惊喜」的 iPhone 8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