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某大师汇报方案
项目十分复杂,因各种原因是分散式的布局结构,所以设计的关键是,如何巧妙的重新建立一个合适的新秩序
这往往是一个持续探讨研究的过程,前期的开放性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我们都认同复杂性,但大师觉得我这已经很复杂了,你不要引入任何东西
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 坏了,遇到bug了
不引入任何新秩序,本身又没有鲜明的秩序,如何填空和装饰都不会对空间体验有质的提升
不得不感慨,现在的大师都如此不堪了吗
你跟他讲案例,他觉得你在抄人家,貌似听不懂底层的抽象-解构-迁移(这算是高水平设计师的入门技能)
最后讨论下来,还是要建立秩序,不过选了一个更传统/不会有太大亮点的模式
也不是不行,虽然特点不明显,但秩序还是可以建立
我们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所以提供了传统和创新融合的做法,否则我们觉得体验过于单调且配不上这个项目的级别
不知道大师是看不懂,还是觉得不能丧失“大师掌控感”,一通讨论(批判)后,本来都是我们的思路,转眼就是大师临场发挥的光芒了
最后还要扣一顶不会做大空间的帽子
哎,现场咱也不能自证啥,虽然我最擅长的就是大空间了
跟根源上来看
最关键的一点,是因为我们对项目的定位存在巨大的差异,在我们眼中连及格都算不上的做法,在大师眼中就是顶好了。直接导致大师觉得他关心的问题,我们没怎么讲,我们觉得那有啥好讲的,我们又不是因为幼儿园水平被找来的
二是大师对建筑本身非常有感情且认为完美,任何试图打破边界融合的做法都会触及逆鳞。但项目本身最大的潜在特点,就是建筑环境的高度融合
三的话,算是内部问题了,我半路接过来,算是第一次跟大师沟通,但奇怪的是前面也都是很专业的人在跟大师谈,如此大的定位偏差本不该出现
肯定有信息盲区,不过已经不重要了
恐怕项目后面很难推进了,因为还没有触及业主,以我们的经验,必然存在超多的信息不对称和理解不兼容
好端端一个项目要硬生生被凹成鸡肋了
不得不感慨下,国内的大项目真是太太缺少顶级的牵头人了
——-设计领域真是干瘪: 网页链接
项目十分复杂,因各种原因是分散式的布局结构,所以设计的关键是,如何巧妙的重新建立一个合适的新秩序
这往往是一个持续探讨研究的过程,前期的开放性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我们都认同复杂性,但大师觉得我这已经很复杂了,你不要引入任何东西
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 坏了,遇到bug了
不引入任何新秩序,本身又没有鲜明的秩序,如何填空和装饰都不会对空间体验有质的提升
不得不感慨,现在的大师都如此不堪了吗
你跟他讲案例,他觉得你在抄人家,貌似听不懂底层的抽象-解构-迁移(这算是高水平设计师的入门技能)
最后讨论下来,还是要建立秩序,不过选了一个更传统/不会有太大亮点的模式
也不是不行,虽然特点不明显,但秩序还是可以建立
我们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所以提供了传统和创新融合的做法,否则我们觉得体验过于单调且配不上这个项目的级别
不知道大师是看不懂,还是觉得不能丧失“大师掌控感”,一通讨论(批判)后,本来都是我们的思路,转眼就是大师临场发挥的光芒了
最后还要扣一顶不会做大空间的帽子
哎,现场咱也不能自证啥,虽然我最擅长的就是大空间了
跟根源上来看
最关键的一点,是因为我们对项目的定位存在巨大的差异,在我们眼中连及格都算不上的做法,在大师眼中就是顶好了。直接导致大师觉得他关心的问题,我们没怎么讲,我们觉得那有啥好讲的,我们又不是因为幼儿园水平被找来的
二是大师对建筑本身非常有感情且认为完美,任何试图打破边界融合的做法都会触及逆鳞。但项目本身最大的潜在特点,就是建筑环境的高度融合
三的话,算是内部问题了,我半路接过来,算是第一次跟大师沟通,但奇怪的是前面也都是很专业的人在跟大师谈,如此大的定位偏差本不该出现
肯定有信息盲区,不过已经不重要了
恐怕项目后面很难推进了,因为还没有触及业主,以我们的经验,必然存在超多的信息不对称和理解不兼容
好端端一个项目要硬生生被凹成鸡肋了
不得不感慨下,国内的大项目真是太太缺少顶级的牵头人了
——-设计领域真是干瘪: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