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能驾驶的元年。”
这是2月10日比亚迪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董事长王传福的霸气发言。
会上,比亚迪更是抛出了一个足以震撼行业的计划:将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普及到售价7万至20万的所有车型中,打破了智能驾驶仅限高端车型的格局。
这一举动将极大提升比亚迪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市场也预期未来公司商业模式有望转变,并带来估值重构的逻辑。
多重催化下,比亚迪股价自2月6日以来大涨35%,今日涨幅达5.57%,创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
比亚迪股价走势走势,来源:东方财富
据悉,比亚迪天神之眼A和B都是带激光雷达的方案,这也助力激光雷达成为智驾产业链最大的增量。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高阶智能驾驶,激光雷达是必备传感器,在发布会上比亚迪也展示了多款带有激光雷达的车型。
目前,国内激光雷达市场参与者并不多,暂时形成了速腾聚创、禾赛、图达通、华为四分天下的格局,其中速腾聚创、禾赛已分别在港股和美股上市,自去年9月的低点均已涨超300%。
图达通也于2月12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以De-SPAC模式登陆港交所。
激光雷达2024年1-11月的竞争格局,来源:盖世汽车、国盛证券
与此同时,速腾聚创、禾赛、图达通几家公司的上游供应商也在冲刺上市。
格隆汇新股获悉,
近期,福建海创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创光电”)更新了科创板上市申请招股书
,保荐人为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据悉,公司的上市申请于2023年5月获受理,后续经历过1轮问询。
海创光电专注于激光光学元器件及模组的研发及产业化,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车载激光雷达核心元器件及模组供应商。
那么,激光雷达市场到底如何,海创光电能接下这块蛋糕吗?接下来透过招股书来一探究竟。
海创光电成立于2016年3月,总部位于福州市闽侯县,创始人是凌吉武、王洪瑞、张哨峰、林斌四人。
其中,凌吉武、张哨峰、林斌都是60后,且都是中国科学院硕士;创业之前,三人都曾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oherentCorp.(代码COHR)及其下属企业工作的经历。
公司的另一名创始人王洪瑞今年已经87岁了,毕业于复旦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研究生学历,他曾在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任副研究员。
目前,四人分工明确,凌吉武任董事长、总经理,本次发行前,凌吉武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30.21%的表决权,是实际控制人。
张哨峰自公司创立以来负责技术研发,目前任技术总监、董事、副总经理;林斌担任运营总监、副总经理;王洪瑞任董事。
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吸引了不少机构的参与,包括深圳哈勃、中信投资、兴证投资、厦门七匹狼、共青城惠盈、北京金石、飞莱特光电、飞莱特光电等。
其中,华为旗下的投资公司深圳哈勃在本次发行前持有公司2.82%的股份,是公司第八大股东。
海创光电的产品主要包括激光光学元器件及激光模组,可以实现激光的发射、传输及接收等功能,满足下游不同类型激光应用系统客户的需要。
2023年以来,依托于核心技术平台,公司在深耕1.5μm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的同时,1.5μmMOPA激光技术也获得了持续的发展和积累。
激光雷达业务部分典型产品,来源:招股书
公司成立以来,产品应用领域逐步拓展至光通讯、工业激光领域、激光雷达、生物医疗等领域。
其中,激光雷达业务领域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4451.91万元增至2024年1-6月的1.49亿元,2021年至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29.97%,同期该业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11.95%提升至58.18%。
未来,激光雷达业务是公司重点开拓的市场领域和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来源。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业务领域划分,来源:招股书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1-6月(报告期),海创光电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73亿元、6.06亿元、8.33亿元、3.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84.26万元、7362.53万元、1.22亿元、4127.79万元。
2024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1.94%,净利润同比下滑22.48%,并预计2024年全年经营业绩会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系激光雷达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所致。
具体而言,主要因客户Luminar定点车型量产交付不及预期、图达通与A公司引入第二供应商,以及激光雷达主要产品价格下调,导致激光雷达业务收入下滑。
同时,受行业竞争激烈、主要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2024年工业激光业务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落实函
由此,也导致了毛利率下降,报告期内,海创光电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0.53%、32.07%、35.85%、34.08%,主要受激光雷达业务和工业激光业务影响。
其中2022年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大,其中一项主要原因为,随着公司1.5μm光纤激光雷达光源模组、传输模组及接收模组等激光雷达产品开始批量生产交付,销售价格基于量产成本下调幅度较大,导致激光雷达业务毛利率下降8.33个百分点。
与同行相比,各公司毛利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产品类别、规格型号、产品销售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所致。
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对比,来源:招股书
研发费用方面,公司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70%、7.69%、7.38%及9.55%,低于同行业平均值。
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对比,来源:招股书
公司在激光雷达业务板块的重要客户有Luminar、图达通、速腾聚创、Innoviz、A公司、华测导航、禾赛科技、AEye、Continental等;
其他重要客户还有大族激光、长光华芯、新易盛、光迅科技、迈瑞医疗、微创医疗、华大智造等。
公司重要客户,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比超过了50%。
其中2022年、2023年、2024年1-6月
来自图达通和Luminar两大客户的收入比例合计分别为43.96%、48.10%、37.26%
。
随着公司激光雷达和工业激光业务的发展,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将进一步增长,收入占比可能进一步提高。
行业增速较快,但是面临技术路线、合作模式不确定等风险
海创光电的产品激光光学元器件和激光模组属于光电子元器件行业。
激光雷达即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是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探测目标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
从激光雷达的基本结构来看,激光雷达主要由光源系统、扫描系统、接收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四大部分构成。
海创光电的产品位于激光产业链的上游
。
激光光学元器件和激光模组作为激光产业链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对中下游的应用模块和设备具有重要影响。
激光产业链上下游,来源:招股书
随着激光雷达性能优势的不断提升,产品价格随规模量产而不断下探,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规模未来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根据《2023年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为23.3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34.6亿美元,2020年至2024年可实现的年均复合增速达17.75%。
其中,全球自动驾驶领域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自2023年的6.43亿美元增至2028年的44.7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55%。
关于公司的市场份额,保荐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公司现有产品在所属激光雷达相关模组细分领域的整体市场份额为33.68%。
不过,从行业发展角度,未来危与机并存。
激光雷达目前主要用于自动驾驶领域,产业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技术路线不确定
:自动驾驶技术有以摄像头为主导的纯视觉方案和以激光雷达为主导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竞争。
而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中,905nm激光雷达因成本优势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公司激光雷达业务收入80%来自1.5μm激光雷达产品。
下游激光雷达厂商经营模式不确定
:公司激光雷达业务以1.5μm激光雷达光源模组为主。目前905nm厂商多采用外购元器件自行组装,而1.5μm厂商多外购模组。激光雷达厂商生产模式的变化可能影响公司产品增长。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激光雷达厂商包括图达通、禾赛科技、速腾聚创、A公司和Luminar等,主要激光雷达厂商自制和外购模组的情况如下:
客户合作不确定
:车载激光雷达是新兴业务,市场上的量产供应商较少。公司激光雷达业务在客户采购中占比较高,但随着竞争加剧,客户可能引入其他供应商以稳定供应链和降低成本。
例如,A公司自2023年9月至2024年10月未向海创光电采购激光雷达接收模组,直至2024年12月公司完成迭代产品验证并量产。
此外,图达通在2024年上半年引入其他供应商,导致公司对其业务收入大幅减少。
其他主要客户也可能引入其他供应商,若客户自身业务增长无法弥补公司供应份额的下降,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总体而言,海创光电所在的激光雷达市场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未来增速预期较高,但是作为上游元器件和模组供应商,公司可能会面临与下游客户合作不确定性等风险;未来,公司能否绑定核心客户、提高技术实力、降本增效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我们持续保持关注。
关注公众号格隆汇新股,后台回复“
海创光电
”获取招股书
~